-
警惕!“拍卖骗局”再现!莫要贪小便宜吃大亏
前阵子突然接到了一通上海某拍卖公司的电话,表示可以帮助老杨把这件藏品以29万元的高价卖出,而且前期没有任何服务费用!除了拍卖会,其实还有许多藏品交易的渠道,笔者做下简单的总结:现在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古玩交易市场,规模或大或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您需要提前做好功课,准确了解您自己手上藏品的价值,避免被坑。 -
被玩坏的二元期权,特大网络诈骗案435人落网!
诈骗坑:网络外汇期权交易今年6月,南岸警方接到群众张先生报案,称自己从4月起在某网络平台上进行期权期货交易投资,但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已损失40余万元,怀疑平台存在诈骗嫌疑。我们再来看看二元期权都有哪些骗局而这种平台的宣传重点都会放在发展下线获利方面,本质上就是披着“二元期权”外衣的非法传销。 -
【全民反诈在行动】警方提醒!谨防冒充领导干部类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各种途径,获取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身份、头像照片等信息,“实名”伪造冒充“领导”的社交账号,主动添加相关企业负责人为好友。警方提醒突然有领导干部添加你社交账号的,要谨慎甄别。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保护好个人及单位信息,以防被诈骗分子掌握从而实施精准诈骗。如果发现被诈骗,请保存好聊天信息和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拨打96110或110报警。 -
@全体师生和家长,收好这份防骗指南
开学防骗指南以下几类针对学生和家长群体高发的诈骗类型,请同学们拿出小本本都记好重点!05、网络交友类骗局学生防骗要点家长防骗要点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经常对孩子上网课使用的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进行检查,查看社交及银行账户的支付款项。给孩子的微信设置转账24小时到账,如若不幸被骗,有充足时间止付。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谨记“三不一多”原则,以不变应万变: -
深扒“双十一”套路|警方的反诈快递请查收
警方提示:慎点不明链接,有关“双十一”的信息不要轻信。套路:“双十一”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冒充快递客服诈骗套路:不法分子会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假快递单等,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受骗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 -
【反诈防骗】网上交友需谨慎,套路再深也说“no”
反诈防骗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永昌公安一直不遗余力地宣传再宣传,但仍有个别群众疏忽大意落入了诈骗分子的陷阱,诸多真实案件警示我们,提高防范意识刻不容缓,千万不能让骗子得手!网络上发布的投资、赌博、理财信息万不可信!不随意点击陌生人发来的链接、不随意添加好友、不随意加入陌生群聊,不相信所谓的“速办贷款”“无利息贷款”等说辞,警惕其背后隐藏的利益和骗局。 -
紧急止付,截回资金!
由公安、银行、运营商等部门联署办公的广州市反诈中心,依托警银合作的快速反应工作机制,以快制快,每天都在与诈骗分子“抢时间、抢阵地”。近日,反诈中心快速反应,紧急止付3宗超百万元的被骗资金,全力守牢群众的“钱袋子”。接到报警后,市反诈中心接警组人员详细向事主了解嫌疑人账户信息,资金查控组迅速对被骗资金开展紧急止付。 -
银行卡骗局又来了,警惕上当受骗!
”湖南宁乡的吴女士用银行卡在自动银行转账10分钟后,突然收到95588发来的这样一条短信,并在短信中发来了一个网址,要求填好相关信息发过去。明明是银行客服号码发出的信息,为什么会是诈骗分子呢?银行工作人员提醒市民,收到有关网银升级或者需要填写隐私信息的短信,一定要拨打银行客服电话进行核实,谨防上当受骗。 -
反诈防骗进校园 共筑安全防火墙——泉州一中开展教职工反诈骗宣传教育讲座
为进一步加强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高我校师生识骗、防骗能力,7月8日下午16:00后渚海防派出所副教导员胡杨警官在泉州一中开展以“反诈,就在你我身边”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讲座。我校500多名教职员工到场聆听了本次讲座,老师们表示收获颇丰,不但增强了个人对电信诈骗的认识、辨别能力,还提升了在日常生活中防骗、拒骗的意识。 -
新生攻略|开学季各类诈骗频发,大学新生防骗手则
开学季来临,各种针对新生的诈骗案开始发生,日前,中山大学南校区就有8名大学新生同一天内被骗子共骗去人民币2800元。曾经有兼职招聘所谓的“校园代理”,每成功让一名新生订阅资料就有提成,但是,新生交了资料费以后,会否定时发放资料则很难说,很可能也是一种诈骗方式。警方提醒各位高校新生,骗子为了骗财花样百出,同学们要提高警惕,涉及金钱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多方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