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以互换人质,加沙迎来“充满希望但脆弱的时刻”
报道指出,停止交火和互换人质的推迟,凸显出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的争端以及停火协议的脆弱性。随着20日就职典礼的临近,特朗普多次要求迅速达成协议,并一再警告说,如果不释放人质,哈马斯将“付出地狱般的代价”。犹太力量党的离开虽然削弱了内塔尼亚胡联盟,但不会影响停火。 -
伊朗总统访俄,注意这几大背景!
显然在特朗普再次担任美国总统以后,将看到美方态度的种种变化,必然也促使俄乌之间出现一些态度的变化。而此际,伊朗总统访问莫斯科,看上去就多了一层意蕴。当然,伊朗总统访问俄罗斯,总的来说还是要看两国双边关系!毕竟,随着特朗普重回白宫,下一步美国会对伊朗怎样施压,尚不得而知。 -
世局2025|震荡与重塑:系好“安全带”迎接颠簸动荡的新一年
澎湃新闻()近日刊出“世局2025”系列,选刊该报告部分文章,回顾震荡与重塑中的世界,展望2025年的前路。其次,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进入剧烈重塑阶段。但是无论怎样,“系好安全带”,准备迎接颠簸动荡的新的一年,都将是世界各国最明智的选择。 -
金灿荣:百年变局进入“深水区”,中国外交是不确定世界中的确定性来源
观察者网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金灿荣,就2024年国际局势与中国外交带来年终观察,并分享他对2025年的展望。观察者网:您去年在观学院的演讲提出了世界进入“大争之世”的分析框架。套用我们中国形容改革的一个词,百年变局现在进入到“深水区”,各方面矛盾在激化。 -
新华每日电讯:“中东之问”亟待世界共答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指出,中东地区是当前全球不安全的核心。正是由于美欧支持以色列,中东地区危机才演变成了国际危机。“中东之问”迫切需要世界深挖根源,同题共答。过去一年,中东多国努力稳经济、保民生,积极深化对华合作在地区形成广泛共识,中方也为加快实现中东振兴持续提供新助力。 -
王晋:阿萨德离开之后,谁在蠢蠢欲动?
但在这一次叙利亚反政府武装的攻击下,叙利亚政府军一触即溃,甚至不触即溃。与此同时,在叙利亚南部的德拉,也出现了政府军大面积放弃抵抗的情况。在叙利亚政府崩溃前,叙利亚政府-反政府武装-叙利亚库尔德人,曾呈现“三足鼎立”势头。 -
加害与被害,犹太人的历史悲剧:一个由流浪与背刺塑造的另类民族
这场叛乱不仅是反抗罗马的统治,更是针对其他民族的无差别屠杀,最终造成22万平民死亡。犹太民族的循环悲剧回望犹太民族的历史,流浪与背叛似乎成了永恒的主题。犹太民族的流浪史不仅是他们自己的悲剧,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犹太人在历史上频繁背刺恩人的行为,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后果。 -
伊朗的态度突然转变,推迟对以色列袭击
在战与和之间,伊朗选择后者,伊朗态度的转变,逼着俄伊朝联盟改变战术,而以色列迎来断交潮,国际博弈变得越来越复杂!11月14号,伊朗政府人士称,将推迟针对以色列的攻击行动,直到与特朗普的谈判开始。 -
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内塔尼亚胡解雇以防长,以色列民众怒火被点燃
如今选择美国大选结果即将揭晓这个关键节点撤掉加兰特,一方面是算准了民主党自顾不暇,不会腾出精力对其进行限制;另一方面也是赌特朗普会在此次大选中胜算,当然结果也不出所料。而加兰特作为以色列防长,在以民众中的支持率甚至高于内塔尼亚胡。因此,这次加兰特被解职的消息,彻底点燃了以国内民众怒火。 -
以色列开始“颤抖”,威胁真主党无用!以总理求阿拉伯国家和解
好了,现在中东国家、阿拉伯国家也不用紧张了,坐山观虎斗差不多有了结果,伊朗未来可能是一个很强大的朋友。所以内塔尼亚胡决定,弃美国、求和平,以色列想要跟阿拉伯国家做朋友。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