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宗案例揭露手机卡流向电诈隐秘路径:有“内鬼”!
公众怀疑这些SIM卡本来是流向境外电诈集团的。若缺乏信息泄露这一前提,电信诈骗往往难以顺利展开。他举例说,某公司曾发生一起严重的客户信息泄露事件,起因是内部工作人员非法出售客户数据,这一行为直到客户遭遇诈骗后,才通过反诈工作人员的反向追查得以曝光。 -
仅用125秒,银行卡就被“凭空”复制了!警方紧急提醒
为了让卡主忽略或收不到银行的短信提醒,该团伙先是冒充卡主身份,拨打通信运营商电话,开通短信屏蔽功能;此计若不成,就会购买短信轰炸服务,把银行提醒信息淹没在垃圾短信里。”刘某高供述,有时不得已也利用“电话回拨”软件,在银行客服处虚假显示为卡主原预留号码,以便顺利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