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防诈骗指南:揭秘常见养老、金融投资、低价购物诈骗套路
近年来,诈骗套路层出不穷,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的特点骗取钱财。诈骗分子打着免费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的幌子,租用专门场地向老年人宣传“保健产品”“治疗药品”,夸大产品功效诱惑老年人,从而实施诈骗。老年人千万要小心!防骗妙招请收好!防诈骗指南 -
中老年人防电信诈骗指南:识破套路守住养老钱的实用技巧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中老年朋友们该如何识破电信诈骗套路,守住自己的养老钱呢?骗子利用老年人怕事的心理,通过伪造通缉令等手段对老人施压,让他们乖乖转账。中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在面对真假网站、钓鱼链接等诈骗手段时,往往难以分辨,容易上当受骗。 -
杭州警方发放反诈鸡蛋提醒市民防骗,特别关注中老年人防诈骗意识提升
为提高老年群体的防骗意识,杭州警方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为老年人介绍各类新型骗局,教他们识别电信网络诈骗中的陷阱。“因为中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比较弱,很容易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对象,我们把印制了各种防骗标语的鸡蛋打包送给中老年人,希望提醒大家免费送上门的鸡蛋也可能是假的,不要贪图小便宜上大当。 -
安知项目启动:公安部陈士渠副局长讲授防骗课程,助力老年人防范网络诈骗
刘育英)保健品诈骗、仿冒公检法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目前,随着中老年群体越来越多上网,他们也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旨在化解老年人上网风险、减少上当受骗的“安知”项目16日启动,多位专业人士在“安知课堂“上拆解了诈骗套路。 -
《老年人预防养老诈骗手册》《老年人预防电信网络诈骗手册》正式出版发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 -
35岁至50岁中招比例升高!为啥中年人容易落入电诈陷阱?
因为对电子化操作不熟练,老年人遭受电信诈骗的比例在下降,35-50岁人群比例在升高。盲目自信的中年人反倒容易落入电信诈骗的陷阱。中年人落入电诈陷阱的多了特别是那些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又自认为有一定的社会阅历,容易盲目自信的中年人最容易落入电信诈骗的圈套。 -
这个骗局,6年间让超过1万名受害人上当
虽然单个受害人被骗金额多在数千元,但受骗人数多,社会影响极坏。不少参与者像张某秀一样,开始是诈骗的受害者,随着在骗局中越陷越深,为了回本,又成为诈骗团伙成员。亟需加大对中老年人防骗宣传力度这类骗局看起来非常拙劣,为何能引诱数以万计的受害人? -
“净网2019”腾讯110发布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70后成受骗重灾区
近日,腾讯110平台发布《2019年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10月9日,腾讯110平台发布《中老年人反欺诈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指出,70后遭遇兼职诈骗占比高达77%,而56-60岁的60后群体人均受骗金额超万元。 -
四招撑起老年人防骗“安全网”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是较易受骗群体不法诈骗分子时常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养老诈骗不难防,不贪不给不上当”护好群众养老钱”主题普法宣传活动。同时,也向广大群众宣传告知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提醒受骗群众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举报,及时挽回经济损失。 -
【防骗指南】谨防电信网络诈骗 提高老年人防骗意识!
近年来,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来势凶猛、愈演愈烈,严重扰乱正常生活秩序,其中,冒充公检法、虚假短信链接等手段尤其危害老年人财产安全,成为影响老年人安全感和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亲近,以免上当受骗。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