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粒药卖七千元?常见保健品养老诈骗骗局套路揭露→
通过一些典型案例,带你揭露与养老有关的诈骗手法和骗局。警方提示,要识破此类保健品骗局其实并不难,首先要警惕各种以免费为名的保健品推销活动,不轻信、不购买;其次要养成正确的就医看病习惯,不要相信所谓专家的夸张宣传和神奇疗效,更不要相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
双十一的快递还没到家,骗子已在路上!附网购防骗攻略
这是骗子瞄准“双11”各大电商企业大发红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网页,借此收集大量个人信息,进而实施诈骗。为吸引消费者,各大电商平台往往会在双十一期间举行各种抽奖活动,骗子们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消费者发送中奖短信,诱骗其登录钓鱼网站,并要求其输入个人信息和银行账号密码,借此实施诈骗。 -
大学生被骗屡酿悲剧,这些防骗技能你需要get!
最近几天,大学生惨遭电信诈骗的案例屡见报端。这些马上要进入人生下一阶段的少男少女,不少人因为被骗后承受不了心理上的压力,最终导致悲剧。在以上被骗案例中,无一例外的是,施骗者清晰掌握了这些学生的个人信息,而信息外泄正是这一系列诈骗案的开始。基于此,加强个人的防骗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 -
如何防范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公安部回应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保健品诈骗犯罪多发高发,应该如何防范?公安部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公安部部署打击保健品诈骗犯罪以及江苏南京公安机关破获相关案件等情况。会上,有记者提问,现在针对老年人诈骗主要有哪些形式? -
那些被“保健品骗局”毁掉的老年人,我不敢看……
一位60岁的青岛老人,被保健品骗走了6万多块钱。前不久,央视新闻就曝光了所谓的保健品骗局。在养生讲座上,夸大疾病忽悠得老人晕头转向,还编歌曲、口号,给老年人洗脑。奶奶甚至说她买保健品的跟这些曝光的不一样,曝光的是骗人的,她买的是救命的。 -
【反诈防骗】冒充公检法又出新套路!视频里竟出现“真警察”
这些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传统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诈骗分子身着“警服”开启视频聊天,出示“通缉令”)也许是“公检法不存在安全账户”已深入人心,骗子见招拆招,又弄出了一个“账户加密”。 -
一季度“新诈骗之王”——冒充京东客服诈骗!
这些都是骗子冒充京东金融客服诈骗分子冒充京东金融、京东白条的客服录,以事主的京东白条、京东金条影响到个人征信需要关闭为由,引导事主下载社交APP、将自己银行账户中的资金或者从网贷平台贷款所得资金转入对方指定的“清算账户”,进而实施诈骗行为。 -
2019级小萌新,这份大学生防骗指南必看
大学生被骗案件时有发生,“防诈骗”已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生在开学前夕和入校初期对老师往往不太熟悉,不法分子常利用这一情况,假扮成老师和学生联系,骗取学生学费。”刘杰说,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花样迭出,要时刻警惕。王嘉慧强调说:“同学们尽量不办理‘网上贷款’与‘小额贷款’。 -
大学生寒假须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这份指南请收好
留校学习、实习实践、假期旅行,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昨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发布“大学生寒假安全指南”,提醒假期期间谨防传销等非法组织诱骗,选择正规招聘/兼职网站,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等。大学生实习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谨防上当受骗。寒假将至,相信不少大学生安排了出行计划。 -
春节防骗防盗防抢指南,火速收藏,别让小偷过“肥年”!
春节防盗防骗防抢指南年底最可怕的就是入室盗窃,尤其很多女孩子单独居住,要特别注意做好防盗措施。年底防盗可不能大意,一定要做各类全措施首先确保人生安全,其次才是财产安全!③群众外出时要注意锁好门窗,反锁防盗门;不要以为楼层高就安全,你太看不起小偷的技术了。1、家居防抢。3、出行防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