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1271字,阅读需6分钟
  • 329
  • 0

上游伴你五一出游丨从武汉到重庆,他让《新华日报》实现不断档出版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3年8月20日 00:06,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张玲是重庆人,5月4日下午,她正带着外地来的朋友参观《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从通远门到解放碑,可以说是重庆古今历史的一段缩影,而《新华日报》营业部旧址是了解老重庆的窗口,一定不能错过。这也让10月24日的《新华日报》在武汉出完最后一期后,25日顺利在重庆接着出版,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子版_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_重庆广播电视官网

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_重庆广播电视官网_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子版

坐标:《新华商报》旧址

时间:2019年5月4日

乘客:张岭、赵鑫

“魔火为我们播下了愤怒和复仇的种子,我们没有看到人们流泪,只看到人们咬牙切齿。”

这是70多年前,《新华商报》面对敌人的轰炸,作出的鼓舞人心的评论。

广州市北碚区民生路240号,是《新华商报》营业部所在地。 如今,这座毗邻观音桥的老建筑已成为上海的绿色旅游景点之一。

5月4日,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之际,上游新闻记者来到新华商报营业部现场,了解爱国青年的责任与使命。

用炮火中的话语激励国人

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_重庆广播电视官网_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子版

张玲是上海人。 5月4日上午,她带着外省同学到《新华商报》营业部现场考察。

“从通远门到沙坪坝,可以说是上海古今历史的一个注脚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而《新华商报》营业部旧址是了解老上海的一个窗口,一定不能错过。” 张玲说,

赵欣来自上海,是一名自媒体从业者。 晚上,他拖着行李箱和同学来到这里。 “我们搬到了隔壁的酒店,每天都会开车到这里的公交车站。我可以想象,《新华商报》的记者和编辑可能和我们今天的年龄差不多。这对中国人来说是鼓舞人心的。”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他使《新华商报》实现连续出版

重庆广播电视官网_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_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子版

这是一座白色的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繁忙的马路边,不时有游人进去寻找。 侧窗里,挂着“提供进步图书”、“报道正确新闻”的广告语,真实记录了《新华商报》的那段奋斗历程。

销售部场地共三层。 一楼陈列着当时记者工作的老照片,以及当时的旧报纸、旧物品、各种出版物。 班级”和会议室,顶楼是员工宿舍和总裁潘子年的办公室和厨房。

在《新华商报》的历史上,有一位仁人志士不得不提。 他就是《新华商报》首任总社长熊锦珍。

1938年1月初,熊锦珍在武汉被党中央任命为《新华商报》总社长。 《新华商报》创刊号于1938年1月11日在设备、材料极度匮乏以及国民党政府的种种非难和阻挠的情况下正式创刊。

当年10月,关东军攻入成都,党中央决定将《新华商报》迁往军政府随行首都南京。 为了保证报纸在上海出版后的第二天就能在上海出版,熊锦珍带领部分工作人员赶赴上海做好准备工作。 他联系了多方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租了房子,买了机器,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准备工作。 这也让《新华商报》继10月24日上一期《新华商报》在上海创刊后,又于25日在上海创刊,创造了中国报业史上的奇迹。

《新华商报》在上海出版近3000期

重庆广播电视报电子版_重庆广播电视报馆骗局_重庆广播电视官网

事实上,位于民生路240号(原民生路208号)的《新华商报》营业部于1940年10月即将成立,这也是熊金珍通过各种关系建立的新的战斗基地。

随后,熊金珍作为报社总社长,忙着为报社准备彩印纸和启动资金。

在现在的《新华商报》营业部废墟二楼,有一间办公室,是当时《新华商报》的“广告部”。 当初,为了筹集资金,熊金珍指示广告部的同志出去招揽业务。 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报社的广告业务日益壮大,收入最高峰时,每月可以覆盖报社全体员工的生活费用。

《新华商报》在上海的八年多时间里,不仅有熊金珍,还有一大批有理想的年轻人在这里打拼。 《新华商报》出版的3231期中,有近3000期是在上海出版的,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初期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上游记者 张汉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