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了!!这10种 投资界最常见的投融资骗局
对于创业者来说,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融资问题,而最大的问题就是谨防投融资骗局。那么,投融资骗局都有哪些种类呢?这些投融资骗局中到底有哪些猫腻?又有哪些违背金融常识的陷阱呢?请看专家列举的融资骗局:
项目调查与评估
项目考察评估是考验项目方耐心的试水,一般从接触到资金投入的融资周期比较长,前期如果有“深度”合作,是后期的前提协议存款贴息骗局,尤其是中介公司获取佣金,掌控项目双方的资金和情况。一些诈骗公司也会利用这个渠道骗取一些小钱以求生存,往往这个时候就敢签任何合同了。
如果你的项目是资源型的,基础不错,记住资助者往往根据第一印象就决定了项目 60% 以上。细节往往是双方利益的博弈,如果长时间没有消息,很可能是中间人周转时间太长(中间人太多肯定不会成功)或者资助者已经淘汰了。不要浪费精力等待,寻找下一个。在支付评估费和茶水费的时候,要考虑最坏的情况,多方收集信息,看看是否有成功案例和良好口碑。
至于某些指定机构的评估,或者为了转移“注意力”而要求先满足一些所谓的“资金”问题,其实这些往往都是中介公司的要求,这时候就要留意了。
租赁备用信用证
这个恶性循环我怎么也想不清楚——租赁信用证,如果企业缺钱,外资在“不想用钱”的时候,就用银行票据给你当投资抵押,自己一个人承担风险,你只需要付10%的年使用费,这大概就是洗钱吧。对了,如果是买断,那么就是向你融资,因为你给他现金,他用信用证当抵押,你想用银行抵押贷款把他买断。如果你贷款的支出项目超过20%,就是洗钱。
贸易信用证可以,但是一定要按合同办,要有真实的交易背景,风险可控,老外不会随便开这个,他们不是傻子。如果你需要银行保函,这跟向银行借款有什么区别?把你的项目当掉,跟开证方抵押,想想对对方来说划不划算?
各类机构
银行驻华代表处(UN、US、BVI、HK等)、国际有限公司(私募)、基金会、协会、融资网站、投资咨询担保公司等等,这些机构只要没有真正的自有资金,往往都是假的(钱从海外进来,符合国家政策就没那么简单,大家都会说钱在国外),恶行早已屡见不鲜。
银行代表处基本不做业务(除了少数批准的,国家不允许),唯一做的就是提供上市服务。很多在海外注册的,名字响亮的“中国”、“国际”、“中华”等公司,被发现是没有金融牌照的机构,和所谓的投资咨询顾问公司没什么区别,往往是几千元注册的空壳公司,靠一些社会关系办项目赚钱。一些所谓的担保公司,在银行根本没有担保额度。
所谓的外资基金会,其实没有实力和耐心去投资一个具体的产业项目,尤其是那些他们不了解的项目。他们的资金直接滚入金融圈(外汇、股票、证券、上市公司债券等),一旦失败,就直接瓦解。记住,投资中国是有潜在壁垒的。
中国的一些协会,那些通过非正式途径与政府挂钩的机构,其实跟牙防团没什么区别,他们这么做只是为了吸引有钱人的钱,他们对一般的项目不感兴趣,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造势。融资网站最具有欺骗性,他们以为自己掌握的信息可以影响投资人。其实有钱人也不是傻子,浏览或发布投融资信息的往往是中间人或非常小的个人(让这些人投钱就更难了)。
无抵押贷款、过桥融资、短期贷款
关于无抵押贷款,请参考银行贷款章节。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天上掉馅饼”。过桥资金。几乎所有企业都缺乏流动资金(难怪李嘉诚也很重视)。很多所谓的出资人(代表)利用项目方急需资金,先接手工作,然后满街跑找钱,充分调动旧时的裙带关系。信息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满天飞,最终耽误你的时间。你发10行,最后的回复可能都一样,因为资金空了——短期的钱更难借到协议存款贴息骗局,尤其是在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很难成功。
直接存款上限直接存款
直接存款就是在抢银行,银行里的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为什么它还是这么受欢迎呢?因为表面上看,资金无风险,投资者乐此不疲,视而不见。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任何一家银行都遵循自愿存款、自由取款的原则,按照法律规定,银行有义务支付存款利息,到期归还本金。
所以,你存款没有错,错的是银行和用钱的公司合谋把投资者的钱转到公司账户上。虽然银行的电脑不会出错,但人是灵活的,这样做和抢银行的钱没什么区别。否则,你银行里有那么多存款,银行怎么会不借给你那么多钱呢?
银行当然不能给贴息,不然就是高息吸金,如果企业不需要这笔钱,白给肯定不会亏,如果企业亏了还不起,上海社保(房信保)的情况就很明显了(中介费最后变成行贿很正常),最后都是银行的坏账,国有资产流失。
随着法律体系逐渐完善,谁愿意干这个?尤其是在没有办法保密的情况下。还有一种情况是,用私人的钱干这个不划算,就算所谓的利息补贴够了,总体回报也不高。对于企业来说,现金往往是企业的命脉,不会随便拿出来留给别人。
所以,几乎95%以上的资金都是所谓的邮储、保监会、证监会的资金,而这些金融机构的同业(回购)资金,基本上都是银行间资金,跟谁都没关系(能拿国家的钱去借?)。不存在存款不足没钱贷给企业的情况,真正的原因是企业不符合要求或者银行“头寸”有问题。
(不可在线获取)保函,(美元)应付账款,财务担保
没有网上没有的担保,网上没有的就是假的,是签字人(如果是银行官员)私自借钱的协议,银行不会承担任何责任。网上有的担保跟存款证明是一样的,只不过你要开的钱要到银行去。如果不是你的钱,你的项目根本用不上。
这种情况下你还是要交相应的费用的,有必要吗?美元存款被搁置,这种情况下你只是一个数字,收据仍然不是你的名字,你对这笔钱没有任何支配权,存款证明只能算是废纸,很多人还幻想着用这个去贷款。
你会花钱买一张纸吗?财政担保,用地方财政收入来保证投资资金的安全,最后国家来还钱。国家目前有20多万亿在银行放不出来,有钱了就去股市赚点,没必要为了一小撮利益集团的利益,拖累国家和人民的权益。担保不是小事,其实跟投资没什么区别,我觉得连政府都没有这个权利,如果项目亏本了,还钱就等于出卖国家。
三方委托贷款、中外合资
我看过很多版本的三方委托贷款,基本上分为两种:银行版和放款人版。大概20年前,中国政府对外资非常欢迎,但是外方没有放款权(只有金融机构才有),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就制定了这个方案。银行版,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你要跟借款企业合作,跟我没关系,我还收管理费呢。
试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钱,你既不参与投资、不参与管理、不参与监督,只是把钱给了一个自己不懂的项目或企业,这跟把钱扔进水里有什么区别?在银主们的所有版本里,都有一句很刁钻的台词:“代收代付”。收不回来要怎么还?是不是要用银行的钱去凑?这简直就像抢银行一样。
说到委托贷款,外资更愿意成立中外合资公司。以前对外资的优惠政策现在没有了,很多项目根本没有任何门槛,你不投他们也不投。独资不是更好吗?对方合作的话,有可能你就是给他们打工,很多人对此并不乐意。外商往往觉得中国人做事不严谨,还不如自己直接经营或者找正规的管理机构,更何况国外的技术往往比中国更先进。
存款证明质押
如果你有存单,拿它做抵押从银行贷款,跟直接给你存单没什么区别。不管投资人要多少利息,就算是90%,也有10%的,反正还不上,还可以把存单里的钱转走。现实中,没有投资人会这么做。国内流行的存单质押,也有个猫腻:银行必须出具能把存单还给投资人的保证书。
如果还不起,银行不仅会把钱转走,还会把存单退回来。那么,这个漏洞是什么呢?只能算是抢劫银行。所谓的担保,并不是银行的正规业务,就算所谓的关系有效,也是三方损失(银行行长会是第一个被干掉的)。资金方真的会为了一点所谓的利息补贴,冒这么大的风险吗?我觉得最多只是中间人的妄想。
不还本、不付息,解冻扶贫资金增值下线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效果轰动,情况严肃,结果有点玄乎。凡是违反经济规律,或者你独有的,都会被认为是奇迹。这种情况发生在项目方身上的概率不超过千分之一。有钱人肯定会有一定的实力,如果资金量大,那都是形式,不是幻想。
哪怕是很小的一笔钱,有哪个企业不需要还呢?就因为你的项目好?还是因为你得到了政府的批准?如果真的是救灾、扶贫的钱,哪个企业敢用,那真是伟大的企业。
关于线下资金,我不想说太多,一个字,不可能!你真的以为这个世界钱太多,你就找不到项目吗?所谓冻结的资金,靠实力获得的机会,给项目方这么大的利益的可能性,就算这个资金存在(会存在吗?),概率和成功率又是多少?有了这些钱,你还用做项目吗?梦想很难实现!
海外上市
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股市,中国计划推出中小企业创业板,幸运的是,大家都及时赶到,享受到了红利。
国外的操作也很透明、成熟。IPO是很常见的事情,国内很多中介利用项目方不懂,往往开出非常高的股份数。需要注意的是,对中介(国外叫券商)的规定非常严格。建议你去查一下ICC500/600是什么。上市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自己就能搞定,企业培养这样的人才不难,基本没什么了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