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3193字,阅读需16分钟
  • 181
  • 0

微信防骗技巧大全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5月26日 09:11,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微信防骗技巧大全3、微信点赞诈骗。微信朋友圈里有一个很流行的促销活动:收集“点赞”。经典案例重现:春节之前,北京市民张先生通过微信向一出售手钏的商家汇款1000元。由于不少公司利用微信群来协调工作,甚至有的骗子在伪装成公司老总后,还会用多个账号伪装成该公司内部人员。

微信诈骗小贴士

1. 冒充亲属索要汇款

近期新闻:假老公微信骗2万多元,女子汇款后才发现

女士称,现在想这些都晚了,她真的被骗子劝说转了2万元。曾女士(化名)家住增城,她反映,近日在微信上被冒充其丈夫的骗子要求转账,她转了2.3万元后才知道对方只是个假丈夫,目前,她已向警方报案。

提醒:转账的时候让你老公在微信上说话,声音不会说谎。

2、犯罪分子利用民众的爱心实施微信诈骗。

这些不法分子以“播撒爱心”的形式,在朋友圈发布虚假的寻人、扶贫信息,吸引好心网友转发,一旦有网友出于善意转账,钱款就会进入骗子的账户。

典型案例:2015年6月3日,浙江东阳广播电视台在微信平台发布救助尿毒症患者的视频链接。5日,汽车修理工李某看到该微信消息,抱着救助患者的心态在微信群里转发。很多网友看完视频后,向李某询问汇款方式,李某便起了坏主意,自称“广播电视台李主任”,并在一些微信群里公布了自己的银行账号。之后,有网友以微信红包的形式给他发了25元。

提醒:遇到此类传递爱心的微信信息,正确的态度是保持警惕,尽量核实。不要轻易传播未经核实的信息,更不要轻易向未经核实的账户转账。如遇到地震等自然灾害,应通过正规渠道向灾区和受灾群众捐款捐物。

3.微信喜欢诈骗。

微信朋友圈中有一个非常流行的推广方式:集“赞”。很多商家在推广时,都会要求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相关内容,集齐一定数量的“赞”后即可获得优惠或赠品。这种推广方式,有时也被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所利用。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集点赞领奖品”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发送到微信平台。商家获取到足够多的个人信息后,便会以“押金”、“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如果消费者贪图这些小便宜,往往会一步步落入骗局。

经典案例再现:2016年1月,浙江苍南的陈女士被当地一家照相馆的征赞活动刷屏。消息称,转发该照相馆活动到朋友圈新卖家防骗技巧,集满38个赞,即可免费拍照,并获赠多功能食物搅拌机一台。陈女士从朋友处得知,这家照相馆开业三四年,很多人都获赠过多功能食物搅拌机,于是陈女士也加入了征赞大军。1月18日,集满38个赞的陈女士到照相馆预约拍照,但照相馆工作人员告诉她,要等到1月20日才能预约,而且还要交300元押金,拍完照片后会退还。 陈女士质疑为何要交押金,对方称影楼担心活动启动后,有的参加者只拍不取底片,照片积压难处理,所以要收取押金,取完照片马上退还。陈女士毫不犹豫地付了押金。1月20日,陈女士打电话给影楼,被告知预约已满,让她晚点再预约。2月21日,陈女士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说影楼关门了,便去了一趟,发现里面空无一人。之后,陈女士听说已有上百人被骗,于是报警。

提醒:在此类诈骗中,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一些人的贪婪心理,诱骗消费者透露个人信息,然后以各种借口骗取钱财。警方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家一定要警惕微信促销信息,一旦发现可疑信息,立即报警或向微信管理部门举报。希望大家提高辨别能力,不要轻易传播此类未经核实的信息。

4、利用微信冒充代购实施诈骗。

如今,微信朋友圈里有不少人从事海外代购业务,今天我们来聊聊不法分子冒充代购的诈骗手段。这些不法分子会在微信朋友圈中冒充正规微商,以优惠、折扣、海外代购等为诱饵,在买家付款后,以“货物被海关扣留,需补交关税”为由要求补交货款,一旦货款到账,便会失去联系。

经典案例再现:春节前,北京市民张先生通过微信给某手链卖家汇了1000元。“快过节了,想给老人买个手链,谁知刚转完钱就被商家拉黑了。”张先生说,自己逛文物市场时认识了这位卖家,两人互加了微信。卖家经常在朋友圈发手链照片,价格也不便宜。就在前两天,卖家在朋友圈发了一些节日特惠,让张先生心动不已。“手链原价2600元,节日特惠只要1000元,我挑了个雕花的手链,他说要先付款再发货,还说这是微信商家的交易规则。我把钱打到他的支付宝,谁知我告诉他钱到了之后,他立马拉黑了我,再也不回任何联系方式。” 此时,张先生才意识到,自己除了微信之外,对卖家一无所知,也没有其他联系方式。“我肯定是被骗了,意识到之后就报警了。”

警方提醒大家,切勿轻信微信商家所谓的“低价”、“促销”等,不要轻易在收货前付款,以免上当受骗,一旦被骗,应立即报警求助。此外,如果发现微信上存在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应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及朋友圈的举报投诉功能进行举报,以便微信管理部门对违法账号进行处理。

“爸爸妈妈,我有急事要处理。请你们给我一些钱。”

“您好!我是XX的工作人员,来通知您领取救助款的!”

“我是淘宝卖家,您购买的商品已缺货,我们将退款给您。”...........

相信大家对上述诈骗手法都不陌生。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开始利用电信进行诈骗,各种花样层出不穷。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电信诈骗案件数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递增,2015年立案59万起,仅2015年电信诈骗诈骗金额就高达222亿元。

5.不法分子利用微信掩盖身份,实施诈骗。

有时我们在QQ、微信上会收到陌生人的好友请求,这些陌生人往往有着非常好看的头像,然而这些微信或QQ号码背后往往隐藏着电信诈骗陷阱,不法分子利用QQ、微信的“附近的人”功能查看身边好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添加好友欺骗对方感情和信任,然后以经济拮据、家庭困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经典案例重现:

2014年至2015年底,犯罪嫌疑人曹某虚构身份信息,以多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通过QQ、微信等交友方式牟取财物,共计从多名受害人处获取现金11.45万余元,并获取手机两部。

如何防范此类诈骗?警方提醒,无论男女,网民使用QQ、微信等聊天、交友软件时都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人透露,拒绝以各种理由提出的借贷要求,因为借款往往无法偿还。

6.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冒充首席执行官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首先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公司的通讯录,了解公司内部人员结构,修改其微信昵称和头像,冒充公司老总,然后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发送转账指令。由于很多公司都会使用微信群来协调工作,一些骗子甚至在冒充公司老总后,使用多个账号冒充公司内部员工新卖家防骗技巧,再将财务人员拉进这个所谓的“工作群”,让其信以为真。

经典案例重现:

今年45岁的李女士是武汉一家民营汽车公司的会计。一天,公司“总经理”加了她为微信好友,并把她拉进一个微信工作群。群里一共有8个人,其中6人是公司领导和同事,微信名和头像看上去并无可疑。

新开的微信群里,“董事长”和“总经理”正兴致勃勃地聊着江苏的生意,其他“同事”时不时插话,汇报“工作情况”。几分钟后,“董事长”点名李女士说:我正在开会,不方便打电话,请您代为联系江苏的“蒋总经理”,问问昨天谈好的合同定金是否已经转了。他还留下了联系电话。

李女士立即打电话给“蒋总”,蒋总在电话中称正在安排转账,但需要把“合同”发过来。没一会儿,“董事长”在群里发了一张85万元的电子汇款单,并告诉李女士,“蒋总”已把钱转到我的个人账户上,稍后我会把钱转回公司账户。

随后“董事长”再次致电李女士,称交易出了问题,需要先把钱退还给蒋先生。李女士立即按照“蒋先生”之前汇来的电子收据和金额将钱转走。

当天下午4点40分左右,李女士走出办公室,发现董事长正在隔壁办公室办公,李女士恍然大悟,立即上前询问,才发现刚刚发生的一切都是一群骗子在演戏。

提醒:此类诈骗专门针对企事业单位财务人员,被骗数百万、数千万元的案例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尤其是骗子伪装的“公司工作群”诈骗手段,欺骗性极强。当事人看到群里有不少公司内部人员,这些伪装的“同事”正在认真聊工作,让人难以辨别真伪,极易上当受骗。

警方提醒,财务人员在汇款前一定要通过电话或面对面的方式确认对方真实身份及发出汇款指令的领导。

笔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