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拐防骗不能寄望于幼儿自身
为提高孩子们的防骗意识幼儿防骗知识,近日,河南省扬州新区实验幼儿园中年级组举行了“防拐防骗演练”活动。 “不到20分钟,一共46名小学生被顺利带到了幼儿园门口。” 每一个被拐卖的孩子的背后,几乎都有一个破碎的家庭。 在原子化和陌生化的风险社会中,儿童可能更容易迷路和受骗。 了解了以上的脉络幼儿防骗知识,我们就可以理解父母的恐惧了。
儿童安全是千家万户关心的问题。 早在1983年,法国政府就将5月25日定为儿童失踪日,以纪念1979年5月25日失踪的6岁伦敦儿童伊桑·帕兹,并开始协调全省官方力量处理儿童失踪问题。失踪儿童。 后来这个方法被很多国家借鉴,最后国际走失儿童日应运而生。 换句话说,一个共识已经逐渐清晰:防止拐卖和诈骗,不仅是家长和中学的义务,更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这是一个现实的矛盾:一方面,防拐骗要真正从婴儿做起。 无论是“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极端,还是“不要吃陌生人的糖”的常识,教育总比纵容好。 预防胜于无所作为。 另一方面,虽然防拐防骗不能靠娃娃本身,但无论家庭课程或中学课程做得多么成功,面对浓郁的色香味的诱惑,很多孩子还是束手无策。 这让人想起之前在卫视“新闻直播间”播出的类似试播:50名受试儿童中有42名被成功拐走。
这能怪孩子吗? 问题必须分成两部分。 该教的也教了,该提醒的也提醒了,就不能在教育面前敲板子。 原因很简单:年幼的孩子,尤其是三五岁的儿子,基本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还处于婴儿期,要他们胡乱分辨“道德”和“民心”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再说了,在赤裸裸的诱惑面前,别说是孩子了,大人也是泥足不能自拔,所以女儿被“聪明”的假人贩子拐走的事情屡见不鲜。
其实,不到20分钟“骗”46个儿子的现实,还是给了我们足够的警惕:防拐防骗要持之以恒、一丝不苟,防骗教育要面向生活、面向场景、而模拟演练比空谈要有效得多,GPS定位等技术也为反绑架、反诈骗提供信息化加持。 无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对女儿的防拐防骗能力过于自信。 制度化的反拐、反诈不能靠幼儿的防误导能力。 全社会要为女儿筑起最坚固的防线,严厉打击,齐心协力防范,为女儿成长营造更加安全的社会环境。 这是防拐骗防诈骗的主要工作。 (邓海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