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服务网上买,当心“保授权”陷阱
只要代理人披露的技术细节足够详细,专利范围足够窄,就可以“保证授权”。 而这对于保护申请人的技术创新毫无意义……
特约撰稿人华冰
新闻背景:据新华社报道,“限时免单”、“更高折扣”、“订单满5000减3000”……如果你经历过年末几波网购潮,新年伊始,你一定熟悉这样的电商折扣术语。 然而您是否知道,如今在互联网上,您不仅可以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各种生活用品,还可以通过知识产权网上交易平台购买知识产权服务。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专利申请量超过110万件,几乎占全球总量的40%,再次占据“榜首”。 同样是在2015年,中国政府出台了《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支持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众筹、众包模式推动“互联网+知识产权”融合发展。
在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这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但在互联网“知识商业”浪潮兴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暗流”,亟待规范和监管。
“获得授权”并不难
2015年以来,“互联网+”趋势逐渐融入知识产权行业,“做知识产权行业的淘宝”等口号被多家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喊出。 在“百度推广”中输入“专利”和“知识产权”,就会出现一批“知识生意”广告,占据了大部分屏幕。 “低价”和“授权有保障”是一些“知情商家”强调的两个重要标签。
如果说“低价”是电商的法宝,那么“保证授权”就是专利行业的特色产品。 有人在“淘宝”上出售“9.9元金条”,大家都知道金条是假的。 然而,在专利行业知识产权代理是骗局吗,没有多少人知道“低价”、“授权有保证”也是伪命题。
我国专利分为三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授权对发明实行实质审查制度,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行初步审查制度。 因此,“专利保护授权”的承诺意味着,无论是发明、实用新型还是外观设计,专利代理人必须帮助申请人满足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的要求。
专利代理人都知道,只要技术内容公开得足够详细,就有授权的前景。 代理人只要把专利范围写得足够小,就可以“保护授权”。 与保护技术相比,“保证授权”只是一个小伎俩,太容易实现了。 特工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远少于保护技术。 “保护好”和“授权有保障”就像鱼和蛋糕一样。 如果想两者兼得,就必须选择精英团队,并付出远高于市场的价格。 这显然与互联网知识分子所承诺的“低价”不相容。 价格”服务差远了。
那么,为什么代理机构喜欢把“授权有保障”作为吸引业务的服务亮点呢? 由于许多专利申请人只需要获得“证书”,“保证授权”可以成为提高服务价格的理由。 而且,实现“保授权”说易也难,对于服务机构来说人力成本低、利润高。
“需要证书”还是“想要保护”?
追求“保证授权”的申请人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需要收集专利数量;二是需要收集专利数量。 其次,他们习惯于应对工作任务。 专利在国内的应用很多,比如职称评审、项目完成情况、政绩、高新技术企业评价等,只要专利“证书”数量足够,其他一切都无所谓。 对于很多企业的专利管理者来说,专利的费用并不是自己的钱。 他们想要的是工作业绩,足以满足绩效考核的要求。 此时,“证书”的数量也是唯一的考核指标。 。
对于以上两类人来说,向智商寻求“保证授权”服务无非是赔钱而已。 但有一类人却被“保证授权”严重伤害了! 那就是拥有原创技术并希望保护它并在市场竞争中使用它的人。 许多拥有原创技术的企业和个人对专利知识了解不多,不知道该选择谁来为其服务,没有专业技能来审核代理人的服务水平,或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监督代理人的服务水平。专利服务流程。 因为“不知道该相信谁”,所以我把“有保证授权”作为选择代理商的硬性指标,以确保我所支付的服务费不被白白浪费。
殊不知,魔鬼永远比魔鬼强。 一旦你错误地选择了所谓的“保证授权”服务,代理商就会在专利文件中公开很多技术细节,以确保你能够获得授权。 对于申请者来说,技术泄露得越多,损失就越严重。 相当于花高价“买”了一张专利证书,但技术秘密泄露知识产权代理是骗局吗,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还得花年费来维护这张废纸。 您拥有的“保证授权”越多,您需要缴纳的年费就越多,负担也就越重。 因此,“保证授权”给机构带来了一次性的好处,但给技术持有者带来了长期、持续的伤害。
因此,希望更多想要申请专利的人思考清楚,自己是“想要证书”还是“想要保护”? 如果你想要的是技术创新的保障,那么一些互联网知识分子的“保证授权”服务就不是你的选择。 因为你最多得到的是一份证书,而不是对技术的实质性保护。 甚至可能付出无偿公开自己的技术的代价,这会造成无穷无尽的后患。
华兵:专利执业代理人、智谦知识产权信息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