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网2019 不再被这些老谣蒙骗
俗话说:“造谣者,辟谣者则断腿”。 尤其是在信息时代,出现了一些健康谣言,利用大家的健康“痛点”,利用网络作为传播手段,比如酒可以温暖身体、在房间里放洋葱可以预防流感、车内矿泉水经阳光暴晒会致癌……这些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健康谣言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冒出来,刷屏,让人心存疑虑,难以相信。不管是真是假。 区分。 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图片也不一定代表真相。 新年伊始,我们回顾2018年给我们带来如此多麻烦和困惑的健康谣言。让我们再次澄清事实,擦亮眼睛,还原真相,让科学给我们脊梁。我们的健康生活。 2019年,一切都会更新,所以这些旧谣言将永远停留在过去的2018年,不再立足。
谣言一:喝酒可以御寒?
饮酒驱寒的说法自古流传至今。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感觉冷的时候,喝一杯烈酒快速暖和起来”。 从去年年底开始,天气就很冷了,这句话又在朋友间流行了起来。
事实是,不但不能取暖,还很容易感冒。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贵阳表示,酒后发烧只是一种错觉。 喝酒后,人确实会感觉全身发热,因为喝酒后,酒精会刺激身体表面的毛细血管,使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循环加快,血液集中在毛细血管中。的皮肤,使皮肤感觉温暖。 你的脸甚至可能会感觉很热,给人一种喝酒可以御寒的错觉。 但只有皮肤表皮感觉温暖,这种喝酒升温的现象只是暂时的。 从本质上讲,喝酒后身体的热量消耗会相应增加。 热量通过皮肤散发出去,实际上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 由于加速散热而消耗的热量比酒精提供的热量还要多。 当热量产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发的速度时,体温就会下降,人就会感到寒冷。 因此,饮酒不仅不能起到暖身防寒的作用,还容易使人感冒。
谣言二:房间里放洋葱可以预防流感?
冬季是感冒最常见的季节。 2018年2月,网络上盛传洋葱是“细菌磁石,将洋葱放在房间里,可以根据气味杀死细菌、预防流感”。
事实是,吃洋葱可以杀死细菌。 专家表示,没有任何食物会主动吸收细菌,而且说在办公室或家里放置洋葱可以吸收细菌并预防流感也没有科学依据。 虽然洋葱球茎和叶子含有一种叫做硫化丙烯的脂肪挥发性物质,但这种物质耐寒,并且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包括杀死呼吸道和肠道中的细菌。 但通常需要每天口服一定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仅仅把洋葱留在那里是完全没有用的。
此外,生物学家指出,病毒需要宿主才能增殖,在宿主之外,病毒不可能移动或穿过房间。 因此,无论您将切好的、去皮的还是整个洋葱放在房间里,它们都不会阻止您感染流感。 最可靠的预防方法是:勤洗手,远离流感患者。
谣言三:车内接触矿泉水会致癌?
夏天,很多车主喜欢在车里放一盒矿泉水,渴了就喝。 但2018年6月,网上有传言称,矿泉水瓶长期暴露在阳光下或存放在炎热高温的环境中,其外包装材料容易老化并释放出有毒物质。 长期饮用这样的水会致癌。
事实上,温度不足以在 PET 中引起化学反应。 矿泉水瓶之所以采用PET塑料制成,是因为PET性能比较稳定,一般需要在250℃的高温下熔化。 要发生相关的化学反应,温度必须至少达到100°C。 常识告诉我们,即使在气温特别高的夏季,汽车前挡风玻璃的温度也不会超过70℃,不会引起PET中的化学反应,不会释放出致癌物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只要矿泉水瓶符合国家标准,即使在阳光下暴晒,矿泉水瓶也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不过,谨慎起见,食品接触塑料制品最好不要接受高温的“考验”。 而且,开封的矿泉水最好尽快喝完,因为存放时间过长容易滋生细菌、变质,喝了对健康有害。
谣言四:隐形眼镜遇高温会融化?
2018年8月,一则老谣言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气温超过37℃时不要戴隐形眼镜,吃火锅、烧烤时不要戴隐形眼镜,否则高温会使隐形眼镜融化。并贴在眼球上。
像真相一样温暖的面孔已经被回避了。 专家指出,隐形眼镜的主要材料是硅胶,它是一种结构稳定的高分子材料,熔点一般在100℃以上。 如果想要融化隐形眼镜,就必须达到非常高的温度。 这时人脸就会做出反应,自动躲避高温。 此外,人的眼睛具有天然的保护功能。 吃烧烤或火锅时一旦产生高温,我们会不自觉地眨眼或闭上眼睛,以保护眼球。 因此,无需担心隐形眼镜融化并粘在眼球上。
专家提醒,虽然一般情况下佩戴隐形眼镜靠近火源不会导致眼镜融化,但如果长时间靠近温度过高的地方,会加速镜片上水分的蒸发。眼球表面和晶状体脱水,导致眼睛出现异物感,必要时可适当滴几滴抗菌眼药水。 而且,当镜片脱水变硬时,很容易粘在角膜上。 这时最好在摘除隐形眼镜前滴一些人工泪液,以免损伤角膜。
谣言五:大热天喝冰水会毛细血管爆炸吗?
2018年夏天,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谣言:“在40℃的天气下,如果你从室外走进空调房,立即喝冰水,你的毛细血管就会爆炸。”
事实上,血管受到寒冷刺激时会收缩,但不会破裂。 “无论是人体皮肤还是血管,都适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当我们处于高温时,如果突然受到寒冷的刺激,血管确实会收缩。” 朱毅表示,但人体的内环境相对稳定,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 健康人基本上不可能在炎热的天气喝冷饮而导致血管破裂。
虽然传言过于夸张,但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炎热的夏季突然喝冷饮,可能会引起局部痉挛和不适,比如胃肠痉挛、头痛等,但症状较轻,可以很快缓解或改善。 。
谣言六:沾了胶水的面条就不能吃了吗?
2018年9月,一段“面条洗完后还残留一点不溶于水的物质”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 消费者购买不同品牌的面条,并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结果,各品牌的面条均形成胶状物质。 该消费者在视频中表示,现在很多面条都添加了“胶水”,无法食用。 一时间,“面条成了毒食”的说法甚嚣尘上。
事实上,不溶于水的物质是麸质。 朱毅说,面条是用面粉做的。 面粉用水浸泡后,当里面的淀粉和其他杂质全部被洗掉后,最后剩下的就是面筋了。 面筋是小麦面粉遇到水时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胶体混合蛋白。 它由不溶于水的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组成。 这就是传闻中所谓的“胶水”。
“这些胶状物质并不是人为有意添加的,不会造成任何食品安全问题。相反,它们是有营养的蛋白质。” 朱毅笑着说,面包、馒头、面条、饺子皮等用水浸泡清洗后,就会得到不溶于水的面筋。 一般来说,挂面的湿面筋含量越高,就越有可能是由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面粉制成的。
谣言七:穿秋裤会让你失去抗寒基因?
2018年11月,很多不耐冻的人早早就穿上了秋裤。 但网上也有传言称,穿秋裤会导致人失去耐寒基因,导致腿部肌肉和运动神经退化。
事实上,由环境引起的性状变化很难遗传。 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范新荣指出,这一说法源于网络上流传的一个故事。 20世纪50年代,苏联著名遗传学家李森科向斯大林报告:在秋裤的“宠爱”下,人类腿部和关节的抵抗力变差。 几代之后,冰冷的本性就会消失。 所谓抗寒基因,是遗传学家在西伯利亚原住民身上发现的一组基因。 这些基因可以帮助身体直接将储存的脂肪转化为能量,而无需肌肉运动或大脑调节的干预。
那么这个经久不衰的“传说”真的有科学道理吗? 范欣荣表示,事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从遗传的角度来看,环境虽然可以影响基因,但外部环境条件引起的生物性状的变化却很难遗传。 因此,不穿秋裤只是个人抗寒能力的训练。 总体来说,不会导致基因改变和遗传。
虽然是否穿秋裤与抗寒基因无关,但抵御寒冷的能力却与很多因素有关。 湖北省中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谭子虎表示,不同地区的人对寒冷的耐受程度不同。 长年生活在寒冷北方的人,其耐寒能力比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要高得多。 而且,通过锻炼可以提高抗寒能力。 比如,冬天游泳的人会比普通人更耐寒,身体素质也更好。 此外,腿部抵御寒冷的能力还与腿部皮肤感知温度的能力有关。 简单来说,每个人的皮肤对冷热的敏感度不同,皮肤对低温不敏感的人的耐寒能力比较强。
误区八:冬天骨头变脆?
各地医院门诊显示,一旦冬季到来,骨折病例就会增多,尤其是中老年患者。 因此,网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人体骨骼矿物质密度在冬季呈现季节性下降,有些骨骼会变得极其脆弱。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冬天骨头变脆”。
事实上,钙的流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范欣荣认为向大大海藻冻骗局,天冷时少出门、少运动、短时间暴露在阳光下,确实会影响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向大大海藻冻骗局,造成体内钙流失较多,但不一定会对人体骨骼造成损害。 冬天会变脆。
谭子虎还指出,冬季因阳光照射少而造成的人体骨骼钙流失等问题,在春夏秋三个季节可以得到完全补偿。 骨质脆化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那么为什么冬季骨折特别是中老年患者会增多呢? 谭子虎表示,冬季骨折人数多可能与冬季地面硬度有关,加上人们穿的衣服较厚,行动笨拙,在冰天雪地里容易滑倒,尤其是中老年人。人们。 但这并不意味着冬天骨头会变脆。
谣言九: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有毒
2018年,网络和微信朋友圈流传的“食盐中亚铁氰化钾对人体有害”的谣言,源于网络上一篇文章《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物》,该文章声称一名老人在食用盐后教授吃了这种添加了抗结块剂(亚铁氰化钾)的盐,对他的肾脏造成了严重损害。
真相:亚铁氰化钾是无害的。 亚铁氰化钾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作为食盐的抗结块剂。 国产食盐中添加的亚铁氰化钾,长期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谣言十:西瓜太甜,因为是注射剂
每年夏天都会有西瓜打针的传闻,让瓜农们非常伤心,也让很多人不敢吃西瓜。
事实是,如果注入西瓜,西瓜会立即腐烂。 专家对注射西瓜做过实验,普通注射根本进不去。 如果强行插进去,只有针穿过的地方能刺进去一点,瓜肉很快就会腐烂,这样得不偿失。
谣言十一:假鸡蛋
2018年,有人在网上声称自己可以制造人造鸡蛋,并且有视频证明,使用的原料是海藻酸钠、氯化钙等。
事实是假鸡蛋是一个骗局。 有媒体记者暗中调查,发现假鸡蛋是一个骗局。 目的是为了吸引别人“拜师学艺”。 学费昂贵,“关键技术”保密。 专家指出,人造鸡蛋根本不能误认为是真鸡蛋,而且很难单独模仿蛋壳,比如有气孔、气室、蛋膜等。 如果有人偶尔买到看起来很假的鸡蛋,比如蛋黄像橡胶一样有弹性或者颜色不正常等,其实这些也是真鸡蛋,只不过有的是因为被冷冻过,有的是因为鸡的输卵管发炎或由于鸡饲料问题引起。
谣言十二:葡萄干会损伤肠胃
2018年,一段“用干燥剂浸泡葡萄制作葡萄干”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 视频中,果农将一筐筐的葡萄浸泡在棕色液体中,随后视频捕捉到一个标有“葡萄干燥剂”字样的包装袋。 视频拍摄者表示:“不要直接吃市场上买的葡萄干,里面有干燥剂,直接吃会烧坏肠胃。”
真干燥剂是无毒的,可以用水洗掉。 葡萄干燥促进剂是一种无毒、无基因毒性的食品添加剂。 浸泡后、干燥前,葡萄农会对葡萄进行清洗。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干燥促进剂溶液很容易被水洗掉。
谣言十三:皮皮虾被注胶
2018年,有人拍视频称自己买了注胶皮皮虾。 视频中,这个人将买来的虾煮熟后,一只一只地打开。 他看到每只虾体内都有坚硬的红色物体,并说这些红棕色的东西是被注射到虾体内的。 他还愤怒地呼吁广大网友:“不要买,不要吃。”
事实是,如果活虾被“粘住”,它们就会死。 视频转发后不久,相关部门就发文辟谣。 原来,视频中所谓的“注胶虾”其实是皮皮虾的性腺,又称虾籽、虾膏,是虾的精华。 专家表示,由于虾的身体结构简单,给活虾“注胶”会导致活虾死亡。 如果想给活虾注射一种胶状物质,不仅成本高,而且连胶水钱都赚不回来,所以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