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县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2000万涉案资金 数十位老人街头维权
近日,中国网从河南南阳市西峡县警方处得知,在该辖区内发生了一起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案件无限极保健品骗局,当事人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涉案资金约为两千万,受害人员数量众多。目前,该案件正由当地检察院提起公诉。负责侦办此案的王警官向媒体进行了上述描述。
初冬时节的中原大地,寒意阵阵。连日来,位于豫西南的山城西峡县,数十位头发花白的老人不顾寒冷,在绝望之中于街头拉起了白条幅进行维权。由于有所顾忌,200 多位受害者当天仅有 30 多人到场。跑了众多部门却没有任何结果,大家都快支撑不住了,年近七旬的吴文侠老人放声大哭。
中国网获悉,老人们是因为相信了内蒙人刘某武所推销的无限极“新星启航”活动。他们为了能够获得诱人的返利以及免费赠送的保健品,纷纷交了几万甚至几十万。被骗的老人当中,有退休工人、退休教师、个体工商户,还有更多是没有太多文化知识的农民。由于老人们对于骗局的辨别能力较弱,又爱赚点小便宜,这才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受害者向媒体称,刘某武所宣传的无限极“新星启航”活动情况如下:购买一份该活动产品需两万五千元,购买后可成为无限极公司会员,能得到一份公司赠送的价值近两千元的保健品礼包,并且还可获得连续六个月的返利 3000 元,其中加盟当月返利 2000 元,之后五个月每月返利 200 元,六个月后本金会返还。
七旬老人被骗近百万 绝望中数次住院
(网络配图)
68 岁的吴文侠老人称,内蒙的刘某武夫妇在西峡县城开了一家“无限极”保健品专卖店。他们常向老人宣传加盟“无限极”能免费旅游和返利的好事。吴文侠起初对这些话半信半疑。2013 年 7 月,他跟着刘某武组织的团去了河北旅游。回来后的几个月里,在刘某武的不断游说下,老人于当年 12 月份花五万元购买了两份“无限极”“新星启航”活动产品。接下来几个月,“无限极”公司顺利兑现承诺。看到有利可图后,老人真的动了心。2014 年 6 月份,他参观完位于广州的“无限极”公司生产基地后,坚定了信心。
吴文侠向媒体透露,他们一行人有几十人。他们乘坐大巴抵达无限极公司总部基地后,公司安排了专门的人员来接待他们,并给他们进行讲解。通过这些讲解,他们了解到了无限极的规模、发展前景,还了解到无限极老总的身份背景非常过硬。于是,他们的怀疑和顾虑都打消了。
吴文侠老人回到西峡后,拿出了自己毕生的 30 多万元积蓄。他还发动身边的亲戚朋友成为他的下线,这些亲戚朋友陆续投入了 96 万元。老人告诉媒体,在 2015 年 3 月份大家发现问题之前,他陆续收到无限极公司返还的款 5 万多元。
如今距离事发已过去一年半。吴文侠老人四处奔走进行反映。他几乎每天都要面对线下人员上门讨要加盟费的情况。68 岁的老人难以承受这样的压力。在此期间,他的老伴三次生病住院。面对艰难的生活以及近乎绝望的前景,老人表示曾经一度想不开,差一点就走上了绝路。
接受采访的间隙,老人不停地念叨着。老人说刘某武只是个外地人。老人还说他们愿意花钱参与活动,并不是因为相信刘某武,他们也不可能相信刘某武本人。他们相信的是无限极公司是百年企业,能够世代传承,老板是个有大身份的人。
吴文侠称无限极保健品没有实际效果,全是在忽悠人,他吃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了。
儿媳的陪嫁钱、女儿的买房款血本无归
(网络配图)
李静鹏和周同华夫妇来自西峡县农村,他们也遭遇了人生中的重大劫难。儿媳的陪嫁钱以及女儿的买房款总共 30 多万,被刘某武夫妇骗走了,他们血本无归,这让一家人感觉天都要塌了。说起被骗的经历,李静鹏满脸都是沮丧的神情。
李静鹏讲述,2014 年的秋天,无限极公司来到西峡县开展“新星启航”活动。起初,他对此持半信半疑的态度。后来,大家应刘某武的邀请,参观了无限极在大连的分公司。在那里,无限极公司的高层向大家介绍了无限极的规模和前景。此外无限极保健品骗局,刘某武夫妇拥有无限极公司的授权书,并且还是无限极的高级经理。基于这些因素,大家便坚信不疑了。
两个月投入了 35 万。其中一部分是儿子结婚时儿媳的陪嫁钱,另一部分是女儿将要买房的购房款。如今已经过了一年多,去讨要这笔钱却没有希望,血本无归。夫妇二人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去面对儿女。
李静鹏向媒体表达了气愤之情。他指出,有如此多的人被骗,无限极公司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与刘某武夫妇相互勾结,通过一系列精心谋划的行动,成功博得大家的信任,随后便实施了骗局。
李静鹏更为气愤的是,在骗局败露之后,于 2015 年 6 月份,刘某武跑到他的家里进行解释和安慰。他说“钱是没有事的,都已经打到无限极公司了,这是公司的行为,只是暂时遇到了困难,不会不给的。”
李静鹏夫妇购买了无限极公司的所谓保健品。他们称花了几千块买的这些产品没有任何效果。儿媳妇吃了之后流鼻血,就不敢再吃了,那药一直放在家里,完全就是在忽悠人。
餐馆女老板投90万 拉拢员工集体受骗
张美丽 56 岁,她在西峡县城开了个餐馆,生意挺好,小日子过得很滋润。2014 年,她跟随刘某武去香港游玩,期间顺便参观了位于广州新会的无限极总部工厂。就这一次经历,张美丽的命运几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张美丽向媒体讲述,如今她的整个人显得苍老了许多。在被骗了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每天都吃不好也睡不着,内心深陷在深深的愧疚自责之中。那 90 万的血汗钱,其中有一部分是她在自己的餐馆打工的员工的工资。
2014 年 6 月,张美丽试探性地拿出 10 万,购买了四份“新星启航”产品。一个月过后,张美丽的银行卡上顺利接到了无限极公司打来的 8000 元返利。看到有利可图后,张美丽开始动员亲戚朋友和餐馆员工参与活动,让他们成为自己的下线,并且陆续投入了 90 万元。
张美丽向媒体表明,他餐馆所使用的调料大部分都是购买无限极的产品。之所以能够投入如此多的钱去购买这些产品,是因为他相信无限极公司的实力以及品牌。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这竟然给了那些狡猾的骗子可乘之机。
张美丽称自己患有高血压病。她购买了无限极公司价值两三万元的产品,然而这些产品并未起到任何作用。并且,用公司的牙膏刷牙后,她的牙齿还出现了毛病。因此,张美丽严厉斥责无限极公司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公司。
如今,张美丽餐馆的收入一部分用于家庭必要的生活开支,另一部分全部用于偿还下线的血汗钱。张美丽表示,员工跟着她挣钱很不容易,她一定会想办法慢慢把大家的钱还上。
李志金、吴文侠、李静鹏、张美丽等受害者,在西峡县有 200 多人。据警方不完全统计,涉案资金高达 2000 万。这些血汗钱的背后,是一个个陷入艰难、风雨飘摇的家庭。风烛残年的老人们本想安度晚年,一次惨痛的信任投资,或许会换来后半生无尽的悔恨。然而,悔恨也未必能挽回那近乎绝望的养老钱。希望老人们能坚强起来,因为法治的阳光终究会普照大地,正义终究会到来。
近日,西峡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的王警官负责侦办“刘某武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他告诉媒体,刘某武的案件已移交检察院提起公诉。因为侦查尚未完结,所以仍需进行后续的补充调查。对于广大受害者关心的刘某武所涉刑事案件是否涉及无限极公司这一问题,王警官表示目前难以认定,应该只是买卖关系。
多位受害者称,刘某武凭借非法手段骗得的钱款被用于购买无限极公司的产品。因为钱款涉及犯罪行为,所以应当依法予以追回。王警官解释道,目前不能认定为赃款,原因在于刘某武起初吸纳大家的钱是为了做事,是希望把事情办好,将其当作事业来经营,他的出发点是良好的,并非直接用于个人肆意挥霍,只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从而致使资金链断裂。
一份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的资料表明,刘某武夫妇凭借其业绩的突出表现,曾经登上了公司的“荣誉榜”,进而成为了众人学习的榜样。
南阳市西峡县刘某武夫妇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中,媒体多次拨打无限极郑州分公司负责人张东青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无限极郑州分公司负责宣传的连姓负责人向媒体表明,南阳西峡县刘某武以无限极“新星启航”活动为旗号开展非法活动,这与无限极公司毫无关联。当地公安机关对事情真相调查得十分清楚,这纯粹属于刘某武的个人行为,无限极公司也是此事件的受害者。因为西峡当地的受害者不了解真相,所以对无限极公司产生了误会。
部分受害者反映无限极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连姓负责人称,需有权威部门的鉴定结果才能确定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
如今,刘某武涉嫌犯罪被囚禁起来。老人们最为担心的事情是,他们辛苦半辈子所积攒的血汗钱能否要回来,以及谁能够替他们主持公道呢?
河南鑫苑律师事务所的习瑞律师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指的是,将公众的存款非法吸收或者以变相的方式吸收,从而对金融秩序造成扰乱的这种行为。此罪的犯罪主体包含了自然人,同时也包含了单位。我国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规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时,若出现以下情形之一,就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是个人进行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二是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达到 30 人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对象达到 150 人以上;三是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 10 万元以上,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 50 万元以上;四是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产生其他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