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防骗指南:警方揭秘八类诈骗陷阱,教你如何避开骗子陷阱
到了“双十一”这个时候淘宝卖家防骗,你在疯狂购物的同时,骗子也将目光紧紧地盯在了你的钱袋上,打算大肆收割一轮“韭菜”。你为何会被骗呢?到底是在哪个环节上疏忽了呢?警方依据以往在“双十一”前后频繁发生的八类诈骗情况,发布了“双十一”防骗指南以及最新的诈骗特点。
八类陷阱
陷阱一:“预售”骗局
近两年“双十一”商家普遍采用“预售”这种营销方式。不法分子以“预购”“限时购”“预先降价”等作为诱饵,利用通信软件或者手机短信来发送包含木马的链接。
警方提醒:短信中若有优惠券或者红包链接,千万不要点。因为这些链接很有可能含有木马病毒,能够“秒”盗客户的信息以及账户资金。
陷阱二:“刷单返利”骗局
不法分子冒充网店商家,称在“双十一”前要提高店铺销量、信誉度和好评度,所以需要雇人兼职刷单刷信誉。
警方提醒:这属于典型的“刷单返现”骗局。寻找兼职应当通过正规的渠道来进行。但凡需要交纳定金或者先行支付的工作,都要保持谨慎。
陷阱三:伪“红包”骗局
很多人在微信朋友圈分享红包,然而不能直接领取。他们需要先关注并分享,或者转发一定数额的好友或群。
警方提醒:要谨慎点击此类红包领取链接。如果接到此类信息且有疑问,就可以拨打电商或第三方支付网站的官方客服进行咨询确认。要是不慎点击了,应当在第一时间关闭手机网络,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的密码进行修改,并且通过安全软件来查杀木马病毒。
陷阱四:
假“客服”骗局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客服,他们假借“所购商品出现了卡单、调单或交易失败等情况,若逾期处理,账户资金将被冻结”这样的理由,要求人们到银行 ATM 机前进行操作退款。
警方提醒:“卡单”“调单”“激活订单”等属于诈骗术语。见到此类词语,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局。一定要通过电商平台的官方热线或者客服来进行咨询。
陷阱五:“信用提额”骗局
不法分子常常冒充花呗或者银行客服,他们谎称能够提升信用额度,接着以需要支付“服务费”为借口,引诱网友去扫他们的二维码进行支付,以此来实施诈骗行为。
警方提醒:不要轻易相信网络上那些关于提升花呗、信用卡等透支额度的信息。提升透支额度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同时要提供相关的证明,并且不会额外收取任何费用。
陷阱六:“中奖免单”骗局
冒充网店,声称回馈客户搞“中奖免单”。
警方提醒:需仔细进行甄别工作,要与正规客服进行求证。当遇到“账户异常”这种情况以及“缴纳保证金”等情况时,应当保持谨慎,要小心不要上当受骗。
陷阱七:节后退款诈骗
“双十一”之后,不法分子常常以“退款”或者“退货”作为理由来假扮客服。他们会要求消费者点击自己提供的链接,而这些链接其实是“钓鱼网站”的链接。通过这种方式,不法分子能够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以及动态验证码。
警方提醒:要谨慎对待那些自称是网购客服打来的电话或发来的短信。千万不要泄露银行卡的账号、户名以及动态验证码等相关信息。
陷阱八:节后快递诈骗
冒充快递员提前与消费者取得联系,接着将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声称“货到付款”,以此来骗取钱财。
警方提醒:在签收包裹之前,一定要去核实对方的身份,同时还要确认这个包裹是否是属于自己的。在取货之后,要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从包裹上面给抹去。
2. 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能轻易相信对方,务必通过正规渠道与卖家联系核实,尤其是在涉及支付信息时,不要随意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等信息。不要点击不认识的链接,不要扫描不认识的二维码,更不要随意把钱转给陌生人。网上有很多贷款平台,然而正规的却寥寥无几。小伙伴们在进行购物等消费行为的同时淘宝卖家防骗,也要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如果小伙伴有想要在某个领域取得很大成就的愿望,就应该努力去赚钱实现,而不能依赖各种不正规的贷款网站!各大银行以及支付宝等平台的信用额度是内部严格按照规定来决定的,并非依靠个人就能够提升。网上有很多声称可以提升信用额度的广告,这些广告都是虚假的,小伙伴们千万不要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