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1号立体公交车试运行引热议:中国黑科技能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昨天,小编的微博和朋友圈被一辆神车刷屏了。那辆车是被称作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立体公交车——巴铁 1 号。巴铁的造型很奇特。它的车身横跨一条街道。车身下方是完全镂空的。在巴铁运行的时候,小汽车可以从其下方穿过。看上去非常炫酷。
许多网友饱受城市交通拥堵之苦,他们看到巴铁 1 号试验车试运行的照片和视频后,都纷纷为神车叫好。一时间水变油骗局王洪成,这辆有着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全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光环的神车,瞬间成为了“中国黑科技”的代名词。
与此同时,有声音开始质疑巴铁 1 号。不过,这属于正常现象水变油骗局王洪成,每当一个新技术出现,都会引发推崇者与质疑者之间的相互争论。
有质疑者称,巴铁的设计规格是高 4.8 米,而现今中国城市里的立交桥和过街天桥高度最高仅 4.5 米。巴铁的车身横跨整个路面,试验车宽度达 7.8 米,转弯时需要很大的转弯半径,市区内公路宽度有限,难以给巴铁提供足够的转弯空间。若真要让巴铁上路,就得让整个中国的城市道路规划先为其让路,成本过高。巴铁的载客量较大,车厢距离地面有 2 米的高度,一旦发生事故,乘客的逃生会成为一个大难题……
而这些从技术角度质疑巴铁1号的人却被扣上了不爱国的大帽子。
网络评论中对于巴铁存在争议,其焦点逐渐从对技术方面的讨论转变为关于爱不爱国的相互指责与争吵,并且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长期以来未被国际认可。尤其在近十几年来,“山寨大国”的头衔成了中国缺乏创造力的标志。因此,在舆论场中,只要中国有一项能在世界范围内宣扬的科技进步成果,都会得到中国网民的热烈追捧,人们凭借集体荣誉感自发地在舆论场中进行宣传。例如,玉兔这台月球探测车成功发射了,青蒿素获得了诺贝尔奖……这些成就都极大地激励了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而这种由自豪感凝聚起来的关注度,会给该项目带来更多的支持,这些支持既包括精神方面的,也包括物质方面的。
这种肩负着“大国崛起”使命的科研,在一些人眼中变成了可以投机取巧的套路。他们开展了各式各样的项目,还打着代表中国的旗帜,然而其目的并非是推动中国科技的进步。
1986 年至 1996 年这 10 年间,“发明家”王洪成曾红极一时。20 年前,“水变油”的骗局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宣称自己发明了一种能在瞬间将水变为汽油的催化剂,称此能提振国家经济发展。如今看来极为拙劣的伪科学,在当年却骗取了 300 多个乡镇企业的亿元资金,还有一个部队单位为此办了个公司。物理学家何祚庥等人用科学事实揭穿了谎言,之后王洪成才最终被捕,这个流毒近 10 年的骗局也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一大丑闻。
“水变油”的骗局能够得逞,是因为王洪成利用了中国人对科学所怀有的信任以及对创新所存在的需求。
反观这次的巴铁项目,我们似乎也能看到一些令人担忧的端倪:
媒体询问巴铁如何解决具体的转弯半径问题,如何应对中国复杂的路况,以及如何解决下方小轿车视线被遮蔽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该项目总设计师仅表明这些很快能够解决。然而,他的这种说辞并未正面回应质疑,既没有提供相关数据,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来予以支撑。
其次,从他们的宣传材料来看,这样一个与城市道路紧密相关的项目,秦皇岛市作为试跑所在地,对该项目的进展了解得非常少。
北戴河区政府的相关部门称:交通局与发改委均表示对巴铁项目的具体施工以及试运行情况并不知晓。从北戴河区政府的官网公开信息能够看出,在今年 4 月底的时候,运营巴铁项目的华赢集团来到秦皇岛北戴河区对投资环境进行了考察,并且还与当地政府召开了洽谈会,双方都表示会尽快签署框架战略协议。华赢集团官网没有关于这份合作战略协议是否已签署的下文。
华赢集团在运营巴铁项目时,技术理论还不完善,政府合作也不明确,却已经开始以项目名义发行理财产品了。其年收益率能够高达 12%,还款来源是线路运营等收益。
在我国,新型公交巴士与公共交通安全相关。对于这类巴士,无论是企业层面还是产品层面,都必须先经由国家工信部、发改委、交通部进行审查、验证以及准入等工作。然而,在相关部门的网站上,无法查询到巴铁项目的相关程序进程。并且,巴铁方面对于这些审查验证的进展情况,也没有进行任何的公示。
在相关审批手续尚未完备之时,就以线路运营收益作为承诺来启动集资项目,其可信度能低到何种程度呢?
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媒体后续有报道称,华赢凯来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有非法集资的前科。
巴铁项目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关于其中是否存在违法行为,需由有关部门进行调查。
只是,我们要多说几句。目前存在一些行为,这些行为借着中国近几年在科技创造上取得成绩的东风,利用人们日益高涨的爱国热情,以大国科研进步为噱头来敛财圈钱。这些欺诈行为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如今,抒发爱国情怀的途径变得很多了。在科研方面,需要让科学回归其本质,依靠实验精神与怀疑精神去进行验证。因为科学正是通过一步一步地否定错误而不断前进的。而那些以爱国为借口,对他人的怀疑进行恶意揣测,或许才是对中国科研进步的最大损害。
《Vista看天下》团队出品
做最好看的新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