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1359字,阅读需7分钟
  • 175
  • 0

蒋光祥投资类公司频爆雷:中晋资产被立案侦查,投资者需警惕高收益陷阱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4月24日 09:03,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但与每次伴随这类风险一起出现的“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声音不一样,笔者认为,如果仅归结于客户自身贪婪或傻,显失公平。在一个无序、骗局多发的市场,其实特别适合认真的人与公司,去做投资者教育这种认真的事情。

蒋光祥

投资类公司今年继续“雷声阵阵”。

年初金鹿财行和当天财富爆发兑付危机之后,又有一家百亿规模的公司即中晋资产在日前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公开信息披露显示,现已掌握其直接犯罪证据,中晋上海的所有营业部都被查封,20 余名核心骨干成员已被控制。

不少金融从业者,包括笔者在内中晋骗局,从一年多前就听到了那些离谱的广告,比如动辄 20% - 40%的收益率,投资仅 5 万元起还保本保息,甚至随时可以申赎。从那时起,就一直在等待这个消息。然而,与每次伴随这类风险出现的“傻子太多,骗子不够用”的声音不同,笔者认为,如果仅仅把原因归结于客户自身的贪婪或傻,是不公平的。

要求那些从未接触过银行以外的任何金融机构,且知识构成中缺失经济学板块的客户,能够一眼就看出其中的不合理之处,这实在是过于苛刻了。投资者所犯的错误,就如同我们大多数人在面对电器短路时束手无策一样,是很正常的。

直至最后一发而不可收,加速了庞氏骗局的终途。

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变化,这次中晋系在出现兑付问题之前就已被公安机关掌控。这表明我们的公安机关在打击这类犯罪方面积累了经验,并且风险防范开始提前进行。

我们发现,从中央到地方,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的相关政策正密集地被出台。上海市政府在 4 月 5 日发布了《本市进一步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自此之后,投资类公司全部被暂停办理,而已经注册完成的该类型公司,在部分地区需要进行面谈。据悉,深圳等地也正在采取相应的跟进措施。上述《意见》明确了“谁引进、谁负责”的招商原则,这一原则可以说是抓住了源头防控的关键之处,采取了切实的行动。

甲晋太元中乙老人_中晋骗局_太原晋勤环保科技骗局

应当说,从当前民众的角度来看,他们的理财知识储备以及理财特点喜好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下,动真格的监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其客户接连不断地遭遇骗局。其他二、三、四线城市的客户情况更是糟糕。尤其有许多中老年客户,在受骗之后,他们的晚年幸福被彻底毁掉,给社会增添了不安定的因素。

中晋系肯定不是此类问题投资公司中的最后一个,基于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进行堵漏工作。要构建并完善一行三会与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信息共享以及协调机制。将这类公司的准入门槛、设立条件、相关指标以及罚则等进行统一规范。在日常工作中,加大非现场监管的力度,同时开展现场检查,对产品兑付情况进行跟踪中晋骗局,并且建立黑白名单,定期进行警示或者公示。

二是关于规范方面。这里主要是针对“基金”这两个字的规范事宜,能否像“信托”那样,不允许那些不受监管的任何公司在其产品中使用“基金”这两个字呢?如果有使用“基金”二字的情况,就必须要有备案,而只要有了备案,就意味着该情况处于监管之下。

三是普及投资者教育。与其事后指责维权的中老年客户,不如事先有人站出来开展投资者教育工作。投资者教育就像足球少年队、青年队所进行的基础工作一样,当社会理财认知能力得到大面积提升时,人们就不会那么容易上当受骗。不要小瞧中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正是因为他们接触不到正规的金融知识,才会被伪金融机构的骗子所利用。在一个没有秩序且骗局频繁出现的市场里,实际上特别适宜那些认真的人和公司来做投资者教育这种认真的事。这样做不仅能够积累德行、广行善事,还很容易赢得客户的信任,进而最终能够赢得市场份额。

(作者为公募基金从业人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