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健与丁香医生争议升级:百亿保健帝国背后的舆论风暴与法律交锋
12 月 25 日,知名自媒体丁香园发布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名为《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文章迅速刷屏。文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误信了权健公司的抗癌产品,因为这个原因,他患有癌症的 5 岁女儿的病情恶化了,最终离开了人世。同时,文章还揭秘了权健背后的百亿保健帝国。
这篇文章让天津权健保健品处于舆论的关键位置,许多与权健和丁香医生相关的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榜。
26日凌晨1时,权健自然医学官方微博对此进行回应:
“丁香医生”发布了不实的文章,对权健进行了诽谤和中伤,这严重地侵犯了权健的合法权益。
要求杭州联科美讯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丁香医生”所属公司)立刻撤销该稿件,并且刊登道歉声明。
3、权健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对此丁香园正面刚,表示:不删稿,欢迎来告。
丁香医生觉得,权健公司的整个声明都在着重阐述怎样是“合法”的,然而对于公众所关注的“是否有效”这一方面却完全没有提及。并且,撰写上述文章的其中一位主笔曾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道:“我们所撰写的内容都具备证据、录音或者书面材料,甚至还进行了公证。”
媒体另有报道,权健公司现今处于正常办公状态,并且其公司总部正在举行直销体系的 2000 人加盟商大会。
2000人的权健加盟商大会现场热闹非凡
现场PPT显示,权健集团董事长束昱辉为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现场PPT展示权健公司持有的直销牌照
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权健公司,为什么能如此淡定呢?原因很简单。
首先,权健并非首次被爆出负面新闻。仅在火疗事故方面,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能够找到 10 起与权健公司火疗事故相关的判决。丁香园的文章对这一点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媒体另有报道,相关信息表明,从 2015 年 1 月开始到现在,权健一共牵涉 22 起法律诉讼案件,在这些案件当中,有 4 起是与公民的身体权以及健康权相关的。
也就是说,债的数量多了,就不会再为其发愁;蚤的数量多了,也不会再为其感到瘙痒。权健在应对负面新闻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经验。
第二,在权健的认知以及他们所倡导的价值观中,权健自身不存在任何问题。一旦爆出负面新闻,要么是极个别经销商进行了违规操作,责任完全在经销商,而权健没有任何责任;要么是无耻的同行勾结不良媒体来诋毁权健,其目的是引导人们将权健公司视为一家“骗人”的公司,使得权健被塑造成可怜的受害者,正所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2014 年 12 月 14 日,CCTV13 新闻曝光了权健夸大保健品功效这一事件。那么,权健对此的回应是什么呢?请看截图。
今天有一个属于权健的人的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文章,为公司进行应援和打 call,还呼吁其家人们把这篇文章转发起来。
全文不谈论问题,仅仅展示荣誉并挥舞大旗。你们权健人的洗白逻辑,真的是非常出色呢。
26 日下午,北京青年报报道称,记者从天津武清区市场监管局的有关部门那里得知,对于“丁香医生”发布的《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这篇文章,武清区市场监管局已经留意到了,并且正在对文章中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
丁香园与权健之间的这场“嘴仗”,是否最终会对簿公堂呢?是否会给权健那百亿的保健品帝国带来更大的影响呢?让我们耐心地静观后续的发展吧。
接下来,我们聊聊保健品骗局。
保健品骗局层出不穷
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社会也在逐渐老龄化。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了养生大军,甚至连“保温杯里泡枸杞”的 90 后也开始购买和推崇保健品。
这给保健品消费行业带来了契机,使其得以爆发。同时,也为骗子提供了条件,让他们能收割韭菜、骗取钱财。五花八门的保健品骗局不断出现,这种情况已经引起了公安部的高度重视。
12 月 20 日,公安部于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在该发布会上,通报了有关保健品诈骗犯罪的某些具体状况。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介绍,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破获此类案件超过 3000 起。同时抓获了 1900 余名犯罪嫌疑人,还追赃挽损达 1.4 亿余元。
近年来,保健品诈骗犯罪有这样的趋势:发案区域在不断扩大,涉案金额在不断增加,作案手法在不断翻新。一些犯罪团伙采用公司化模式进行运营。他们利用部分老年人对养生保健较为关注,且防骗意识较弱的情况。以发放赠品、开展免费体检、举办免费讲座、组织免费旅游作为诱饵。借此套取老年人的信息。然后组织专门人员为老年人提供“亲情”服务。以此骗取老年人的信任。还通过夸大、虚构保健品的疗效。打着高科技产品、慈善福利工程等旗号来大肆欺骗老年人。该犯罪手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同时也对他们的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其社会影响极为恶劣。
公安机关务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手动为警察蜀黍们点个赞!
保健品骗局10个套路
保健品骗局方面,事先进行预防比监管部门实施严厉打击更为重要。只有提高我们的防范意识权健骗局最新消息,增强我们的防骗能力,才能够从根源上彻底将保健品诈骗这一丑恶的犯罪行为断绝。
我们对保健品骗局进行了总结,总结出了 10 个套路,大家可以将这些套路分享给家中的父母亲友。
骗局1 “专家”义诊免费讲座
不法商贩在公园推销药品、保健品或医疗器械,他们会组织免费体检。通过这种方式,无中生有或有意夸大老年人身体的健康隐患,以此来达到推销药品的目的。
骗局2 产品“包治百病”
宣传产品时说得极为神奇,声称对大部分内科疾病都能起作用,甚至还宣称“包治百病”。
骗局3 号称“能治愈慢性病”
称乙肝等疾病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这种说法满足了患者急于想治愈疾病且不想长期服药的心理;称糖尿病等疾病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这种说法也满足了患者的这种心理;称高血压等疾病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同样满足了患者的这种心理;称癌症等疾病能通过服用保健品治愈,依然满足了患者的这种心理。
骗局4 大肆宣传疗效
正规保健品都拥有国家批准的功效。保健品仅能在保健或治疗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无法起到治疗作用。然而,不法商贩却大肆宣传保健品具有对某种疾病的治疗作用,以此来销售保健品。
骗局5 “免费旅游”诱导消费
用免费专车、旅游以及赠送体检等方式来作为“策略”,以此推销保健品,进而诱导老年人进行消费。
骗局6 打着“进口、专利”旗号
以“进口、专利、高科技、绿色环保”为旗号来吸引老年消费者。存在有意夸大宣传的行为,把普通商品宣传成具有高科技或绿色环保特性的商品。
骗局7 “陪聊”搞感情促销
有些独居的老人有着与人交流的强烈愿望,骗子利用了这一情况来进行感情促销。他们首先会热情地招呼老人家,接着每天都上门陪伴老人聊天,并且帮忙做家务。在获得老人的信任之后,便开始推销价格昂贵的产品。
骗局8 设局“买保健品获股份”
不法分子设局宣称“健康投资”回报颇丰。他们称只要购买某企业生产的保健品,就能够获得诸多丰厚赠品,其中包括境外旅游。更有吸引力的是,还可以获得大量该集团公司的原始股。
骗局9 直销、分销、传销拉人头
以直销、分销的名义招揽人员加入。依据下线的数量来计算报酬、给予佣金或者进行返利。拥有专门的销售团队管理体系以及层级划分。不将重点放在产品自身的功效上。仅仅依靠广告宣传以及“人情”来拉人头以骗取钱财。从本质上来说与传销是一致的。
骗局10 步步设套最后“走人”
第一天举办免费讲座,还赠送了洗衣粉等物品;第二天推销某件低价物品,声称可以带回家试用,并且可以退货退钱;第三天按照约定进行了退货退钱的操作,同时又推销了另一件高价物品,依旧承诺会退款;第四天就离开了。
购买保健品的温馨提示
一勺财商温馨提示:自己在购买保健品时应从下面 5 点出发,同时也要提醒父母在购买保健品时从下面 5 点出发,这样才能避免被不良销售人员骗了钱财、误了健康。
1、学习可靠、权威的养生知识
现在网络信息较为复杂,各大平台上的“养生”信息有好有坏,“谣言”时常出现。需要提醒家人去挑选权威且有专家指导的健康内容,切不可轻易相信非正规的消息。
2、别太依赖保健品功能
保健品与药品存在差异,其主要功能在于保健。能够真正起到治病救人作用的保健品为数甚少。不可将保健品用来替代药品,也不能过度地依赖保健品。在购买保健品时,不应盲目地跟从潮流,而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必须是缺少什么才补充什么,倘若不缺少则不要胡乱补充。
3、多关心老人,陪同到医院就医
子女应多回家陪伴父母,也可通过电话常联系。若老人患病后,能在第一时间及时带老人去医院就医,并给予正确的药物治疗,那么各种保健品就不会有可乘之机。
4、倡导理性购买
购买前最好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购买前最好查看对方的经营范围。购买前最好查看对方的相关批文或许可证明。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权健骗局最新消息,请及时拨打相关投诉电话。当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请及时拨打相关举报电话。
5、认准“蓝帽子”
“蓝帽子”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批准的保健食品标志。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需要认准“蓝帽子”标志以及相关的批准文号。同时,也可以登陆国家食药监局的网站去查询产品编号,这样就能确保所购买的是正规产品。
双旦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