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5维权反被骗?市反诈中心紧急预警:近期高发诈骗案件解析与防范指南
想要通过12315维权
[id_66903254]
市反诈中心紧急预警
近期这类案件高发
↓↓↓
[id_1020600464]
近日
市民张先生收到一陌生快递
打开包裹之后发现
里面装的是一份“叮咚钱包退费文件”
张某便按提示添加了对方QQ
在对方的指引下下载了“3·15协会app”
并在其中转账5万元
随后对方以操作失误为由
让张先生再转账15万元
这时他接到了反诈专员的劝阻电话
经过耐心劝阻
张先生意识到被骗并接受了反诈宣传
套路解析
01
选择对象
诈骗分子凭借群众对政府官方平台和政府热线的信任,他们伪造出各类迷惑性极强的“高仿”政务 APP,还通过非法购买、爬取个人信息等手段,圈定那些容易受骗的人群,进而进行“精准”诈骗。
02
获取信任
目标被锁定后,诈骗分子利用社交平台、短信、邮件等途径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并且声称能够帮受害人退费、维权,以此来获取信任。
03
引诱入坑
诈骗分子会诱导受害人,让其通过点击那些不明的链接,以及扫描非官方渠道的二维码等方式,来下载安装虚假的政务 APP。
04
实施诈骗
受害人进入“坑”后,诈骗分子会给予“购买国库券领取退费”“认购证券抵学费”等这类“返款方案”,并且主动提供给受害人,让受害人进行转账,以此来实施诈骗。
该如何避免
被“高仿”版APP欺骗呢?
#01-看图标
真正的“全国 12315 平台”APP 其背景为深蓝色,且仅带有国徽标志。而假冒的 APP 通常会在图标上添加文字反诈信息骗中心,同时会更换背景颜色等。
#02-看名称
真实的 APP 名称是“全国 12315 平台”。如果多字、少字或者顺序不对,那就是仿冒的。像“什么 12315”“12315 平台”“12315 维权”“12315 中消协”等等这些,都不是真的。
#03-看运行界面
真实 APP 的运行界面显示出的元素里有国徽图案以及“全国 12315 平台”字样。其页面比较简洁,并且不需要输入邀请码。仿冒 APP 的颜色有很多种,元素也很混乱,有些仿冒 APP 还需要输入二维码。
#04-看“身份证”
每个 APP 都有基于包名、APK 文件 MD5 等多维特征的唯一“身份证”,凭借此“身份证”能够识别出仿冒的 APP。
真实 APP 的开发者,其包名为“com.shenlan.cdr”,安装包的 MD 为“”
“13864CC66D3985E7B609F023A1361059”,仿冒的 APP 无法做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警方提醒
遇到对方主动提出退费的情况时,需要仔细核实对方的身份。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官方客服反诈信息骗中心,也可以联系培训机构等进行验证。
不要加入那些陌生的群聊。不要点击那些陌生的链接。也不要在不明的软件中输入身份证、银行卡以及验证码等隐私信息。要谨防被骗子加以利用。
正规的退费流程会把款项完整地返还给当事人,不会让当事人去购买理财产品或者更改退费项目。要记住,退款时需要先交钱的情况都是诈骗行为。
如果不小心被骗了,要让自己保持冷静。同时,要及时拨打 110 进行报警。还要留存好聊天记录以及交易记录等相关内容。并且要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