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3310字,阅读需17分钟
  • 112
  • 0

游戏托骗局揭秘:为爱情挥金30万,谁料是游戏一场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4月18日 13:06,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是的,“游戏托”骗局和蜀黍说过好几期的“东南亚杀猪盘”骗局的套路基本一致,都是一种网络交友型诈骗,只不过,“赚钱投资的博彩网站”变成了“一起玩乐的游戏平台”。

大家或许听闻过,卖酒的存在“酒托”,他们通过劝酒的方式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酒;卖房的有“房托”,这些“房托”通过“抢房”的行为来营造房源紧俏的假象……

这些种类繁多的“托”,是商家安排用于提升销量的“演员”。他们的工作是伪装成客户,以此来哄骗其他真实的客户。然而,你是否知晓?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有可能存在“游戏托”!

01

为爱情挥金30万,谁料是“游戏”一场

上海市的小刘今年 28 岁。他家境殷实,工作也很稳定。唯一的遗憾是到现在还没有交过女朋友。平日里,小刘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只是喜欢玩玩游戏。

这天,他正在玩一款手游。突然,他在公频里(所有玩家都可以接收到的公共频道)听到了这样一条语音。

找个大神带着小女子飞翔,有意愿的人添加账号……听到语音中那甜美的声音,小刘内心十分心动,立刻添加了对方所提供的社交平台账号;添加好友后一看,哇,竟然是个大美女呢,在社交平台里到处都是展现“岁月静好”的美丽自拍。

这姑娘自称依依游戏推广员骗局,她是个游戏狂热爱好者。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小刘与依依一同玩游戏,并且谈天说地,聊得极为投机。依依还多次展现出对小刘的好感,这使小刘觉得自己的爱情降临了。

没多久,依依说有一款游戏刚刚上线且非常好玩。她和朋友组了个工会,便邀请小刘一起玩。因为是心上人推荐的,小刘二话不说就下载了游戏。在依依的劝说下,小刘还买了首冲,之后两人就开始组团练级打怪。

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依依开始不停地怂恿小刘给游戏充值。她一会儿让小刘买装备,一会儿让小刘买坐骑,甚至还提出在游戏里结婚。然而,这个游戏做工粗糙,画质模糊,体验感极差,里面的东西价格却非常昂贵。比如,结一次婚就需要 1000 好友值,折合人民币将近 12000 元。

小刘从未与依依见过面,也没有通过视频交流,甚至连语音都未曾有过。然而,小刘却已经默默地喜欢上了依依。为了能让心上人开心,小刘只好一次次地进行充值。他不仅给自己充值,对于依依那份也得同样进行“安排”。前前后后加起来,累计花费将近 30 万人民币。

然而,小刘和依依都登上全服装备排行榜后,小刘没钱充值了。此时,依依的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她不仅对小刘不理不睬,还经常发脾气。后来,她甚至在游戏里解除了“婚姻”关系,并且还删除了社交平台里的好友。

小刘失去了女朋友并且还没了钱,他感到非常伤心。起初,他以为只是依依变心了。然而,过了几天,游戏中突然出现一个“土豪”,狂冲 20 万人民币,还在公频里飘了一晚上 1314 元的玫瑰花“结婚”。小刘再一看“新娘”,发现虽然改了名,但游戏 ID 就是依依。这让小刘醒悟过来,自己遇上“骗子”了。

小刘碰到的实际上是“游戏托”。这类人的工作是伪装成玩家的身份。他们常常出没在其他网络游戏中。也会出现在游戏社区里。还会出现在游戏论坛等玩家聚集的平台内。通过与其他玩家“交友”这种方式。引导其他玩家进入指定的游戏内进行消费。

这些“游戏托”并非单独行动,在他们的背后,通常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诈骗团伙。

02

200名“抠脚大汉”伪装美女,诈骗金额超千万

2019 年 8 月,上海警方得到了湖南警方的大力协助。随后,上海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特大的网络交友诈骗案。在这起案件中,抓获了 200 余名犯罪嫌疑人。目前,已经初步查明涉案金额超过了千万元。

调查发现,该犯罪团伙成员大多是男性。他们把公司伪装成互联网科技公司,而实际的运营内容是让员工借助社交软件,假扮成年轻靓丽的“白富美”,以谈恋爱、交友或者结婚为借口,拉拢网友一起玩游戏,接着把网友诱导到指定的游戏平台进行充值消费从而谋取利益。

在整个实施诈骗的过程里,不法团伙内部进行了细分,划分出了多个工种。他们层层设置圈套,步步引发诱因,使得很多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就上了当。

第一步:系统学习,全面包装

公司内配备有“培训讲师”。所有入职该公司的员工在成为专业的“游戏托”之前,需接受前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学习“怎样把自己伪装成一名白富美”,学习“在哪些平台可以接触到玩家”,学习“利用怎样的话术获得玩家的信任”等。不法团伙还制作了“话术本”,针对不同情况设置相应回答。

公司在工作期间会不定期地组织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同时也会组织开展经验分享活动,以此来提升这些员工的“业务水平”。

游戏推广员诈骗_骗局员推广游戏是真的吗_游戏推广员骗局

第二步:多个阵地,拉拢客源

接着,“外宣组”开始出场。“外宣组”的工作主要是对外进行宣传,并且负责“揽客”。他们需要借助各种渠道去接触到“客人”。

初级的会通过其他不法手段获取社交平台账号或手机号码,然后广撒网群发消息;精准些的会选择在游戏平台、游戏论坛等玩家聚集的地方,以寻找游戏好友为借口吸引“客源”;前面案例里的依依就是利用这种手段;这样的行为容易遭到其他游戏平台封号;所以现在有些“游戏托”开始把拉人的阵地转向婚恋交友平台,先以“恋爱交友”名义培养感情,获取信任后再拉其玩游戏。

第三步:以爱之名,骗取钱财

首先,玩家上钩并添加了骗子的社交平台账号。接着,外宣组会把这些账号转交给“转化组”。“转化组”的成员都是真正的“戏精”,他们会应用各类假照片来伪装自己,让自己看起来像是年轻漂亮的女性。然后,通过撒娇卖萌、陪玩陪聊的方式,逐步与玩家建立起暧昧关系。最后,诱使玩家进入指定的游戏平台。

进入游戏后,会想尽办法借助游戏中的各种配套环节来促使对方充值消费。比如在小刘的案例里,依依以和自己在游戏中“结婚”当作借口,让小刘在游戏中获得“抱得美人归”的那种满足感,进而让他在游戏中消费得更多、更大方。

这种诈骗手段以“感情”作诱饵,受害者的钱都充值到了游戏里。所以,很多被害人在被对方删除拉黑时都还没意识到自己被骗,甚至还有人会因“美女”推荐了好玩的游戏而对其表示感谢。

03

骗局套路深,“游戏托”可能也是受害者

在这类诈骗案件里,有的犯罪团伙自己制作了相关游戏用于敛财。还有一些犯罪团伙是与不法游戏平台勾结,把玩家拉拢到相关游戏平台去充值,从而获得充值金额在 60%到 80%之间不等的平台返利。

但这些不法分子并非只有这一个取财渠道。在某些案件中,实施诈骗的“游戏托”也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敛财的途径”。

年薪 15 万在招聘手机游戏推广员,对学历没有要求。只要会电脑的基本操作就行,工作内容是接待客户。仅需会电脑基本操作就能轻松拿到十几万年薪,这样丰厚的回报看上去很有吸引力。

如果你看到这种消息可就要小心了,这也是不法分子设下的圈套。

杭州市的方先生被这样的招聘信息所吸引,成功应聘到一家网络公司,担任“游戏推广员”。入职之后,对方以需交保证金为借口,收取了方先生 3000 元。然而,没过多久,方先生就发现自己的工作内容十分奇怪,需要充当“演员”去四处骗人,于是他便想要离职。

结果,方先生遭到了公司人事的恐吓。他们宣称方先生未过试用期,不但没有工资保证金,而且也不会退还。并且还说,如果方先生要“闹事”,公司已经掌握了他所有的个人信息,一定会找他算账。为了避免事情扩大,方先生只好选择连保证金都没退就离开了公司。

不法分子为扩充自己的团队,常以“高薪”作诱饵,打着招募“游戏推广员”的旗号在网上大量招聘员工。实际上,高薪是假的,游戏推广也是假的。对方不仅想骗取你的钱财,还企图让你成为他的“帮凶”去诈骗更多人。很多“游戏托”是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被诱骗到团队,最后被不法分子利用。

因此,蜀黍提醒大家,遇到类似招聘信息时要多留个心眼,要记得先调查清楚对方公司的真实信息再做判断。如果发现工作具有“劳动报酬非常高”“工作内容非常轻松”“岗位要求非常简单”这三大特点,八成就是虚假招聘。

通过各大社交网络平台去接近受害者,以“婚恋交友”为名义,先逐步培养感情,然后将其拉入某网站/平台让其充钱以敛财,这套路听起来是否很熟悉呢?

“游戏托”骗局与蜀黍曾讲过好几期的“东南亚杀猪盘”骗局的套路大致相同,二者均为网络交友型诈骗。不过,“赚钱投资的博彩网站”变为了“一起玩乐的游戏平台”。

上网交友或者玩网络游戏时,在网络世界里,隔着屏幕游戏推广员骗局,我们难以分辨交流甚欢的对象到底是“抠脚大汉”还是“靓丽少女”。对于陌生人,大家都得保持警惕,别轻信他人的“花言巧语”,但凡涉及到金钱,都要多留个心眼。

转 自:云南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