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互联网金融诈骗:揭秘四类高发骗局及防范措施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人借助网络平台来进行投资理财。然而,不法分子也将目光投向了这一新兴领域,他们编造出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骗局,以此来诱骗投资者。全国首个由警民联动建立的网络诈骗信息举报平台,汇总了近期频繁出现的四类网络金融诈骗情况,对诈骗手段进行了剖析,旨在帮助投资者认清骗局,提升他们的警惕意识。(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美色诱惑:朋友圈里潜藏 “诈骗猎手”
“白富美”主动添加微信与你聊天,并且一直向你传授投资秘诀?赵先生曾陷入这样的桃色陷阱之中。与他聊天的“白富美”妹妹时常嘘寒问暖,还常常在晒出豪车、名包以及旅游胜地的照片来炫富微信诈骗,qq诈骗等金融骗局的介绍,互联网金融防骗,这让他十分羡慕。赵先生在她的劝说下投资了 22 万购买贵金属,然而最终全都付诸东流。
要明白,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也不会掉下林妹妹那样的人。很多骗子会伪装成美女,在社交软件上诱导男子去投资股票、基金、期货、贵金属等。她们一方面用各种花样炫富,另一方面又用暧昧的话语劝说目标投资者。那些经不住诱惑的投资者最终常常会血本无归。
熟人推荐:网络金融诈骗披上传销外衣
熟人真的可信吗?许多投资者都因“朋友”的介绍而投资亏损。杨先生的邻居赵先生向他推荐了“银行工作”朋友介绍的项目。由于是熟人微信诈骗,qq诈骗等金融骗局的介绍,互联网金融防骗,在邻居的劝说下,杨先生投了 20 万,最终血本无归。之后他才得知邻居是为了拉人头拿佣金。
熟人推荐进行互联网金融诈骗通常带有传销性质。一旦有人“入套”,就有可能通过拉人头的手段劝说亲戚、朋友参与其中。当然,也存在受害人自身不知是骗局而拉亲戚朋友进入的情形,由于是熟人关系,很多人往往容易遭受欺骗。
超高收益:一夜暴富美梦难实现
“银行理财”的利润回报率在 13%-15%是否可信呢?刘老太收到 80 多万的拆迁款,原本打算将钱存入银行。然而,听闻“银行理财”回报率高,她便拿出一部分资金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起初,对方按时支付了高额利息。但当老太把 80 多万全部购买了理财产品后,理财公司却突然消失不见了。(本文转自防骗大数据:FPData)
许多网络理财平台会在影响力大的网站投放广告,这些广告极具诱惑力。它们宣称利息高出银行数倍,投资周期短且灵活,甚至承诺只赚不赔。其实,这是骗子设的局,他们专门利用投资者赚钱心急的心理,以低成本高收益来诱惑投资者投钱。
财大气粗:冒充大公司敛财跑路
境外大型国际集团进行投资,高新科技企业得以设立,国际知名公司也在其中?这些说法听起来颇为厉害吧?实际上,犯罪分子借助这些看似高端大气的名词来包装自己,以此骗取网友的信任,接着向他们发售境外基金、原始股等。一旦网友投入大量资金,就很有可能出现网页无法打开、账户无法登陆的情况,资金也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宝能投资平台宣称属于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在其网站上明确罗列着营业执照、开户许可证、机构信用代码证等资质文件。但实际上,这只是一家皮包公司,所有证件均为伪造,其目的是借助宝能的名气来欺骗网友购买其理财产品。
网络金融诈骗日益高发,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怎样去识别网络金融诈骗呢?而当遇到类似事件时,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去应对呢?
对投资者提出以下建议:
网络投资理财平台有好有坏,各不相同。进入这个领域需要保持谨慎,不能抱有一夜暴富或者天上掉馅饼的想法。
选择投资时,要对理财投资平台的资质背景进行全面考察。需要查看其相关的资质文件,同时要关注平台的网络舆情,以此来了解该平台是否存在经营不善以及财政不佳等负面新闻。
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时,需要对其收益性和风险性进行客观分析。要判断其收益是否合理,不能轻信他人,不要购买综合回报超高的理财产品。
使用腾讯管家等安全防护软件来拦截钓鱼网站。要是不幸遭遇被骗的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进行报警,同时还可以向腾讯举报受理中心(110.qq.com)进行举报。
内容来源于防骗大数据(FPData),并且是综合了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的相关内容,特此表示感谢!
编辑校对:白茂生、花魁、不知火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