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穿越生命的能量:翼城南梁山区翅果油树的坚韧与触动
邂逅穿越生命的能量
第一次来到翼城南梁山区,沿着新修的革命路一直走到尽头。下车后,狂风猛地卷住衣襟,暗云沉沉地压在群山之上。我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寒颤。然而,很快我就感到有些不好意思了。在不远处的山体坡地处,生长着许多幼苗,它们矮小、纤细,独树的枝干在风中无序地舞动着。因为就在一个小时前,我刚刚目睹了幼树被风拦腰折断的景象,所以再看到这些幼苗被风摧残的样子,真的很担心它们会被折断或者被拦腰拔起。走近一看,枝干显得很柔韧,还能随风舞动。枝上有一小朵一小朵由叶片围成的叶花,它们兀自挺立着,丝毫不受风的影响。那一瞬间,我的心被触动了。我向来对植物叶形比较迷糊,然而就在那一刻,翅果油树的叶形却清晰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也许是冥冥之中某种力量的牵引,在那一天返回之后,晚上的作业我写了《看山川沟壑,念沧海桑田》。至于当时为什么会写“沧海桑田”,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只是翅果油树是骗局吗,我第二次来到南梁山区那个叫斜口庙的地方,看到了翅果油种植基地的界碑,也听到了翅果油树的故事。在心中浮现沧海桑田的那一刻,我心中感到愉悦,为偶遇的幸运,也为巧合的美妙。
翅果油树在一亿四千万年前,也就是恐龙主宰的时代就已经存在。它经历了第三冰川纪,那时恐龙已经灭绝。之后又历经了第四冰川纪,冰川逐渐消融。“汤汤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地球在数次生命的巨大灾难中发生了变迁,沧海变成了桑田,变得面目全非,无数的物种都灭绝成了尘埃。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翅果油树竟然一直留存到了现在,让我们还有机会能够近距离地观察那源自远古的生命。
这个世界确实很奇妙。生命的奇迹会在何处发生,实在难以预估。被激发的好奇心促使我对翅果油的世界进行了一番探寻。
查阅资料得知,翅果油树属于暖温带落叶乔木。1899 年,法国植物学家格德游历中国,在山西和陕西交界处首次发现了它。由于格德的宣告,翅果油树才为世界所知晓。这位法国植物学家的这次神奇偶遇,开启了属于翅果油树的现代研究史。专家们发现,翅果油树是残存下来的。它属于中国特有的古生物植物,是世界濒危植物。如今,全球仅在中国吕梁山南端和中条山西端一带存有。1966 年,中国农林科学院确定其为该树的中文学名。1970 年,翅果油树首次被列入《中国树木志》,之后又被列为国家级保护物种。1991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作出认定。该认定表明翅果油树属于世界濒危植物。同时,翅果油树在中国是珍稀的,并且在世界范围内是唯一的。
翅果油树的生命力与小壁虎的尾巴相似,其生命力无疑是强劲的。用刀砍翅果油树是砍不死的,它被刀砍后的切面不会因受伤而枯萎,反而会从切面上长出新的翅果枝条,这是大自然复制生命的又一神奇现象。乡宁县云丘山存活了 600 余年的翅果树,便是“刀砍不死,雷劈不倒”的活体记录。目前有记载表明,翼城存活的翅果油树中,寿命最长的那棵树,其树龄已经达到了 1000 年,然而它仍然能够开花结果。
翅果油树属于耐寒树种,其生长发育的平均温度约为 12℃。然而,它即便处于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的环境中,也能够存活下来。一年生的幼苗在积雪覆盖的冬季不会被冻死,并且随着树龄的不断增加,其抗寒能力会逐步增强。
翅果油树对瘠薄土地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它也是耐旱的树种。翅果油树喜欢土层深厚肥沃的沙壤土,然而它对瘠薄土地的耐受能力却很强。如果连续六个月不降雨且不灌水,翅果油树依然能够照常开花结果。但要是翅果油树的幼苗在移栽后 48 小时内持续被水渍,幼苗就会死亡。
翅果油树的抗病虫害能力较为突出。据悉,在大面积传染病肆虐并造成危害之时,有翅果油树存在的地方大多都成功地躲过了。并且还有当地人长期饮用翅果油花蜜,食用翅果油,从而身体康健、长寿的实例。
翅果油树的这些特性是如何实现的呢?主要有以下三点。其一,翅果油树的根系较为发达,一个月大的幼苗就能够长出侧根。其二,一般情况下,侧根要长到约 20 米时,会以与主根成 40 - 60 º角的方向向下生长。其三,侧根会逐渐与主根平行。2 年生苗的根系多数分布在土壤的 20 至 60 米深处。主根以及较大侧根的最大深度能够达到 60 至 100 米。侧根较为集中地分布在土壤的浅层。通常情况下,一株翅果油树地下根系的长度能够达到地上树高的 3 倍。二是翅果油树的根蘖形成能力极强,它们会一丛丛、一簇簇地抱团生长翅果油树是骗局吗,数量越来越多,分布也越来越密实,在海拔 800 到 1500 米的区域形成了一道生态“保卫带”,起到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以及改善土壤的作用。三是翅果油树的叶子,重点不在于叶形美观,而在于其叶子的形态结构。翅果油树叶的表皮上有大量的气孔和茸毛,这些气孔和茸毛能够反射阳光,从而降低温度以及叶子内的水分蒸腾。
了解到此处后,翅果油树种存续一亿四千年的神话似乎不再存在。我们能够大胆进行猜测,在第四冰川纪时期,冰雪逐渐消融,“鸿水”飞来,秦岭—龙门—吕梁山以北的地域,无论是丘陵、沃野、平原还是高地,都完全被淹没。黄土高原在洪水的拍打和冲刷之下,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面临着崩溃消融的局面。当水线上涨至海拔六七百米时,一个奇迹出现了。祖祖辈辈扎根在这里的翅果油树嗅到了潮湿的气息,也感受到了夺命水患的威胁。于是,它们果断地发出了根系总动员令。令一出,那些长短不一、粗细各异、深浅不同的翅果树根,就像疯了一样联结起来,沿着洪水侵袭的一侧,紧密地编入黄土层中。坚守时,浸泡太久的根系开始出现溃烂的情况,一批又一批幼树相继死去,一层又一层的小树根彻底融入黄土。然而,它们并未放弃,再次进行舍弃,枝干逐渐萎缩、碳化,树叶紧紧蜷缩,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根系中,无论是完好的部位,还是断裂处、残根处,新的生命都在持续地萌发着、抗争着。死亡不断,新生争分夺秒,接着又是死亡,然后又是新生,最终等到了漫长的水患开始逐渐消退。
存续下来的物种总有属于它的独特之处。
这就是生命的力量。
但翅果油树叶具有独特的个性且坚守着原则。倘若海拔发生了变化,土壤遭受了污染,在其附近……
这种植物若被清除,翅果油树不会拒绝存活。它依然会郁郁葱葱,会依季节开花,会通过根蘖进行再生。然而,它还会表现出顽皮的一面,会进行反抗,会任性地少结果或者干脆不结果。
翅果油树具有这样的个性。它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个性,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长久以来不被人们发现,进而导致它成为了濒临灭绝的树种。
近年,翅果油树的研究保护与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生态旅游的发生相结合,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相结合,翅果油的种植和开发才频繁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伴随着研究和开发,我们发现,翅果油树是木本油料植物,是密源植物,是木材用材树种,同时还是干旱地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优良树种,全身是宝。
翅果油树的树干是宝,其质地坚硬,纹理致密,色泽美观且耐腐蚀,可作为制作家具、木质艺术品等的好材料。翅果油树的树叶是宝。翅果油树的花果也是宝。翅果油树本身是含油木料,加工产出的生物柴油符合国际国内柴油标准,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山西和陕西黄土高原发展生物柴油植物的首选。
翅果油树的叶子是空气净化的能手。它对局部生态环境的维持和改善有很大功劳。叶子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可直接做饲料,能让喂养的家禽家畜肉质更鲜美且更有营养。翅果油树的叶子还能经过工艺加工制成茶叶和保健饮品。
翅果油树的花数量较多,散发着香气,花蜜的含量也很大,是非常好的早春蜜源。并且附近的村民都有着采蜜以及喝蜜的习惯。
翅果油树的果实被称为翅果,这是引起翅果油树广泛关注的功臣。翅果的种仁可以榨油食用。成品翅果油既是优质的食用油,又含有抗衰老、修复细胞的功能因子,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它还有很多非常稀有的有效成分,如维护血液、养护细胞、抑制癌细胞等,对疾病的预防治疗有明显效果。
这是我们所看到的翅果油树,它是一个“中国珍稀、世界唯一”的古老树种。当我们在科技研发的助力下,从微量元素的角度去充分挖掘翅果油树的现实价值,并且这种保护开发的动力更加强劲时,我意识到,这个树种至少不会悄然消逝。
但这样是不是就够了呢?
遗传的信息和传承的编码一直都充满着神秘。那些不生不灭的东西,并非是当下实用且有价值的东西所能完全包含的。翅果外形有八条棱,还被称作八卦果。有文章提及,在远古时代,人皇伏羲是在翅果的启发下,领悟到了八卦的卦图。不过,这一点无法考证。从一个很玄妙的角度表达了一种追索,这种追索既属于翅果油树,又不仅仅独属于它:一个生命族群是怎样在地球毁灭打击的记忆中独自存续下来的?翅果油树与黄土高原的海拔区位记录了怎样的进化取舍和涅槃?在科技的力量下,翅果油树暗合自然之道的个性将会走向何处?
其实没有答案。玄妙之处就在于没有答案。因为在求解的过程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一亿年岁月所给予的东西,见证了历经沧海桑田却依然保持着精髓的生命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