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非学科校外培训升温,仍存收费乱问题
新学期开始了,很多家长又开始思索给孩子报班的事情,各式各样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迅速变得火热起来。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了《关于规范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进行了系统的安排部署。北京晚报(ID:wxbjwb)的记者展开调查后发现,部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依然存在收费混乱等问题。
动辄上百课时包
一次可收近四万
近日,艺术、体育类培训机构曾经的冷清状况不复存在,重新变得活跃起来。在一家以美术教育为主的机构中,每间教室几乎都被坐得满满的。工作人员拿出一份 2023 年春季新生的收费价目表并介绍道,试听当天报名会有赠课,48 课时优惠后的价格是 16800 元,96 课时优惠后的价格是 28800 元,144 课时优惠后的价格是 39600 元。价目表上列有研学比赛专项课包,其价格在 3600 元到 8800 元之间,价格并不相同。
记者留意到,此次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意见》着重指出,培训机构不可以一次性收取费用,也不可以以充值、次卡等形式进行变相收取,并且收取费用的时间跨度需不超过 3 个月或 60 课时,同时不得超过 5000 元。然而,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那种动辄就有上百课时,一次收费达到万元的情况依然普遍存在。
一家篮球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现在推出的开学季活动是通过储值的方式来接收新学员。储值金额从 10000 元开始,同时还有 20000 元和 30000 元这两个档次可供选择。
一些机构提供短期小课包,同时又极力推销远超 5000 元的大课包。对比来看,小课包算下来的单价往往更高,这使家长处于两难的境地。
小米妈妈先拼了舞蹈课包,之后又和朋友拼了一份乒乓球课包。她觉得自己用一个课包的周期太长了,而且中间还担心会发生一些变故。同时,她觉得买小课包太贵了,感觉小课包好像就是专门用来衬托大课包的。
小米妈妈回忆北京声乐培训骗局,原本机构不同意共用一个课包。经过软磨硬泡,机构答应了。同时,机构设定了一个条件,必须购买店内最大的 120 课时才行。大课包价格近 1.5 万元,平均下来每人 7000 元出头。单独购买 60 课时的价格比这个课包贵 2000 元。算上停课、机构放假、孩子生病等情况,这个课包足足上了两年。我们拥有一张专门单独使用的游泳卡。还没等这张卡的课时全部用完,那个机构就已经跑路不见了。
这次的乒乓球课程,是 60 课时且收费上万元的大课包。工作人员称,机构的约课方式很灵活,只要孩子有时间就能约课。然而,小米妈妈觉得,这仅仅是机构在将收费时间跨度变得模糊不清。
师资水平不明晰
资质证书含金量有限
从业人员具备相应资质,通常是衡量培训机构是否正规的重要标准。不过,记者展开调查后发现北京声乐培训骗局,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师资水平高低不一,存在着好坏混杂的状况。
在一幢商业楼宇内,这里培训机构比较集中。某跆拳道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他们店内的教练,有的是从省队退役的运动员,有的是在体校学习跆拳道专业然后毕业的。不过,对于这些教练退役或者毕业后,是否考取了相关证书,他并不是特别清楚。
一家面向 4 岁以上儿童的围棋馆门口,有位家长指了指墙上老师介绍里的“业余三段”“业余五段”,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这算是证书吗?我们确实不懂。”她坦承,实际上她的老伴也会下围棋,然而却没法给孩子讲解,孩子也不愿意听。“带孩子来这儿试课,只要孩子能接受,价钱别太昂贵就可以了。”对于老师的院校出身以及专业资质等情况,她并不了解,也没有特意去留意。
方女士经营着一家小型艺术机构,她透露这里没有全职老师,而是长期合作的兼职大学生。这些兼职大学生来上一次课,就会按照时长获得一次费用。然而,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符合规定的。此次印发的《意见》规定,在师资条件这一方面,所聘请的从事培训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体育方面的职业(专业)能力,或者具备文化艺术方面的职业(专业)能力,又或者具备科技方面的职业(专业)能力(具体由省级以上主管部门明确);同时,这些人员还必须具有相应类别的教师资格证。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在体育类培训方面,此前印发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此规范要求,课外体育培训主体的执教人员需持有体育教练员职称证书,或者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亦或是至少一种其他相关证书。第十三条明确规定,课外体育培训主体应将执教人员的姓名、照片以及资质证书编号等信息进行公示。
记者调查得知,存在一些培训机构依照要求把执教人员的信息进行了公示。在某轮滑馆内,能够看到好几张中国轮滑等级教练员证。据持有证书的员工讲,证书的考取门槛不是很高,通常参加 3 天或者 4 天的培训就能够通过。
各类考级泛滥
模式化作品盛行
现在学习任何东西都需要考级。一到寒暑假,基本上就围绕着考级而忙碌。程蕊的女儿今年 9 岁,从小开始学习钢琴、舞蹈和美术。她多次参加了各类考级。她并没有打算让孩子走专业道路。但是如果不参加考级,就会有压力。因为班上其他孩子都能够拿出一摞证书,老师也总是劝说让孩子参加考级。
楼梯转角处,有一张大红色的喜报,喜报上赫然列出了通过考级的学员名单。
六岁孩子能够学习儿童画,每周安排一次课程。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可以开始参加考级。之后差不多也是每半年进行一次考级。在小学阶段,就能够拿到最高级别的考级证书。这对小升初是很有帮助的。工作人员称,该机构本身就可以作为考点。并且考级不一定都需要现场作画,一般提交作品就可以了。老师还可以给予辅导,通过率在 95%以上。
在音乐类培训领域,考级是很重要的部分。小雪作为经历过的人,对考级有很多怨言。“有些琴行或者机构为了让考级通过率提高,就一直反复地只让练习那几首考级曲目,其他的都不管,这完全是应试的思维方式。”在经历着十分煎熬的考级过程时,小雪原本对小提琴的兴趣已经消失殆尽了。
这些年,考级在日益泛滥。与此同时,有关考级的争议也一直没有停歇。拿美术来说,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协副主席宋亚平曾在全国两会中提交了相关建议。她提出,各种儿童美术考级泛滥成灾,一些考级点不具备评价的资质,并且标准越来越低,致使现在模式化的作品非常盛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印发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严格招生工作纪律,不能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结果与大中小学招生入学相挂钩。同时,要规范并减少面向中小学生的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类考级活动,各类考级和竞赛的等级、名次、证书等,除有特别规定外,不能作为体育艺术科技特长测评以及招生入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