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家庭用电谣言:是谁悄悄偷走你家电费?
谁悄悄偷走了你家的电费?这些谣言你一定听过!
前几天,我妈给我发了一条微信,内容是:“儿子,听说智能电表被供电公司进行了某种操作,是专门用来多收取电费的,你回来查看一下咱家的电表走得是不是特别快?”
说实话,这个月已经有第三位亲友向我询问类似的问题了。我从事电力行业已经十余年,身为一名工程师,每当在家族群、朋友圈看到这类谣言迅速传播时,我都感到既好笑又无奈。
电力谣言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
我认为,一方面是人们对那种看不见且摸不着的电力知识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更是因为电费与每个家庭的钱袋子直接相关,所以容易引发防范意识。
今天,我借这个机会,要和大家聊一聊关于家庭用电的那些谣言。我希望这样能帮你省去一些不必要的担忧,同时也能让你避免可能被骗的钱财。
我先说一个让我哭笑不得的谣言,那就是【智能电表被暗中加速】。这个谣言的历史至少有十五年了!每当冬季进入用电高峰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说“供电公司在年底要完成任务,悄悄地把电表调快了”。
老实说,作为专业人士,我得告诉你,这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说法。智能电表从制造出来到被安装智能节电器骗局,需要经历至少三道严格的检验程序。一是制造厂家进行出厂检验,二是供电企业进行检定,三是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抽检。只要在任何一个环节中不合格,这块电表就不能进入市场。
为什么换了智能电表之后,有些家庭会觉得电费增多了呢?我来给你揭开其中的真相:
旧机械表因为磨损老化,长期使用后就会走得慢。换新表后,它能恢复正常计量,这样自然就会让人感觉变快了。
智能电表的灵敏度比机械表高。它能够精确地捕捉到小电流。同时,家电的待机功耗也能够被它准确地计量。
换表时间往往恰好是家庭用电习惯或电器数量发生变化的时候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个亲身经历。
去年我姐家换了智能电表后,电费确实上涨了不少。
我特意上门去查看。我发现,原来是她家新增加了两台尺寸特别大的电视,还有一台能保持恒温的热水器。并且,这台热水器一直处于 24 小时通电的状态。
这才是电费暴涨的真凶。
【一度电到底能用多久】也是个被误解的问题。
朋友常说“电表上的灯闪一下就是一度电”,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实际上,大多数家用电表要达到用一度电的程度,其脉冲灯需要闪烁上千次。
按照常见的 1600 脉冲/度的标准来看,灯闪一下所耗费的电量约为 0.000625 度。两者之间的差距远远不止千倍。
我做过一个实验,是在一个社区讲座上进行的。我让大家来猜一猜,一台普通台灯在一小时内会消耗多少电量。
答案是0.05度左右,也就是开20小时才用一度电。
而手机充满一次电,大约只用0.01度。
但空调就不同了,夏天开一晚上轻松“吃掉”七八度电。
接着来讲讲另一个令我烦恼的谣言,那就是【空调温度越低越费电】。有很多人觉得空调设定的温度越低就越费电,例如 26℃比 18℃要省电。
这个观点只对一半!
真相是:空调在达到设定温度之后会自动停止运行。能效的情况取决于运行时间,而非温度的具体数值。
炎热的夏天里,设定为 18℃的话,就意味着空调或许永远都无法达到这个目标,并且会一直持续满负荷地运转;而设定为 26℃的话,就可能会很快达到目标,之后进入节能模式。
在春秋季节,室外温度接近 20℃。此时设定 18℃智能节电器骗局,反而可能更快达到设定温度,并且更省电。
4. 通常这个温度比室外温度低 8℃左右比较适宜。
说实话,让我最为气愤的是那些所谓的“节电神器”骗局。市面上存在着许多宣称“省电 30%”的小盒子。这些小盒子的售价各不相同,从几十元到几百元都有。我的一位同事轻信了这些,购买了一个并插在家里。然而,结果却令人失望,不但没有达到省电的效果,之后还引发了电路短路的问题。
我作为电力工程师,可以肯定地告诉你:这些被称作“节电器”的东西基本都是骗局。它们的内部,要么是几个电容和电阻,要么就是一个有着花哨外壳且带有 LED 灯的装置。别说是能省电 30%了,能不增加能耗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我们家最有效的“节电神器”实际上是一张表格。我和妻子会用这张表格记录每周的用电量,接着找出用电量的异常波动,然后分析产生这些波动的原因。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发现是冰箱门密封条老化使得电费增加了,于是及时进行了更换,之后每月能省下大概 30 元的电费。
家中电费出现异常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电表有问题”。然而,依据我多年的经验来看,电费异常 90%是由以下这些原因所导致的:
【季节性用电变化】夏冬两季用电高峰,电费自然增加
【家电老化漏电】尤其是冰箱、热水器等大功率电器
【用电习惯改变】新增家电或使用频率变化
【电路老化或短路】墙内线路问题往往被忽视
【电表损坏】确实有可能,但概率最低
最离谱的谣言就是“电费随便涨”。每当电费有调整的时候,总会有人讲“又被偷偷涨价了”。实际上,电价的调整是严格依照国家规定来进行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提前进行公告,并且在多数地区,居民用电价格多年来几乎都没有出现大幅的变动。
老实说,每次看到各种写着“省电窍门”的文章,我都忍俊不禁。像“夜间充电会更省电”这类说法,还有“电器定期通电会更省电”等等,这些大多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真正有效的省电方法其实很简单:
选择能效等级高的电器
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冰箱散热器
关闭不用电器的待机状态
合理使用定时功能
我家的空调会每周进行一次滤网的定期清洗。每个月的电费至少能够节省 50 元。这要比那些所谓的“节电神器”实用得多呢!
接近尾声时,我想说最令我担忧的一个谣言——【新电表不准】。
每次遇到这样的质疑时,我都会给大家推荐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先把家中所有的电器都关闭掉,接着只打开一个功率是已知的电灯,例如 100W 的电灯,然后观察这盏电灯亮一小时后电表的变化情况。
如果接近0.1度,说明电表计量准确。
如果有疑问,那么可以拨打供电公司的客服热线来申请检测。并且这项服务一般是免费的。
用电与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希望我的分享能够让你更加敏锐地辨别,不会被谣言所迷惑。你的家中是否曾经有过电费突然增加的情况呢?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欢迎你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用,那就不要忘记把它转发给你的家人和朋友。尤其要转发给那些容易相信“电表被调快”这类说法的长辈们。帮助身边的人去辨别谣言,这是我们应该尽到的责任。
下周我要分享“家庭用电安全死角”。你最关心哪方面的用电问题呢?不知道你是否清楚。如果你清楚的话,就留言告诉我吧。我会在后续的文章中把这些问题一一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