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5893字,阅读需29分钟
  • 106
  • 0

西南商交所遭疑骗投资,193人维权群超160人受损达4200万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3月31日 13:10,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据叶檀介绍,根据以往的诈骗案例,这类交易平台背后往往有价格控制系统,刚开始平台会让投资人赚些钱尝到甜头,之后会利用投资人的“贪婪”,不断的吸引其继续投资,直至全部榨干。“投资人自己也有一定的责任,这种骗局并不难识破,很多人是太贪婪,被一夜暴富的梦害了。我认为银行为西南商交所的诈骗行为充当帮凶。

西南商交所的人曾冒充投资人,加入到群里打探情况,因此后来管理变得严格了。群主杨先生这样说道。

发稿前,维权群的成员有 193 名。其中有投资原油及沥青的投资人,且这些投资人愿意实名向记者介绍损失情况的超过 160 人。他们涉及的金额高达 4200 余万元。这些投资人分布在北京、上海、广东、四川、湖南、湖北等 20 余个省(直辖市)。

北京时间记者观察一周多后发现,该群十分活跃。每天都有众多投资人倾诉自己“悲惨”的遭遇,还会分享维权经验。同时,有不少投资人转发电信诈骗案的报道以及期货现货监管部门发布的最新消息等。群里有的投资人因投资原油而倾家荡产,有的因投资失败而离婚,还有的喝药自杀未遂。

不少投资人发觉自己被骗后选择了报警,还有一些投资人到法院起诉西南商交所。目前的情况是,有 12 名投资人收到了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同时有 16 名投资人收到了法院出具的案件受理通知书。另外,有一部分投资人称,当地派出所以证据不足等原因拒绝为他们立案。

涉事平台被认定违规

多名投资人表示,石油以及沥青均属于国家专营专控的危化产品。这类产品涉及环保、消防、安监等多个部门,需要具备“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然而,西南商交所并不具备原油、沥青的交易资质,却通过夸大收益的方式诱骗投资者参与原油现货交易。

为查证该说法,北京时间记者进行查询。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他们发现西南商交所于 2014 年 1 月 8 日在贵阳市修文县注册成立。修文县工商局核准了其经营范围,其中包括销售煤炭、钢材、建材、金属材料等。

原油骗局很多人血本无归_原油套路_投资原油骗局揭秘

记者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对该平台的信息进行了查询,图中展示的是相关内容的截图。

然而,修文县工商局从未核准西南商交所经营原油、白银、沥青等。

2016 年 8 月到 10 月这段时间里,有多名投资人向商务部发送函件,申请进行信息公开。这些投资人都被告知,西南商交所不具备原油仓储以及销售经营的许可资质。

投资人向北京时间记者提供的资料表明,在 2016 年 1 月 8 日这一天,贵州省商务厅下发了《关于对西南商交所进行整改的通知》。通知要求西南商交所必须停止经营原油以及成品油相关业务,要立刻下线原油及成品油产品,不能开展期货以及类期货交易活动。对于因违规经营而造成的不良影响,需要立即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2016 年 1 月 11 日,西南商交所发布通告。通告表明,在 2016 年 1 月 30 日,原油的各个交易品种,在当天休市之后,正式停止交易并退市。

12 月 23 日,北京时间。记者登陆西南商交所的官方网站,结果发现无法找到原油以及成品油产品的宣传内容。并且多名投资人表示,之前在该官方网站上是有相关宣传的。

权威媒体另有报道,在 2015 年 10 月 21 日这一天,商务部召开了例行发布会。商务部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他们尚未批准任何一家交易市场去从事原油以及成品油的交易。

今年 7 月 19 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发布文件。文件强调未曾核发过原油、成品油的仓储、批发、销售经营批准证书。并且还附上了 137 家不具备资质的交易平台及会员单位名单。在这些名单中,不乏北商所、北油所、大交所、深油所等业内著名的现货交易市场。

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接受北京时间记者采访,她表示大量不具备资质的原油现货等交易平台存在,这反映出政府在监管方面存在漏洞。

我们现在的交易所的监管部门包含商务部、证监会以及银监会。并且,地方交易所是归地方所拥有的,在某些时候,地方为了能够吸引投资等目的,还会对经营类似平台的行为进行鼓励。由此可见,监管存在着很大的漏洞。

所谓“原油现货”实质是“伪期货”

多名投资人介绍称,西南商交所以加盟的方式发展了两三百家会员单位。这些会员单位会层层发展代理人与业务员。它们打着合法“现货”交易的幌子,借助手机短信群发、打电话以及利用 QQ、微信等社交软件的手段。它们藏身于各类投资理财、股票、交友等交流群中。还会在 QQ 空间、微信里不断展示高大上的生活,发送盈利截图,以此引诱他人参与伪期货交易。

贵州的投资人张先生表示,为何要说其是伪期货呢?西南商交所上架的原油等多个交易品种,实行的是 T+0 制度,也就是交易能够在当天买入当天卖出,并且这些交易没有实物交割。

这些交易模式不符合现货的交易要求。这些交易模式具有期货的本质特征。西南商交所从未获得证监部门的期货交易资质。张先生表示。

叶檀认同张先生的说法。她指出,只要无法进行实物交割投资原油骗局揭秘,那就不是现货。西南商交所进行的炒原油行为,其实质是借着现货交易的名义来开展电子期货交易。这种行为不符合国家的规定,属于非法经营。

2011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 切实防范金融风险的决定》。叶檀介绍称,此决定明确指出,不能将权益按照标准化交易单位持续挂牌交易,并且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者卖出后买入同一交易品种的时间间隔都不得少于 5 个交易日,也就是要满足 T+5 的规定。

也就是说,所有的证券化产品都要实行 T+5 交易。然而,市面上的很多交易所存在着违规的情况。叶檀表示。

北京时间记者查看西南商交所官方网站的企业资质,发现贵州省商务厅在 2014 年 11 月 14 日作出批复,同意西南商交所投入运营。同时特别强调需严格依照现货交易规程,不能介入期货运作。

投资人称被收取巨额手续费

多名投资人提供了一份《西南商交所原油标准合约》。此合约显示,在西南商交所炒原油时,每笔交易需支出的费用包括:双向(平台和会员单位)的交易手续费为万分之 16;按吨收取高额点差,点差即买价和卖价之间的固定差价;只要没有平仓,即未了结交易,就需每天向平台缴纳万分之 1 的过夜费。

使用了 50 倍的杠杆,手续费要乘以 50 倍。如此一来,仅在交易过程中,手续费和点差反复折腾几次,就能够使投资的金额变为零。大量的利润正是以这种方式流入了交易所和代理商的手中。贵州的张先生称,客户所承担的各种交易费用,几乎是上海期货交易所费用的 20 多倍。

原油套路_投资原油骗局揭秘_原油骗局很多人血本无归

(原油现货标准合约,注明手续费等收费标准。)

如果代理商恶意操纵,并且故意喊反单投资原油骗局揭秘,还频繁要求用户买进和卖出,那么投资者就会瞬间损失掉全部投资金额。张先生表示。

北京的罗先生表明,他投入了 38 万元。交易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仅仅是手续费和点差这两项,就被扣除了 8.8 万元。

山东章先生向北京时间记者提供的交易记录表明,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依据曹昕的指导,他买进和卖出石油现货的次数总计达到 367 次。平均下来,每个工作日他会买进或卖出 8.3 次。并且,他总共收取的手续费和延期费约为 157 万余元。

这样的手续费收取比例和交易频率是否合理?

叶檀认为这是一个从头到尾的骗局。对于此情况,无法进行合理评价,只能指出手续费比正规市场要高很多。

叶檀介绍说,以往的诈骗案例表明,这类交易平台背后通常存在价格控制系统。起初,平台会让投资人赚取一些钱财,让他们尝到甜头。接着,会利用投资人的“贪婪”心理,不断吸引他们继续投资。最后,会一直持续到把投资人的钱财全部榨干。

投资人自身存在一定责任,这种骗局并非难以识破。许多人过于贪婪,被一夜暴富的梦想所害。叶檀建议投资人在买卖期货时,应选择国家批准的四大交易商。

投资人认为银行是“帮凶”

多名投资人称,西南商交所在进行宣传推广时着重指出其与银行开展的是第三方托管业务。然而实际上,客户的钱款全部径直进入了西南商交所的对公账户,这就导致资金安全完全无法得到保障。

张先生提供给北京时间记者的客户建行签约、入金流程图呈现出这样的情况:投资人能够登陆中国建设银行的个人网上银行,接着在“缴费支付”这一栏当中选择“E 商贸通”,之后进入该页面再选择“在线签约”,依照相应步骤进行操作,如此一来就可以注册西南商交所的账户并且完成入金。

原油骗局很多人血本无归_投资原油骗局揭秘_原油套路

这一系列操作过后,正常人都会觉得平台与银行有深入合作,有建行这样的第三方监管,交易应该会更可靠。然而,当我打印账单时却发现,钱都直接进到了西南商交所的对公账户。我认为银行在西南商交所的诈骗行为中充当了帮凶。张先生表示。

罗先生称,他在西南商交所开通交易账号后,能够把交易账号直接与农行银行卡进行绑定,借助平台所提供的手机软件,便可完成出入金的对接事宜。

罗先生将银行卡的开户行诉至法院,要求其承担连带责任。然而,被告银行在法庭上表明,罗先生从未与该行签订过任何合作协议,涉案的资金支付结算服务也不是由被告银行提供的。所以,被告银行并非适格被告,不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记者经查阅资料得知,2011 年 11 月 11 日时,国务院办公厅下发文件。2012 年 7 月 12 日,国务院办公厅又下发文件。文件明确指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不能为违法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提供承销等一系列服务。已提供相关服务的金融机构,需及时开展自查自清工作,并做好善后事宜。

公开资料表明,在 2011 年 9 月,中国建设银行推出了一个名为“企业级电子商务支付服务”的系统,其简称是“E 商贸通”。建设银行借助电子支付渠道,为大型商贸电子交易市场以及该市场所属的中小企业会员客户,提供了包括电子商务资金结算、清算、托管以及信贷资金监管等在内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E商贸通”出现多个违法交易机构。

对此,叶檀指出,银行并非监管部门,所以较难去审核合作机构是否具备资质。然而,银行肩负着维护金融安全的职责,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银行以赚钱为目的,企业只要持有营业执照等,银行就会提供电子支付服务。若出现问题,银行会声称自己也是被骗者。实际上,银行能够依据交易单数、交易额等对平台的风险进行评判,然而他们并未这么做。

叶檀认为,建设银行的网站中出现了相应商户的名称与链接。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起到了为该商户增信的作用。倘若商户的信誉存在问题,那么银行最为根本的信誉也会受到损害。而这与银行一直以来所贯彻执行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指引》是相互违背的。

平台称已停止原油现货交易

原油骗局很多人血本无归_原油套路_投资原油骗局揭秘

(图为西南商交所网站。)

12 月 23 日,记者登陆了投资人提供的西南商交所的官网。接着,记者拨打了热线电话,被告知网址已经更换了。

有两个网站都是西南商交所的,之前的那个网站主要做原油现货等业务,现在已经停止了现货业务,正在进行资金结算等收尾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完成后就会关闭该网站。接听电话的一位女工作人员称,目前西南商交所只开展茶品、藏品等业务,并且这种业务类似于现货业务。

对方表示此前销售的原油产品是现货,然而实际上并没有实物可以进行交割。

为什么停止原油现货等业务呢?工作人员否认自身没有资质,他们称是因为公司有了新的发展规划。

这位工作人员称,西南商交所作为平台不会参与任何交易。如果想要进行投资,需要联系与之合作的会员单位。我们的会员单位数量很多,与会员单位取得联系后,凭借他们的机构服务代码,就可以登陆平台进行交易。平台不会提供一对一的“指导老师”,如果有需要,可以向会员单位进行咨询。

该工作人员还透露,当下,平台上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网银和手机银行来进行支付的,有银行充当第三方进行监管。“钱款首先会进入银行账户,在结算的时候再经由银行转交给用户或者平台,所以交易是非常安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平台已经不再与建行的“E 商贸通”开展合作,不过与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存在类似的合作。

律师表示平台应承担责任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的律师韩骁向北京时间记者表示,依据我国刑法第 225 条的规定,倘若没有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批准,就去非法经营证券、期货或者保险业务,那么就涉嫌构成非法经营罪。

刑法 266 条规定,存在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情况。通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来实施骗取行为。这种骗取行为是针对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实施这样的行为就构成诈骗罪。一般而言,诈骗公私财物达到 3000 元时,就可以对其进行立案。

韩骁觉得,西南商交所不具备从事石油期货交易的相关资质,自身存在不合法的情况,涉嫌非法经营罪。其次,那些所谓的“分析师”多次让投资者“反单”,以此隐瞒真相,致使大批投资者的资金大量受损,具有诈骗的性质,并且金额较大,涉嫌诈骗罪。

平台整改之后,应当对之前违法从事石油期货行为给客户带来的损失承担相应法律责任。韩骁建议投资人若遇到此种情况,需携带身份证以及相关证据,前往当地的警察机关进行报案。

专家称证据不好提供维权难

中国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针对此事认为,国外有相关经验。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在销售金融商品或提供金融服务时,若交易相对方不是专业投资人,而是在相关交易信息和知识能力方面处于劣势的自然人,那么这类交易相对方属于金融消费者,应受现行《消法》保护,金融机构也需依据《消法》第 28 条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金融机构若以格式条款来披露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信息,就必须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留意,并且要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说明。

金融机构若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那么投资本身存在风险,消费者就应当对自身的损失负责;金融机构若未按照法律规定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就应该对消费者所造成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责任。陈音江称。

近来,消费者网接到了许多关于炒现货、炒原油的投诉。这类投诉中,消费者通常是在网上进行操作,与交易服务提供方大多没有直接的接触。当消费者的财产受到损失或者遭遇欺骗时,一般很难拿出有效的证据。因此,维权的结果往往不能让人满意。

陈音江呼吁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要严厉打击专门骗人的黑平台。在营造健康安全金融消费环境的同时,他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遇到炒现货、炒原油等高回报投资诱惑时,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如果没有一定专业知识,最好不要轻易进行投资,不然很可能会掉进陷阱。

原油现货案诈骗屡次发生

今年 9 月,有媒体报道称一个电信网络诈骗团伙在广州黄埔、白云区以及深圳市龙华区设置据点。他们以炒卖原油现货期货交易为借口,吸收会员,对涨跌进行操控,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诈骗。湖南警方成功侦破了该案件,并且跨省将 132 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初步查明涉案资金超过 1300 万元。

今年 10 月,合肥警方成功捣毁一个伪造的虚假平台。这个平台名为安徽丰泰银大宗商品回购平台,以交易白银、原油、沥青等现货作为伪装,实施诈骗行为。警方将这个犯罪团伙一网打尽,48 名团伙成员全部落网,涉案金额高达 3000 多万元。其中,徐某、陈某等 25 人已被检察院批准逮捕,其他犯罪嫌疑人也分别被采取了刑事拘留、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查中。

今年 10 月底,温州乐清警方成功破获了一起案件。这是一起系列网络虚拟投资诈骗案件。警方捣毁了一个诈骗团伙。这个诈骗团伙是以投资原油、现货等为名进行诈骗的。警方抓获了 15 名诈骗对象。涉案金额达到了上千万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