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和藏历新年期间如何防范骗术与火灾?甘孜镇派出所开展防火防盗防骗宣传活动
春节、藏历新年将近
不法分子的“手头又紧了”!
随之
花样百出的骗术又要“粉墨登场”
“飞檐走壁”的蒙面大盗也开始行动
此外
这热热闹闹节日里
用火还得细心点儿、仔细点儿
1 月 17 日,为使甘孜县农牧群众的“防火防盗防骗”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甘孜镇派出所特意在人员流动密集的地方开展相关的防范宣传活动。
活动中,民警发放宣传资料,向广大群众普及知识;民警播放广播,向广大群众普及知识;民警悬挂横幅,向广大群众普及知识;民警解答提问,向广大群众普及知识。通过这些方式,向广大群众普及防火、防盗、防诈骗知识防火防盗防骗,以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营造出警民齐心共同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环境的良好局面。
一、防骗篇
选择正规贷款机构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个人资质有“硬伤”,就不能想着用不正当手段去获取贷款,要小心反而会得不偿失。正规贷款都有审批流程,立即放款存在很大风险,大家需保持足够理智,别一着急就被别人牵着走。贷款无门槛、贷前乱收费、迟迟不放款这三种情况是常见的贷款诈骗套路。获取这样的贷款信息不管通过何种途径,都不能盲目去相信。不能把个人信息透露给他人,也不能事先转款去寻求贷款。
网上刷单类诈骗分子首先给应聘者一两个小额刷单任务,然后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这样做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以充分赢得应聘者的信任。接着,诈骗分子会逐渐增加刷单的金额和数量,并且会利用各种系统问题以及网络问题等理由,诱骗应聘者继续加大投入本金,进而骗取钱财。网上刷单本身属于非法行为。它既破坏了诚信体系,又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同时,还可能构成违法行为。在远离刷单行为并寻找兼职工作时,一定要保持警惕。务必选择正规的网络兼职平台,这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
诈骗分子拨打手机或固定电话。他们冒充亲属朋友,借口生病、遭到绑架、出车祸或嫖娼被抓需要缴纳罚款,要求事主汇款。或者他们以老师、院长、老板、领导等身份,以有事急需为由向事主“借钱”,以此进行诈骗。要做到“四不”原则,即不听、不信、不转帐、不汇款。要及时通过正规渠道核实获知信息的真伪,以此防止上当受骗。在没有确定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不要轻易答应对方的要求,也不要轻易当“好心人”。
诈骗分子冒充公检法等单位工作人员及部门电话,利用事主电话欠费等借口诱骗事主回电咨询防火防盗防骗,还以查收法院传票等为由诱骗事主点击钓鱼网站链接,同时要求事主汇款或盗取事主银行账户信息来实施诈骗,这类诈骗包括公检法、电信、银行来电类诈骗。公检法单位不会通过电话直接办案,不会通过网站办理任何法律手续,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不要按照所谓客服电话的要求去操作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等金融软件进行转账、汇款等业务,也不要轻易把自己的个人信息透露出去。
二、防火篇
新年临近,正值三九天。一方面,快到新年,许多群众会为去世亲人祭祀,少不了烧香烧纸钱,祭祀完毕后务必留意香和纸钱是否仍在燃烧,以防引发火灾;另一方面,当下正值三九天,大家在家会打开电炉、烧火取暖,离开家前要关闭电源、熄灭炉火。
三、防盗篇
室内人员外出时需锁好门窗。住在楼层较低的群众应当安装防护栏。睡前要把门窗锁好,并且将贵重物品锁入抽屉,以防被人“钓鱼”钩走。
外出时要注意防盗:如果有贵重物品需要贴身携带,那么应该系好衣扣,把背包拉链拉好,确保这些物品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防止被扒窃;千万不要随意放置自己的物品,不然容易造成遗失;可以把钱财分成两处放置,随时需要用的小额现金放在方便的外衣兜里,大额现金则放在贴身且隐秘的地方;驾驶机动车外出时,要把机动车停放在正规的停车场内,不要随处停放,乱停乱放不仅违法,还不安全(尤其是摩托车),尽量不要在汽车内放置钱包、手机等贵重物品,以防不法分子破窗盗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