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1894字,阅读需9分钟
  • 212
  • 0

河北屯镇中心幼儿园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提升幼儿防诈反诈意识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3月27日 09:10,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幼儿园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时刻保持警惕,严防电信诈骗,共同遏制此类犯罪行为,守护我们的美好生活和家庭财产安全。防拐防骗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各班教师利用讲故事,谈话活动等,全力提高幼儿知晓覆盖面,加大防拐防骗的宣传教育,开展防拐防骗安全课,让幼儿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主动参与防范。

防诈反诈

你我同行

图片

幼儿园防诈骗安全知识宣传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极为迅速。电信诈骗案件频繁发生,新型的诈骗手段不断涌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防诈骗安全教育已经是极为紧迫的事情。为了能够切实保障大家的财产安全,河北屯镇中心幼儿园温馨地提醒各位小朋友以及家长朋友们,大家一起去学习防诈骗的知识,从而提升“防诈反诈”的安全意识。保持警惕,严防电信诈骗。共同遏制犯罪行为,守护美好生活和家庭财产安全。

防骗知识 深入“童”心

防拐防骗意识需从娃娃开始抓起。各班教师通过讲故事以及开展谈话活动等方式,全力提升幼儿对防拐防骗知识的知晓范围。同时,加大对防拐防骗的宣传教育力度,开展防拐防骗安全课,以此让幼儿能够提升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主动参与到防范工作中。

图片

图片

电信诈骗我了解

什么是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指的是利用电话进行诈骗,通过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且非接触式的诈骗行为,从而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也包括利用网络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且非接触式的诈骗行为,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还包括利用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且非接触式的诈骗行为,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通常会通过冒充他人的方式来达到欺骗目的,也会仿冒各种合法的外衣和形式。比如冒充公检法人员,冒充商家公司厂家的工作人员,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等各类机构的工作人员。同时,还会伪造和冒充招工、刷单、贷款、手机定位等形式来实施诈骗。

常见的诈骗手段有哪些

网络刷单诈骗:有这样一种行为,它打着“网络兼职”的旗号,用返佣金当作诱饵,让你通过刷单的形式去完成任务。

图片

AI 换脸诈骗属于新型高科技诈骗手段。犯罪分子首先利用 AI 技术模拟出受骗人好友的面容和声音,接着通过视频电话的形式,让受骗人误以为视频面前能说会动的就是“好友本人”。受骗人往往会在放松警惕的情况下,很容易遭受诈骗。

图片

网络贷款诈骗行为:打着“零门槛”“无抵押”“当天放款”等旗号,以预付手续费、预交保证金、增加银行流水记录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汇款或者索要银行卡密码、手机验证码。

图片

冒充公检法进行诈骗的行为如下:凡是自称公检法机关,或者自称通信管理局、医保局的,以涉嫌严重违法犯罪且需要保密等为由,向你索要银行卡信息及密码、验证码,让你进行“资金清算”,或者让你直接把钱打到所谓的“安全账户”。

图片

冒充老师向家长索要“培训费”的诈骗行为是:凡是有自称老师通过 QQ 或微信,以培训、名额竞争为名义,让家长进行转账缴费的行为。

图片

电信诈骗我预防

要有反诈意识

接到类似要钱、转账的信息和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要有防诈意识。要牢记“不听、不信、不汇款”。对于诈骗分子的各种理由和诈骗手段,要保持谨慎,不要轻易相信和行动。

切忌贪小便宜

世上没有无需付出代价的好处,天上不会无端掉落财物。对于犯罪分子所实施的那种宣称中奖的诈骗、虚假地办理贷款或者利用信用卡进行套现的诈骗,以及虚假的致富信息转让诈骗,切不可轻易相信,必须要多多去了解情况幼儿园防骗安全教育,并且进行分析以识别其真假,防止自己遭受欺骗而蒙受损失。

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要对个人身份信息和账户信息加以保护。在不是必须的情形下,不能向陌生人提供诸如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之类的重要信息。

图片

图片

全民反诈齐参与

致家长的一封信

为防止电信网络诈骗,家长们需注意以下几点:若遇到类似情况,即接到有关孩子在外情况的陌生电话时,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切勿做出过激反应。应尽快与幼儿园、班级老师取得联系,及时核实陌生信息的真假。希望家长(监护人)配合做好以下教育工作:

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不要随意向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比如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密码等。也不要随意透露父母身份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信息。

接到陌生电话和短信后,一定要保持冷静。如果对方以恐吓你银行卡透支、涉嫌犯罪、家人亲戚朋友遇事等作为可疑情况时幼儿园防骗安全教育,你应当立即与家人联系并进行协商核实,也可以拨打 110 报警。

家长收到冠以幼儿园名义的陌生电话时不要轻易点开,收到陌生短信时不要轻易点开,收到陌生微信时不要轻易点开,收到陌生钉钉推送的收费信息时不要轻易点开,收到陌生二维码时不要轻易点开。务必先向幼儿园或班主任老师确认,不要轻信不明信息,更不要信谣、传谣。

幼儿园不会通过短信来推送教学链接。请关注幼儿园的公众号,以及班级群等这些渠道所发布的通知。

5.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当您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时,不要轻易相信。要是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千万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赶紧保存涉案的证据,并且及时去报案。我们都应该增强警惕性,防范各种诈骗行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