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视模式看互联网发展:原创内容与硬件差异化的未来趋势
只发原创好文,拒绝人云亦云!喜欢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
净化小强不是乐视的用户。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不知道乐视的话,似乎是挺难的。2003 年在韩国工作时,下班后某天晚上讨论新产业发展。有个同事看好乐视模式,认为以后硬件同质化会严重,只有内容创新才是发展差异化。现在回想,2003 年就有这样的视角,这位同事很厉害。这位有眼光的同事已在美国定居多年,现在还常与净化小强沟通,还说“川普是 Twitter 治国,你小强是微信做净化”。
之后是净化小强在帝都体制内创业的事情。他的创业被老板给灭掉了,随后团队也解散了。其中有几个人去乐视做硬件相关的系统了。
净化小强离开帝都后,辞职并转行去做净化了。他不再关注原来的所谓高科技和新模式,也听不到原来这些行业的八卦了。
真正的再关注乐视这件事,是在这几天。招商银行对乐视采取了行动,给乐视来了一下。反正现在的媒体很发达,银行与那些比较高调的企业家之间经常会发生激烈的争斗,就像狗打架一样,互相咬来咬去,最后弄得一身毛。
净化小强的企业及个人尚未达到能够与银行激烈对抗的程度,仅仅是随意浏览了一篇文章。
周六中午原本打算到家嫂家蹭饭,然而家嫂告知下午若没事就一起去山东大学的 MBA 班蹭课,因为人数不多。净化小强在晚上 18:00 约了卓辉光电的董事长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杨教授团队,恰好下午有空闲时间,所以便欣然前往。
MBA 课程形式之一是案例分析。这节课开始时乐视是庞氏骗局吗,老师分享了乐视的一篇文章,文章紧扣商业热点。由此可见,这个老师的选材是不错的。净化小强这才较为全面地了解了一些乐视的内容。
在自由讨论阶段,净化小强代表家嫂进行了发言。净化小强讲了三条内容,还讲了两个故事。
三点是:
MBA 课程的案例只是进行分析,并非对人进行评介。只需就事论事,若将其上升到道德层面,那就属于不道德的行为了。
任何创业者都怀揣着梦想。贾跃亭是这样,毛泽也是这样。如果没有梦想,就不可能成为创业者。
人只要还活着,就存在希望;不能因为暂时遭遇了失败就给人定性为不是英雄,史玉柱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两个故事:
中国电子领域有李东升和王东升。2003 年,李东升所在的 TCL 成功实现 MBO 并转型为私营企业,随后进行了欧洲收购以在国外发展。近年来,TCL 又高调回归国内市场。而 2003 年王东升的京东方 MBO 被新京报记者揭露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这引起了高层的重视,导致该行为戛然而止。
上世纪 90 年代的“巨大中华”四电讯企业中,巨龙有国有背景,大唐也有国有背景。中兴后来投到了政府的怀抱。只有华为在国外拼搏了几十年,历经生命与屈辱,如今似乎只有华为的知名度较高。
净化小强作为第三个发言者且是最后一个发言者,不知其是有代表性呢,还是因为人太丑,居然引起了老师的关注。课间时,老师邀请净化小强到山东大学的 MBA 班讲课,而净化小强只是“呵呵”而过。不管怎样,这堂蹭来的课,乐视事件引起了净化小强的关注。
今天看到《》以及类似的文章,净化小强心中涌起一种发自心底的悲哀。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作为创业者,净化小强能够理解贾跃亭的痛苦。说“独裁、一言堂”,试问哪个人能比创始人更爱自己的企业,甚至超过爱自己的孩子呢?又有谁能比创始人更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呢?说“独揽财政”,除了创始人,没人知晓企业的钱是怎么来的。在大家期盼发薪水的日子里,或许创始人正在为薪水的资金来源四处奔波、忍受屈辱,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去筹措。同为创业者,当别人遭遇困难时乐视是庞氏骗局吗,却拉黑、落井下石、说三道四。人无完人,别人的不幸并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幸福,若有,那也只是幸灾乐祸式的心理安慰罢了。记得有人称“社保是庞氏骗局”,还说“各类融资、P2P 是庞氏骗局”……如今“乐视又是庞氏骗局”了,于是,净化小强问道:谁不是庞氏骗局呢?
梦想在前方,路也在前方。前方究竟是什么,你不清楚,他不明白,我更是无从知晓。然而,谁能够坚持走下去,答案便会揭晓。或许你因为害怕而不敢前行,于是给了我一个馒头、一瓶水和一个工具,我便替你走下去。最终,我找到了一堆桃子,并将它们分给你。你获得了收益,大家都很高兴。倘若我不慎掉进坑里,那我就会成为你口中的“庞氏骗局”。
勾搭小编
原创累脑伤神,加点油,走的更远,感谢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