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737字,阅读需4分钟
  • 200
  • 0

广大群众 这四种类型求职类诈骗高发 请高度警惕!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5年1月24日 13:01,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央视网消息:最高人民检察院25日发布检察机关惩治求职诈骗犯罪情况,总结了求职类诈骗高发的四种类型,提示广大群众特别是求职人员需高度警惕并增强防范意识、识别能力。据了解,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人。此类诈骗高发的几种类型包括:

央视新闻:25日防骗能力测试,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惩治求职诈骗犯罪的意见,总结了求职诈骗高发的四类,建议广大群众特别是求职者必须高度警惕并增强他们的认识和识别能力。

据了解,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求职诈骗犯罪4708件。几种高发诈骗类型包括:

虚构招聘“精心做事”,骗取相关费用。发现一些求职诈骗犯罪已逐渐流程化、套路化:有的犯罪分子依靠劳务中介机构、互联网平台发布虚假招聘广告,夸大薪资福利,吸引受害人报名,骗取押金等金钱;地点、组织虚假招聘考试、办理虚假入境手续等,给受害人制造成功入境的假象,进而骗取介绍费、培训费、服装费等,整个流程“齐全”、“规范” ,与真实招募没有明显区别,受害者很难辨别真伪。

测试防骗能力的app_防骗能力测试_防骗测试题目

招聘人员打着“正规机构”的旗号,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一些犯罪团伙通过注册公司、写字楼、招收员工、缴纳医疗保险、社保等方式,将自己包装成合法经营的企业。随后,他们秘密从事诈骗、赌博、传销、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

防骗测试题目_测试防骗能力的app_防骗能力测试

编织“付费内推”谎言,虚构关系骗钱。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求职者谋求好工作防骗能力测试,在网络等平台发布广告,以“国企​​、央企在职”、“落户安置”为噱头,暗示可以解决就业、就业等问题。通过非正规渠道解决就业、安置等事宜,骗取群众钱财。

测试防骗能力的app_防骗能力测试_防骗测试题目

瞄准灵活就业群体,精准运用新就业形式。不法分子利用相对灵活的工作时间、地点和形式,借助短视频、社交软件等平台,精准投放兼职下单、游戏培训、APP推广测试等广告,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测试防骗能力的app_防骗测试题目_防骗能力测试

检察机关提醒,群众在求职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反诈骗意识,不轻信“高薪”等招聘信息,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不轻易交费。相关费用。如果存在虚假招聘、相关企业从事违法活动等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并保留证据,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