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曝光的招聘骗局,如今依旧在坑骗求职者
“一看就知道是打着招聘幌子的培训机构!”近日,李先生(化名)向12345公民热线曝光了一起招聘骗局。
虚假招聘骗局
翻出多年前被骗的经历
趁着“金三银四”招聘季,李先生在智联招聘平台应聘。一名自称“xx”的公司工作人员主动添加微信私聊招聘信息。 “我一加入微信,就收到了一份培训文件,因为我以前被骗过一次,所以我第一眼就觉得不对劲,”李先生说。
市民提供的聊天记录截图
该请求已发送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理。经核实,智联招聘表示,其并未与“××”公司合作,该公司也未在智联招聘上发布招聘要求。疑似虚假招聘骗局。
“我要把这个案子公开,让更多的求职者知道这种骗局!”随后李先生讲述了自己之前的经历。
三个月实习
负债3万元
李先生几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他在求职过程中屡屡受挫。这时,互联网公司A正好伸出了橄榄枝,愿意培养没有工作经验的人。经过三个月的实习期,他们就可以被分配到高薪工作。
“他们都是一对一谈的,说话也很谨慎,没有提到培训之类的话。该职位承诺的薪资非常丰厚,我当时就觉得值得。”李先生说。说。三个月的课程收费3万多元,非常适合初入社会的人。年轻人负担较重,但仍有一些求职者被“高薪”、“前景广阔”等词语冲昏了头脑,宁愿签上司提供的高息贷款合同。
三个月过去了,李先生发现培训大多是基础的人力资源公司招聘骗局,甚至不如大学课程。公司还要求学员自行找工作,但没能找到工作,他们就负债累累。
什么是从招聘到培训?
小编通过网络搜索发现,此类骗局早已曝光。招聘转培训,简称“招聘转培训”,是指以招聘为幌子,吸引求职者参加面试,然后逐步转化为实习生。
李先生总结了这两次经历,发现此类诈骗有以下共同点:
1. 联系积极,非常热情
2. 诱导培训及收取学费
3、说话要十分谨慎,不要轻易留下“受过训练”的痕迹
如何避免被“中招”
第一:仔细识别招聘信息
如果您看到符合以下条件的招聘信息,需要关注
1、职位详情包含“实习生、助理、学徒、无经验”等字样;
2、同一岗位招聘5人以上;
3、招聘公司名称中含有“教育”字样,且从事IT行业;
4、职位要求很少涉及技术,只提到“对编程感兴趣人力资源公司招聘骗局,非计算机专业也可以”等。
如果从招聘信息上看不出来,但看到面试地点招聘公司的墙上贴着“就业动态、实训基地”,那基本上就是培训机构。
第二:面对馅饼要小心
该求职职位符合“门槛低、薪资优”的标准,这显然违背了招聘常识。
注意“招聘”的变化
招聘转岗方案逐渐被大家发现后,一些培训机构又想出了一些“变种”骗局。例如,职场公众号平台不时发布职位空缺,给粉丝制造出可以推荐工作的假象,一步步吸引求职者,最终引导他们参加IT培训。
还有这些招聘骗局
骗局一:网上刷单打工
有的不法分子发布兼职招聘广告,打出“打响指就赚钱”、“高回报”、“快速获利”等噱头。受害人上钩后,再以“入职考核”、“绩效考核”等名义欺骗受害人,刷单实施诈骗。 “假订单”、“假信誉”本身就是商业违法行为,已被明确禁止。它们不是合法的兼职工作。
骗局二:网上“高薪”招聘
一些中介在网络上发布“高薪”招聘信息以吸引关注。很多招聘信息写得铺天盖地,薪资水平和福利都非常不错,让人看完后兴奋不已。当求职者在网上注册,去线下公司时,却发现薪资并不是公布信息中吹嘘的“高薪”。
骗局三:“见面付款”招聘骗局
以服装费、体检费等名义收钱或承诺支付押金后即可开始工作。求职者支付费用后,骗子要么找借口不安排工作,要么就离开大楼,从此杳无音信。
招聘单位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保证金、保证金、报名费等,均属违法行为。遇到此类情况的求职者应坚持拒绝将身份证、暂住证等证件交给招聘人员。
如果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
任何人都可以拨打12345公民热线投诉曝光情况。
希望你工作不累,工资加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