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2014字,阅读需10分钟
  • 202
  • 0

关于防骗论文 “职称代评”“花钱保过”坑骗了多少人?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12月31日 09:05,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关于防骗论文“职称代评需要吗?最终,高业伟的职称没评上,机构只退其3200元。“所谓的‘全程代评’‘全程代办’是弄虚作假,更不用说‘花钱保过’,显然违背职称评审相关规定。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对评审职称者的教育,不能企图通过购买职称代评服务,靠伪造、包装材料评聘职称,以防掉进虚假代评代办的陷阱。

有多少人被“职称评定”、“花钱保安全”欺骗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称申报审核“全程评价”“全程代理”涉嫌造假

阅读技巧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许多宣扬“专属渠道、保退保”、“破格申请、保通过”的职称机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指出,职称申报审核有规范程序关于防骗论文,所谓“全程评价”、“全程代理”涉嫌造假。

“有必要有职称评定机构吗?” “有必要发表论文吗?”前不久,一年一度的职称申报流程开始后,从事工程监理工作的高业伟就不断接到职称代理机构的销售电话。事情的由来是,他曾花8000元去某教育培训机构考核副高级职称,并留下了电话号码。最终,高业伟的职称没有被评定,机构只退还了他3200元。

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工作业绩、知识水平的评价和认定。它们也是加薪和晋升的重要依据。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宣扬“专属通道、可退保”、“破格申请、保通过”、“内部通道、快速通过”的职称机构。尽管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发布反舞弊提醒和专项整治,但仍有部分人想“走捷径”,成为诈骗对象。

该机构声称将“处理整个过程”并“付费以确保其通过”。

2023年3月,高业伟在百度搜索“专业职称评审”,找到了北京一家自称有6年评审经验的教育咨询机构。平时忙于奔波于工地,无暇准备申请材料,高业伟决定花钱代他做评估,“省事又省心”。

直到同年8月底,高业伟仍未找到自己的申请材料。该机构表示,如果审核不通过,可以通过专属渠道,并缴纳6000元“管理”费。高业伟愤怒地申请退款。该机构表示已签订协议,只能退还40%的费用。

防诈骗论文两千字_防骗论文1000字_关于防骗论文

记者打开多个社交媒体和搜索引擎,搜索“职称”,发现大量机构信息。

“不过退款有保障,学历都接受,中级职称证书8000元。” “正规渠道,走捷径上位,不打扰公共机构。” “评估最快两个月,分期付款,全程有协议保障”……这些机构声称,只要留下联系方式和申请信息,就可以帮助整理材料并提交申请。

还有一些账号发布视频,号称免费提供职称评审指导。记者注意到,在这些视频的评论区,不乏“有保障,有兴趣私聊”、“专属频道,但退款”等“营销促销”。

记者咨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获悉,职称申报和评审有规范的程序。在职人员只能通过单位账户申请。申请人所在单位应当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逐级报送。自由职业者申请职称评审时,人事机构可以办理评审、公示、推荐等手续。 “机关只能提交档案在机关的人员职称材料。”

“所谓‘全过程考核’、‘全程考核’都是造假行为,更何况是‘交钱保证通过’,这显然违反了职称评审的相关规定。”该工作人员表示,职称不能申请到外地的其他公司参加评审,声称是跨地区的。职称申请也不可信。

发现被骗后无法退款

今年年初,高业伟精心整理了材料。单位职称评审通知书一发出关于防骗论文,他就提交了。他期望能顺利通过。

在辽宁省一家交通运输公司从事交通、通讯相关工作的陈飞贝,五年内两次未能申报副高级职称。成绩公布后,待通过名单上排在她后面的两人都通过了。她不明白为什么她输掉了选举。无奈之下,今年,陈飞贝开始寻找经纪公司。

防诈骗论文两千字_防骗论文1000字_关于防骗论文

2023年5月,林颖花费2800元委托一家教育科技公司申请职称。 “我付了钱后,有点后悔,但客服拒绝处理,也不退钱。”无奈之下,林英找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被告知只能组织双方协商。如有违法行为,可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随后,林英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被告知没有执法权。无奈之下,她只能向某大型消费投诉平台投诉,但至今仍未得到解决。

记者以“职称评审”为关键词搜索平台,发现投诉1000余条。浏览后,他发现大部分涉及“审核不通过不退款”,也有投诉人提到“虚假宣传、完全‘申报失败’、‘关店失联、拿钱跑路’” “, ETC。

构建更加科学的职称评价体系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前不久发布的《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指出,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的职称,将被撤销并记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并纳入职称评审诚信档案。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备案期限三年。

“事实上,申请人自行购买虚假材料通过评估机构申请职称也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辽宁省劳动人事争议研究会法律专家孟玉平认为,对扰乱职称评审的违法机构和人员,必须严肃查处。同时,还要加强对职称评审人员的教育。不得试图购买职称评价服务,依靠伪造、包装材料进行职称评价,防止陷入虚假评价服务的陷阱。

孟玉平建议,如发现中介机构和个人散布“保证”机构职称申请审核等虚假信息,可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对于虚假宣传,可以向网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投诉;对于退款纠纷,您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如有诈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结合各行业的实际情况,构建更加科学、透明、多元化的职称评价体系是更加现实的选择。”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王雷说。他认为,净化职称评审环境,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完善职称评审制度。例如,加强法官培训和考核,优化审查监督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记者刘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