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董军部长的印方主动反思,4年时间让印度清醒很多
东盟防长扩大会期间,国防部长董军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举行正式会谈。这是中印两军在实控线实现脱离接触后两国防长首次面对面会晤。
辛格在此间表示,中印互为邻国,需要重点合作而不是冲突。此外,辛格还主动呼吁反思2020年冲突的“教训”,避免再次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未来面对中国军事外交的思考。
【中印国防部长在老挝举行面对面会谈】
据印方报道,双方同意制定路线图,重建中印两军“相互信任和理解”。辛格后来在社交媒体上形容,他与国防部长董军进行了“富有成效”的会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此前中印外长在巴西会晤时,王毅外长的表态放在两国防长对话的背景下其实更为恰当。
归根结底,我们还是要通过对话沟通增进互信,真诚处理分歧,多发出积极信号,多做有利于双边关系的事,少一些地缘政治猜疑,让中印可以避免中印之间的冲突。这也有利于两国在发展中大国陷入内耗恶性循环的情况下加强多边机制下的协调与合作。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情况。在实际实施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更何况,这几年印度的风采我们都见识到了。
【辛格后来说,他与国防部长董军进行了“富有成果”的会面】
所以一开始我们对中印关系正常化的前景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这一进程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印度能否与中国“言出必行”。从军事和外交角度来看也是如此。
对于中印在实控线的握手与和平,印度从上到下的心态非常微妙。一方面觉得这是对中国的让步,另一方面又认为这是印度在实控线问题上的“拖延策略”。 。等以后情况有变化再做其他计划吧。这种心态如果不能及时纠正,注定会成为中印建立互信机制的严重障碍。
四年来,中印两军在实控线附近保持高强度对峙。印度需要分配更多的能源和军事预算。不过,基于中印两国的国力对比,如果这场对抗持续下去,显然印度将会得不偿失。这也是印度近年来最清醒的认识之一。
最初,莫迪政府在国内极端情绪的推动下得以实施强硬立场。当时,美印关系正在升温。美国虽然很难公开介入中印实控线争端,但还是可以玩一玩。的。但这只是一种回避。莫迪政府不能让美国明目张胆地跨过这最后的门槛。
【中印外长会晤时的一些表态也适用于军事和外交场合】
因为这等于公开承认莫迪政府无法独自解决与周边国家的争端。莫迪政府塑造的强硬形象和印度的大国地位将迎来连锁崩溃,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难以解释。
而且,高强度的军事对抗也会拖累莫迪政府的经济战略。随着理性声音的兴起,这段时间,印度媒体在谈论莫迪政府的经济战略时,往往强调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在中印边界问题上必须有所突破。实际控制。暗讽是很有意义的。明显的。
而且,莫迪已经进入第三个任期。如果实控线问题得不到解决,势必影响他的历史评价。莫迪不可能留下一些政治遗产。
因此,经过多年对华强硬,莫迪政府对中印关系的态度终于迎来了拐点。这并不是说印度突然对中印关系建立了理性认识,而是对华强硬的好处不再明显,弊端日益凸显。
【辛格呼吁中印吸取“2020年冲突的教训”】
与中国“握手言和”,一方面可以让莫迪政府重新聚焦经济发展,有更多时间重新规划和部署国防战略。
但我们仍然不能寄希望于印度能够克服自身的地缘政治限制,不在亚太地区搞投机外交。不过现阶段印度对中印实控线脱离接触、双边关系正常化等持比较务实的态度,只要务实就有对话的空间,所以我们并不反对到它。
中印国防部长在这里举行对话,就重建互信达成一定共识。相比之下,奥斯汀未能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再次与国防部长董军进行对话。
奥斯汀后来亲自抱怨说,未能与中国国防部长会面很遗憾。原因是地区国家希望看到中美保持军事沟通。
【奥斯汀抱怨他的会面提议被中国拒绝】
这确实是事实,但在已经进入任期倒计时的奥斯汀看来,这些话根本没有说服力。
正如我们之前所说,拜登政府需要这次中美防长对话,为其所负责的中美军事外交画上一个光荣的句号。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这样的形式主义纯粹是多余的,中美军事外交也不需要这样的形式主义。
所以与其与美国“为了沟通而沟通”,不如与地区国家进行更多实质性互动。即使在印度方面,至少中印双方已经商定了军事外交“路线图”,这比美国的陈词滥调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