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1711字,阅读需9分钟
  • 245
  • 0

五华法官教你如何反诈防骗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11月6日 09:01,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诈骗分子往往以成本极低的小礼品或是其他“免费”的理由将老年人骗入陷阱,殊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最后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养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老年人更加注重养老、保健,一些别有用心的犯罪团伙抓住老年人身体健康的愿望,以小恩小惠为诱饵防骗知识讲座,骗取老年人的钱财。

这些犯罪团伙通常会这样做

↓ ↓ ↓

1. 获取信息

这些犯罪团伙成员经过培训后,会以医疗机构、研究中心等名义在街道、社区等地吸引老年人的注意,然后带着小礼物邀请老年人填写调查问卷作为回报,获取有关老人的信息。个人信息。或者通过非法手段直接获取大量老年人信息。

2. 设下陷阱

犯罪团伙会进行培训,形成固定词汇,团伙成员再以“获得免费体检资格”、“专家讲课”、“公司提供”等理由,称呼老人为上述机构的销售人员。犯罪团伙会提供免费接送“福利”,引诱老年人进入犯罪窝点,从而向老年人出售产品。

3.伸出你的黑手

将老年人引诱到犯罪窝点后,老年人可能会看到伪装成医疗设备的“精密仪器”或组织老年人观看健康讲座或直接进行体检的“衣着考究”的专家。经过上述程序后,一些“高科技”概念直接对老年人进行“轰炸”,谎称老年人患有各种不易察觉的隐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严重后果。老人慌了之后,就转移话题告诉他们,他们的病并不难治,只是需要“特效药”,而“特效药”就是这家公司的产品。这就促使老年人在恐慌中花费大笔资金购买产品,以达到自己诈骗的目的。

4.“巩固成果”

有的诈骗团伙在达到非法占有的目的后可能会逃跑,但也有犯罪团伙在达到犯罪目的后,将老年人视为“摇钱树”,向受害人招呼,不断给予小恩小惠,榨干最后一滴价值来自受害者。等受害人反应过来时,赃款已经被犯罪团伙转移或挥霍掉。

在此类诈骗中,老年人购买的保健品和药品不仅不能帮助他们实现健康的身体,反而会消耗他们多年来积累的财富。这种犯罪行为必须打击,这种现象必须防范。

犯罪特征

薄利的诱惑

骗子常常以成本极低的小礼物或其他“免费”为借口,将老人骗入陷阱。他们殊不知免费的却是最贵的,最终他们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虚构的概念

骗子常常编造一些耸人听闻、“高端”的概念,利用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编造一些不存在的情况,引起老年人恐慌,然后介绍自己的产品有独特疗效来欺骗老年人。 。被愚弄了。

讲座知识防骗心得体会_防骗知识讲座_讲座知识防骗内容

麻木的温暖

被骗老人的子女大多无法陪伴在老人身边。如今,城市里的楼房越来越高,人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老年人的生活圈子越来越窄,与外界的接触也越来越少。反诈骗意识不强,在诈骗分子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下,很难抵挡诈骗分子的攻势。

此类犯罪的特点

法院提醒广大市民朋友

↓ ↓ ↓

孩子更关心父母,父母也更多与孩子沟通。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被骗的老人并不缺乏物质财产,而是缺乏精神安慰。很多老人给孩子的就是希望,让孩子不被疾病拖累,或者好好照顾自己。小家庭想尽办法帮忙的心态被骗子引诱,又被骗子日夜的“欢迎问候”击溃。当孩子被骗时,多问问题、家长多提及,可能会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老年人应对保健品有正确认识,不要轻信非正规医疗机构。我们必须认识到,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很多时候不能治病救人;穿白大褂的人不一定是白衣天使,也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只有经过国家认证的正规医院和医疗机构才能做出最好的决定。权威诊断,当你感觉身体不适时,应该去正规医院就诊,不要轻信路边广告。

当您不确定时寻求帮助。老年朋友遇到资质不明的医疗机构促销、“说好话”,更要谨慎。现可在“国务院APP”手机客户端直接查询医疗机构资质;如果遇到来源不明的保健品,可以登录全国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查询,也可以直接向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实,只有持有《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的正规公司(且经营项目包括“保健食品销售”),只有诚信度高、售后有保障的药店、商场、超市等经营企业才有资格出售;不要相信在正规医疗机构之外遇到的自称医生的人。只有持有医师资格证书的人才有资格进行专业诊断,不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会议、专家报告等活动。如果老年朋友不熟悉智能手机或信息网络的使用防骗知识讲座,可以直接向子女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寻求帮助。遇到诈骗后,不要为了面子而忍住,而是要及时与孩子沟通,及时报警求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