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骗子趁孩子开学“冲业绩”!这份“开学季防骗指南”请收下
明天是 9 月 1 日,又是一个开学季。 学生们的心情或许就是这样。 虽然他们的暑假作业很匆忙,但他们可以和许久未见的朋友重聚。 父母的心情或许就是这样。 他们的孩子日新月异地回到了课堂,他们的父母也老了。 终于可以轻松呼吸了。 当大家都在为新学期开学做准备的时候,骗子们却想着新学期的机会不能错过,必须抓紧时间取得成果。
有冒充班主任,声称收取开学费的,班级群缴费诈骗套路深重; 也有冒充老师给家长发短信的,但千万不要点击钓鱼木马链接; 还有骗子针对儿童使用的儿童手表、儿童入学贷款、“网课退款”等,伎俩层出不穷。 开学季到了,今天我们来学习反欺诈的第一课。
面对付款通知别大意,谨防“潜水班老师”
开学时,常常需要缴纳各种费用。 您确实需要注意各种付款通知。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开学在即,各个班级团体又开始活跃起来。 一些不法分子还趁机潜入团伙,对家长进行捉弄。
南沙区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高强:在南沙区黄阁镇一所中学,诈骗者潜入班级QQ群,发送缴纳培训费的信息。 十多名家长掏钱,全班损失2万多元。
据警方介绍,诈骗分子会直接在QQ上搜索班级群关键词。 当相关群聊出现时,他们会冒充家长、老师等申请加入群。 如果群主验证不严格,诈骗者很容易有机可乘。
南沙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民警高强:诈骗者会观察群里谁是老师,将头像、昵称改成与老师相同新生入学防骗,然后发出付款通知书以老师的名义。
警方提醒,老师上课时通常会开启消息请勿打扰模式或关闭手机,诈骗分子就利用这段时间在群里发送消息。 家长收到群里要求转账费用的信息时,应多方核实,不要盲目转账。 班主任还应及时核查班级群成员身份,并尽快将可疑账号从群中删除。
伎俩一:冒充班主任收取费用实施诈骗
最常见的诈骗方式之一是冒充班主任并收取费用进行诈骗。 此类诈骗的通常套路如下。 开学季一到,班级团体就活跃起来。 骗子往往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冒充家长加入“班级群聊”,然后通过更改头像、昵称进行“变身”。 冒充学校老师、班主任、家长委员,或者冒充老师委托,通过群发短信或者在群里加家长为好友私聊等方式,以诈骗为幌子实施诈骗行为。缴纳学杂费、材料费、补考费。
我们在此提醒您,当您收到自称老师、班主任或熟人的转账信息时,一定要电话或亲自核实,在此之前请勿转账。
窍门二:查看课程表,退学费?不要点击不熟悉的链接
如果您收到来自未知来源的短信,您可能会落入诈骗者的陷阱。
此类欺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程视图欺诈”。 诈骗者冒充老师,向家长发送带有链接的短信,谎称他们可以通过点击链接查看孩子的课程表。 但一旦你点击了它,你的个人信息就会被窃取,甚至可能造成你的财产损失。
类似的诈骗包括“客户服务电话”诈骗。 骗子冒充客服人员,以家长购买返校用品为由提出退款,或声称因产品或快递问题家长将获得多次赔偿,让您一步步点击步。 发送的链接可能是一个骗局。
我们提醒您,网购退款一定要在官方购物平台核实,不要听从对方的要求私自操作。 总而言之,切勿点击短信中来源不明的链接。
利用假订单获取返利,陷入电信诈骗陷阱
正值返校季,不少骗子也瞄准了大学生。 大学生在网上随意浏览短视频,心情轻松、减压。 然而,在此过程中,他们很容易放松警惕,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湖南长沙的大学生王某因此蒙受损失。
近日,长沙市反诈骗中心接到举报称,长沙某高校学生王某在返利活动中被骗1.5万元。 王先生称,他在看短视频时收到一条私信,邀请他扫码进入返利活动群。
王:我扫进去之后,发现了很多活动,包括写评论、点赞、看视频拿返利等。
王某按照群里的要求完成两项“任务”后,收到了7元的红包。 随后群主声称有更大的“任务”,想要获得更多的返利,并要求群内的人点击网站网址下载指定的应用程序。 王某完成下载后,群主又给他发了50元红包。 王觉得“任务”容易,钱也好进来,就要求继续分发“任务”。 于是,有自称系统管理员的人将王某拉进了一个“任务群”,王某选择了一个充值15000元、返利17500元的任务。
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金盆岭派出所民警易帆:第一次转账1万元,第二次转账5000元,总共1.5万元。 但诈骗者后来并没有给他相应的回扣或后续补偿,之后就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王某感觉不对劲,便去App退款,却发现无法提取现金。 他怀疑自己被骗了,于是报了警。 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起典型的利用回扣诈骗的案件。
长沙市公安局天心分局金盆岭派出所民警易凡:我之前做过几笔交易,让大家尝尝甜头,会有相应的回扣。 那么当他利用你获取更大的利益时,如果你转入诈骗者的账户,他不会退还给你,而是会继续诱惑你,说这批诈骗资金已经被冻结了,他需要你。 继续加钱,继续把这笔钱转到他的账户上解冻。 那么你心里可能会想,钱以后可能会回来,但实际上你却陷入了更大的漩涡。
目前,涉案银行卡已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骗局三:“做任务”、打工骗局
对于此类骗局要格外警惕。 他们的套路是通过短信、群聊、社交平台发布广告新生入学防骗,引导反诈骗意识薄弱的学生群体参与线上兼职“任务”,实际上就是诈骗。 骗子一般都会回避“假订单”这个词,并称自己是所谓的“做任务”。 起初,受害者被要求做少量“任务”,并及时返还现金,以取得信任。 随后,又要求受害者做大量“任务”,并以“命令、系统错误”等理由要求受害者继续“做任务”。 但是,不再有现金返还。
警方提醒您,诈骗者经常要求您下载指定的小众、未知的浏览器,然后登录他们推荐的网站并下载指定的App。 如果您遇到这种情况,请提高警惕。 网络诈骗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 不要被高额奖励所迷惑,更不要心存侥幸,轻信骗子的退款承诺,避免连环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