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寰宇资讯 正文
  • 本文约3676字,阅读需18分钟
  • 264
  • 0

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10月30日 10:01,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他借英人布利斯所著《美国政治论》之述,指出美国大统领多庸才的成因,在于以下六个方面:一个极为反常的现象是,以往同属“西方阵营”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的领导人,与特朗普不仅没有成为“同事”,反而一个个看起来都成了美国总统的“敌对者”。

【文/程亚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危机成为检验世界各国政治体系效率的试金石。作为疫情影响的“后来者”,欧美国家的应对措施明显比较早陷入COVID-19疫情的东亚国家混乱得多。一些欧洲国家和美国政客的不作为和不负责任令人难以理解。信心。从英国的“群体免疫”到唐纳德·特朗普声称COVID-19只是一场“大流感”,美国疫情最严重的地区纽约州反应迟缓、未能采取行动……为什么欧美政客在危机时刻普遍表现如此不理想?他们的政治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一百多年前,中国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到美国,对美国政治进行了非常详细的实地观察。他当时的一些观点,特别是他对美国政治领导人美德的评价,今天读来仍然发人深省。

梁启超看美国“总司令”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正月至十月,因戊戌变法失败而躲避日本的梁启超,应美国维新会的邀请,从横滨起航横跨太平洋,曾在北美进行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在近九个月的实地考察中,他途经加拿大温哥华、蒙特利尔,走访了美国纽约、华盛顿、费城等十几个城市。回到日本后,他将日记整理整理成《新大陆游记》一书。

任正非此次访美,正值“镀金时代”,美国快速城市化和社会急剧变革的重大转折点。他游历了美国多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城市文明给任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他的记录,可以部分还原一百多年前美国城市的一些面貌。

例如,谈到纽约时,任先生一方面钦佩纽约的经济发达、充满活力,但另一方面又对纽约混乱、喧闹、不公平的社会感到失望。 “世界上最繁华的地方比纽约好,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也差不多。”一点也不像纽约。”据他所见,纽约的卫生状况令人堪忧。“一天不去公园,你的头脑就会混乱,你的理想就会肮脏。”各种车马“终日在上面忙碌,脚下轰隆隆,左边嘎嘎作响”。鹏鹏在右边,前面隆隆作响,后面叮当作响。空气不对劲,灵魂在颤抖。”(2)

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__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

1900 年代的纽约

但这并不是《新世界游记》的重点。任正非当年的北美之行是在经历了他亲自参与的政治变革之后,他带着强烈的中国问题意识和“向外国人学习”的愿望去的。所到之处,他对美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状有了广泛的了解,不仅与海外华人领导人座谈、在华人社区发表演讲,还与美国民众进行了多次接触。美国政界、商界、知识界。比如我会见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国务卿约翰·海伊等。

然而,与那个时代许多类似的游记作家一味推崇“欧风美”不同,也不像当代一些政论家频频以美国为榜样,梁启超看到并欣赏了美国的迅速崛起。国家。他在各方面表现出色的同时,也忠实于自己对美国“数不胜数”的“各种黑暗情况”的所见所闻,在游记中或详细或简要地记录和评论。

梁启超访美期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大多数美国总统都不是杰出人物,甚至道德败坏的人也可能当选。 “美国有很多平庸的领导人(即总统),而由一位非凡的人担任这个职位是非常罕见的。”这是任恭在游记中特意澄清的一个问题。

5月16日至21日,梁启超在访问首都华盛顿期间,认真考察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总统选举进程,并直接阐述了美国的党派之争现象及其有害影响:当竞争激烈的时候,甲方、乙方的候选人也会不遗余力地攻击他们,经常批评他们的终生友谊。” (3)

可贵的是,他对美国政治缺点的观察是基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特别是美国和英国政治制度的比较。这种意识在今天仍然缺乏,很多人仍然习惯于把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放在“西方民主制度”的同一个盒子里,而不加以区分。梁敏锐地看到了英美政治制度,特别是选举制度的差异:

“英国只要求党员在众议院占多数,一旦取得多数,其党魁就会以担任首相为荣,不会与他竞争。因此,争斗的人是在美国,胜负完全取决于胜败的机会,你们不能这么谨慎。”

由此得出结论:

“这并不是在美国竞争​​总统的唯一劣势……我访问美国时,深深感叹共和政体其实不如君主立宪制,后者劣势较少,而且更有效。” (4)

在梁启超眼中,以前的美国将军大多都是平庸之辈,人才往往只有在战争时期才会出现,比如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人。他借鉴英国人布利斯在《美国政治》中的描述,指出美国许多领导人的平庸的原因有以下六个方面:

美国的高层人物大多不愿意踏入政坛;国家的国情和宪法规定,只有非凡的人才才能担任这一职务;自美国建国以来,美国就对专制独裁的政府深恶痛绝;许多杰出的人都有朋友。敌人也很多,连在森林里再美丽的人也会被风毁灭。美国有两种爱国心,一种是爱美国的国家,一种是爱本省的国家。也有很多有才华的人不自愿当将军。它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首先,总统这个职位对于一流人士来说吸引力不大。不像英国首相“统筹立法权和行政权,所以他必须有影响群众的口才,有制定大政策、制定大法律的能力”。美国将军的权力受到许多限制。他只是一个高级官员,职责与公司总经理相同。因此,一个勤奋、细心、敏感、直率的人才能胜任这个职位。但不一定要有远见、有见识。”其次,政党之间的竞争性选举,使得真正优秀的人很容易因为已有的名誉而受到攻击,从而很难当选。这是一致的。正如查尔斯·A·比尔德在20世纪上半叶的观察:“一个杰出的人,无论伟大与否,如果长期任职,在这个或那个问题上抱有过于自信的态度,他必然会树敌。” ,而且人数太多了,他连当选的希望都没有。” (5)

梁启超还发现,这次总统选举给美国带来了一些惊人的不利影响。例如,竞选总统时,就发生了谋杀和流血事件。如果新当选的总统与前任总统来自不同党派,“一个国家的官员就会“换人”,(6)官员在短时间内大幅更迭,造成混乱。新总统也将忙于招待求职者,无暇关心政治事务。

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赴美国“实地考察”时对美国总司令常飞梁氏的“发现”与现在的美国进行比较,不禁让人忍俊不禁。任宫在游记中列出的美国领导层的种种缺点,似乎就是为今天量身定做的。它们不但不落伍,反而更加生动。

2019年7月,关系特殊的英国和美国发生了严重的外交争端。起因是,7月6日,英国《每日邮报》曝光了英国驻美国大使金·达罗克的大量电子邮件。 ,其中包含他写给英国首相办公室的一份内部备忘录,指出“特朗普领导下的白宫功能失调且分裂”。 “我们真的无法相信这个政府实际上可以变得更加正常。相反,他们会更加功能失调、不可预测、分裂和外交无能。” 《每日邮报》报道此事时,头版写下了这样的标题:“我们美国人民说特朗普‘无能’。”众议院议员达罗克表示,大多数报道都是真实的,是“刀战”,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止一次站出来辟谣,称这些报道是“假新闻”。

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_程亚文:“不良总统”登场,从来都是一个体制问题_

英国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特朗普访问英国期间合影

2018年9月5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我是特朗普政府内部抵抗力量的一部分》的匿名文章,批评特朗普的“不道德”和冲动导致“鲁莽的决定”,并直言特朗普的行为是对国家有害。这篇文章的发表一度让美国白宫陷入紧张的“搜查内奸”行动。

同样是在2018年9月,因水门丑闻而闻名的前《华盛顿邮报》调查记者鲍勃·伍德沃德(Bob Woodward)根据对多名丑闻相关人士的采访,出版了《恐惧:特朗普》。 《恐惧:特朗普入主白宫》一书勾勒出特朗普毫无同情心、容易撒谎的形象,包括: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言辞;厌恶学习,缺乏基本常识和经验概念;没有同情心,没有同理心;非常注重外在形象,自恋;不耐烦、冲动;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健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示弱;钱第一等

书中的特朗普政府简直一团糟,内部派系斗争激烈。它需要不断地“消灭”特朗普鲁莽或错误的决定。其核心决策圈的高级官员大多已经不在位很长时间了。并在短时间内被更换,并在更换时或更换后引起了一些政治动荡。这种过去罕见的景象弥漫在当下的美国政治生活中,也清楚地展示了当今美国内部政治反对的深度。

不仅如此,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频频“退出”各类国际组织,并多次挑起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这使得全球秩序崩溃的迹象更加明显,也给很多国家,包括其传统盟友在内,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感。一个极其反常的现象是,过去都是“西方阵营”成员的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的领导人,不但没有与特朗普成为“同事”,反而似乎都成为了特朗普的“同事”。成为美国总统的“敌人”。一个典型的场景是,2019年5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呼吁“不要混淆谎言和真理”,“推倒无知和狭隘的围墙” 》,很有针对性,批评了特朗普,但没有点名。

选举团制度的变革

特朗普向世人展示了食言、撒谎、不诚实、丑闻缠身的形象,不仅极大颠覆了人们以往对美国总统的认知,也与形象大相径庭。一般政治领导人。 。 《华盛顿邮报》对此进行专题报道,统计特朗普上任以来已发表数万次谎言或误导性言论。美国的国家道德形象近年来也严重下滑,对美国抱有期望的国家数量大幅减少。这与其领导人形象不佳有直接关系。

在 2018 年出版的另一本关于美国现任领导人的书《精神错乱:特朗普白宫的内部报道》中,特朗普前高级助手、该书的作者奥马罗萨·马尼戈·纽曼 (Omarosa Manigo Newman) 指出,特朗普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一个极有可能“精神失常”的人,竟然成为了美国的最高行政首脑。这不符合美国开国元勋的意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