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树清的6%8%说起: 你看中收益 谁看中你本金?
01
日前,《御剑财经》发表文章,讲述“消费返利”骗局的陷阱。果然,后台一堆消息开始把我们当成咨询机构,各种“天上掉馅饼”的模式,莫名其妙的理财高收益模式问我们是不是骗局。
-我说是的,但他们继续问:
——“不会吧,我听说他们说有XXX项目?
-他们公司注册资金几千万,还邀请我们去公司参观!
-老板看起来很有能力,是不是像个骗子?
——他们是高科技公司上海爱上租骗局,他们创业创新,总理鼓励他们。他们怎么能骗人呢?
- 不可能是骗子,他用的是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风控!
-听说他们的老板有XXX政府的背景。老板的某亲戚是XXX官员。老板还有一张与XXX官员握手的照片。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认可。不会有问题吧?
- 某个名人也去过他们的公司并且有照片;有某位明星为他们拍过广告!
- 那如果你买了半年后离开,应该不会亏钱吧?
——……”
02
别说其他人了,就连我的父母前天也告诉我,周末不用回家看他们,因为他们去一日游,而且是免费的。本以为又是一个销售团在高价销售“劣质保健品”,没想到这一次竟然更加高明。他们推销的是“疗养院床位选择”,意思是告诉他们有一个老人院,并要求他们投资所谓的“疗养院床位选择”。 “床”,50000100200,美其名曰投资一张床,可以优先入住,不住的话也可以“租”。租金每年15%,承诺三年返还本金。
花里胡哨的东西很多,说白了就是骗子的理财模式。它以所谓的免费一日游为营销诱饵,以老年人能听懂的所谓养老院“故事”为幌子,用每年15%的高额信息来刺激老年人。那么大概就是“你看重别人的利益,别人看重你的本金”的老套路了。
我问妈妈一个团有多少人出钱,妈妈说将近一半,包括他们小区的一个叔叔、一个阿姨,都出钱了。一声叹息。
这个骗局设计得多么巧妙:免费的午餐满足了像我父母住的这样的中档社区中常见的上海阿姨妈妈的贪婪心理;所谓的“养老院”叙事模式对于这些老年目标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比在区块链上作弊要好,因为不仅听得清楚、看得清楚,而且还能满足老年人普遍缺乏的安全感;最后,年收入15%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贪欲了。
投资那个“项目”的阿姨振振有词地说,目标很明确,就是那张“床”,养老院永远逃不掉。如果她赔了钱,她就每天睡在疗养院里。唉,她实在是不肯听她的劝告。即使你极力劝说,她仍然认为你多管闲事,毁了他们家的财产。真是“呵呵”。
想都别想。骗子每天都会带着成群的老年人去同一家疗养院。且不说,合同只是与财务管理公司签订,钱并没有直接转入养老院。我们只说投资人的数量。接二连三的“招募”,养老院的床位已经多了很多。
03
今天在记者群里,看到石家庄卓达投资人举着横幅讨债的视频。第二次叹息。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媒体其实一年多前就报道过卓达涉嫌非法集资。不幸的是,当时有良心的记者的命运就是被投资者围攻。一群投资人甚至跑到这家媒体上去闹事。
“御剑财经”也有过非常相似的经历。两年前,我在第一财经新闻联播上独家曝光了上海中金集团非法集资问题。同日,上海市经侦局还查封了中金公司的办公室。在那一天之前,中金的投资者已经排了多日的队购买理财产品。生意太好了,中金的员工每天都得加班。我报道完之后,投资人就聚集到电视台楼下骂我。那天我怕惹上麻烦,就在办公桌前埋头苦干,直到半夜十一点才下班。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我的手机不断接到中金投资人的“谩骂”或者“教育”电话,说中金产品的财务设计不是我这样一个年轻记者能理解的。 。
投资者第一个想到的是,在媒体负面报道出来之前,这些“好公司”的资金链都是正常的!我之前购买的产品都已经付款了!所以,正是媒体的负面报道,导致了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导致他们的钱出不来。
投资者的第二个想法是,那么,即使骗子公司已经借新还旧,那么如果你的媒体不报道,他可以快速赎回,你可以在之后进行后续报道。他把钱拿回来了。 ,这样他就不会骂你了。
04
那些令人不安的事情已经够了。我们来谈谈这三个故事的一些方面。
当然,我们知道投资者不应该受到责备,尤其是那些将毕生积蓄投资于骗子的老年人。正是因为有同理心,我们媒体已经在尽力报道了。
但也请您理解,站在我们的立场上,有些骗局用常理很容易判断,但在检察官和法律面前举报并下结论其实是非常吃力不讨好的。比如说,为了证明他们的自力更生,我们就得给他们招商引资,寻找人脉,探索所谓的项目……而他们都被外部包抄了。
但真正能说明问题的“内部”资金交易、账户数据、真实财务数据却没有公开。我们既不是央行,也不是检察官,我们只是媒体,没有合规性。访问他人帐户并获取财务数据的权限和方法。
如果我们遇到一个精明的骗子,自己建立了很多关系,自己打理了很多账户,我们就很难把他打死,说那些身外的公司是你的“自己人”,或者是你控制的人。那里的人头被挖走,钱被洗钱。
打个比方:如果你想赚很多钱,就成立一个财富管理公司A,然后偷偷地创建一个你可以实际控制的公司B,但对外是你找的假股东和法人。 A公司就是B公司,B公司为了项目筹集资金,投资房地产,或者借壳港股这两年很流行,成为了港股股东。股权也可以质押融资,筹集到的资金可以继续展期,也可以通过理财平台返还给A公司。感兴趣,然后到处做广告,赞助论坛,虚张声势,得到更多的钱。于是一家“借钱还钱,社会形象良好”的A公司诞生了。不用担心借新东西、还旧东西。还有一群投资者每天都在思考它的好处。对于B公司的项目来说,股价大涨当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他们赚了钱就走了,投资不好也没关系。平台A是持续赚钱的有力工具。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用典故,提醒人们风险,反复告诉大家什么是常识,为什么这些投资不正常等等,尽量让大家擦亮眼睛。我们不敢过度下结论,因为我们也害怕对方的律师函,也害怕被指控诽谤。即使我们说的是真的,只要证据不足,对方仍然可以胜诉。
监管部门滞后。事实上,如果他们想要有确凿的证据,还必须配合公安部门进行调查。他们也有自己的监管合规要求和验证困难。你认为他们不想一刀切吗?他们的监管合规要求不可能一刀切!
更何况,骗子层出不穷。他们关闭这个并打开那个。他们今天用这个名字称呼你,明天就换掉那件“背心”。怎么能要求监督跟上呢?
与此同时,地方金融监管也需要确保地方金融的基本稳定。光是全力以赴,就能掀起处处雷雨,对于他们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反之,则会后患无穷。所以,他们现在做的就是先控制、缩小音量,然后再让运营单位逐步进行。变得合规。
负责公司登记的工商部门负责查名、商标侵权、假冒伪劣商品等,实际上无法控制骗子的财务运作。所以不要以为他有营业执照就是正规公司。营业执照对于公司来说就像身份证对于个人一样。有身份证并不代表他不会犯罪;并且不要因为他有几千万的注册资本就认为他很强大。强,注册资本认缴了,他就暂时填这个数字;至于老板好像很厉害,办公室很高档,能请明星代言,广告能上大媒体,我只能说,这些不都是你的血汗钱花的吗?
05
所以,亲爱的投资者,请您接受,净化外部环境、跟进监管措施、重建社会信用报告、完善评级体系、发展商业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在庞氏骗局中)发达国家也有这种计划),所以不要指望你只是个婴儿,完全依赖政府。家长们可以杀掉所有的骗子:你能遇到的都是好公司。如果你犯了错误,就到街上去找政府。
请!政府凭什么要用纳税人的钱来救你们一小撮人?问问我们这些没有做过这项投资的人是否同意。
如果你是高净值投资者,有与高回报相匹配的投研能力,那么你当然要做好尽职调查,并有与你所追求的回报相匹配的风险承受能力。 (《御剑财经》也提供了一些相应的尽职调查方法,参见《发现有问题的理财平台:调查记者也用这个策略》。)
如果您是一个投资新手,也是一个对金融了解甚少的普通投资者,请问您可以选择适合您的投资类型吗?虽然我同意战胜通胀并不容易,也理解大家眼睁睁看着手里的钱贬值的焦虑(暂时不讨论这个话题),但无论如何,总比冒太大的风险好。失去本金。安心地来吧。
请相信常识:
常识是,这个国家有超过十亿人口。莫名其妙的好运不会发生在你身上。隔壁买银行理财的阿姨不比你傻。为什么她赚5%而你赚15%?您可以再锁定一张疗养院床位,并且仍然要求本金和回报完全安全吗?
常识是,这是一个A股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剔除银行后的平均ROE仅为6.5%的环境(去年财报尚未完全出炉,数据根据公司情况而定)前一年)。您所投资的公司的资金、运营、担保情况如何? 、销售人员佣金等加在一起,能拿到30%的收入吗?既然它的效益这么好,为什么它不向银行筹集资金,在市场上发行债券,自己做全行业放贷,或者向高净值投资者私募融资呢?相反,它依靠招募人员进入居民区并散发传单。发到邮箱让普通人投资?
常识是,如果他找到你还不够,他还需要你发展你的下线,你的下线发展下线的下线。那么无论上线赚多少钱,都是来自传销下线。我们的钱就跟借新钱还旧钱一样。我认为最好不要使用这些“血腥筹码”。即使你快速获利而不亏钱,但仍然会损害你的功德。一个变态的模型,哪怕欺骗上帝,哪怕能欺骗很多年,迟早都会崩溃,又何必去帮助妖孽呢?
06
前段时间,某私募CEO打电话给我,让我给他推荐一个大投资人。我问为什么,他说有一个投资机会他可以掌控。电话里不方便详细告诉我,所以就约了面谈。我发现投资者Z的名字(或公司名称)出现在F10的几只股票中。当时,Z刚刚通过一笔大额交易出售了自己在一家上市公司的持股,因此手头现金充裕,与私募老板的现金相当。 “财务所有者”的需求。
会后,这位私募股权公司首席执行官开门见山。他自己的私募正在共同推动和参与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因此他也知道进展节点以及何时向市场披露信息以及何时暂停交易。这次合并大概率对公司股价有利,但他自己显然无法投资,所以他需要表面上与他无关的人和资金,分散在多个账户中,假装不存在。 ——统筹、错峰埋藏,而且他还愿意将自己掌控的另一笔资金,放入某种联名账户,作为某种意义上的“保证金”。如果出现亏损,这部分资金就会先损失掉。如果并购带动股价上涨,则并购完成后将分享利润。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结构设计的老鼠仓。
Z简单提了几句现在监管严格了,只要肯调查,这些岗位是否分散就一清二楚,然后起身离开。我没有告诉私募老板Z的真实姓名和身份,所以最后被私募老板批评我给了他一个无知的白痴,浪费了他的时间,让他冒险把事情的细节告诉了外人。交易。
离开私募办公楼后,Z带我吃了一顿简单的商务午餐。他没有用实际的方式提到股票,而是用严肃而深思熟虑的方式与我交谈。 Z接过我的汤碗,指着我的骨盘说:“这个小碗,我只能给你夹两根筷子,但有了这个盘子,我可以给你盛整条鱼。”
再者,“德”的盘子有多大,上面能承载多大的权力或财富,而“德”其实应该是人们追求名利、权力、财富的出发点。俗话说:“德不相称,则有祸患”。这个“地位”可以是官衔、权力,也可以是财富和名誉。 “把鱼塞到小碗里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吃起来肯定不方便,而且一不小心,鱼就会掉到桌子上,如果不吃的话,就会造成有很多麻烦。”
听说Z参与过生物制药公司的跨境收购,也参与过投资资产的上市或者并购。他承认自己早年喜欢投机炒作,赚了几桶金,也走了好几条弯路。但经验越多,他就越喜欢以“创造价值”或“投资价值”为前提来获取回报。
“只赚属于我的钱,不赚不属于我的钱。” Z说。
07
按照Z的思路,世界上有两种“钱”。
一是“属于自己的钱”:创造价值、付出努力、懂事、安心。
这是我们从自己的劳动产生的工资中得到的,这是我们从共同管理和运营的团队和公司中得到的,这是我们从资本参与或推动价值创造的资本回报中得到的。并享受。或者说低调一点,从市场环境到项目分析,我们都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了,还需要根据宏观趋势动态做出修正的投资决策,也属于这一类。
一是“不属于自己的钱”:随风随雨,盲目跟风,不明所以,投机炒作。
不可否认,“不属于自己的钱”是可以赚到的,而且往往比“属于自己的钱”要容易赚得多。但核心问题是,你有能力赚到这些钱吗?我能赚多久?
《御剑财经》在财经媒体工作了8年,所以我也读了8年案例,听了8年不同类型但本质相同的韭菜故事。对于这类钱,只要可验证的时间段足够长,《御剑财经》观察到的故事结局往往是:比如听了三次消息,赌对了,第四次就赌对了。错了,然后第一个错误还是一样。我赚的钱是我三倍的;我在某个平台投资了三年,没有任何反应,所以我每年投入的钱都更多。第四年,我都是肉包子打狗……
很简单,赚“不属于你的钱”:
1.所有核心要素都不在他们手中。大多数投资者甚至不知道自己投资了什么、钱去了哪里、用在了哪里。当然,他们无法控制,只能依靠运气。运气总是会被用完的。当天;
2、只要赚“容易赚钱”,人性中的贪婪就不可避免地被激发。大多数人无法停下来,也无法判断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即使他们停在这里,他们也会在那里进行类似的投资。如果再打进来,那就是这里赚钱,那里赔钱。
“快乐”的记忆让人心痒痒,但“痛苦”的记忆却让人止步。
08
让我举两个看起来不同但本质相同的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的一位读者听到了有关股票交易的新闻。消息来源是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据说,他已经把自己标榜为人生赢家了。作为读者上海爱上租骗局,我觉得“追随他是对的”。一开始似乎就是这样。对方提到了几张票。作为读者,我主要是观察他们。我选了两个,我觉得还可以。我带着少量的钱跟着他们。我赚了,心里高兴,就继续听新闻。我买了更多的票,仓位也变重了。有时,Dese 会给我他的红色屏幕截图。我仍然赚得更多,损失更少,这很好。
但当一年前回调到来时,我所有的朋友都被困住了。人们的心态一般都是这样的。一旦前期赚的钱都输光了,加上自己对自己的投资了解甚少,这个时候肯定会感到没有底气。直接问基金经理就可以了?当有人轻描淡写地说“你可以根据情况操作,可以做长线,也可以怕后面有C浪就卖掉”。他很蠢。然后他扔,反弹,再抓,反弹,再定,节奏混乱。
显然,如果不是你自己的财富,你在关键时刻是无法掌控的。对于问题票,光听新闻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的。当然,在问题爆发之前你是无法逃避的;好票,真的可以买到长期票。 “长期就是黄金”,这句话是轻描淡写的。我自己没有对此做过任何研究。那些了解公司发展的人,是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的。
第二个例子是做ICO。现在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三个月赚800万会怎样?一般情况下,你会觉得很幸福,愿意带上800万元去旅游、吃吃喝喝。即使你把800万元全部存入银行理财,一年也有40万多元,每个月也有3万到4万元。感觉相当不错。还不错,生活会变得更好。
你看你这么清醒,这么算计,显然是因为这件事并没有真正发生在你身上。
我去年采访过的D,仅仅三个月就通过ICO赚了800万。但他停不下来,他要用这八百万去翻几千万、一亿。请您站在他的立场上来体验他:
他不断听到关于如何致富的神话,说币圈有人从10万元起步,变成了1亿元;
0到800万的运气,远不如800万到1亿的诱惑,远非如此;
如果他停下来,就等于告别了“亿万身家”,从此他将睡不着觉;
三个月赚了800万,让他重新回到起早贪黑、年薪10万、20万的生活,无异于逼他患上精神疾病、抑郁症;
他的名言是“0分并不痛苦,59分才是痛苦”。
这个故事的结局并不是他立即死于 ICO 泡沫破裂。相反,他确实又赚了一笔,然后他就不能再过以前的生活了,所谓“一览众山小”,于是他先辞职,然后离婚,然后又爱上了赌博。和酗酒。
之后我就和D失去了联系,所以我不知道他发生了什么事,他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也不知道他是否还有“正常的生活”……我也不知道他是否能逃离ICO泡沫、赌博成瘾,并摆脱各种不明智的投资和未来可能诱惑他的诱惑,守住自己的财富生活。
反正,只要把时间周期拉得足够长,我经常看到的是:莫名而来的大钱,总是在还没明白之前就又回到了命运。
征服我的人是财富,征服我的人是官鬼。你无法控制“不属于你的钱”。这不是钱的问题。这只是扰乱人们平静生活的一种方式。
09
让我们回到“韭菜”防变性的方法论。
《御剑财经》并没有完全概括“阿吉”人的9个特点,或者说常见问题。
风险控制方法之一:听熟人怎么说;
风控方法二:以前一直都很好(他说的都是对的,而且他所有的产品都刚刚赎回);
第三种风险控制方法:用少量资金尝试,如果投资好,就增加资金;
风险控制方法四:要求立即见效,否则黑夜将漫长而充满梦想;
风控方法五:靠外表。你在电视上看到过,在地铁里看到过,或者在陆家嘴有营业厅,所以你认为它是代言;
风险控制方法六:靠联想,听说有人赚钱,现在对方也说了同样的话;
贪婪因素之一:当你听到别人许诺的高额利润和各种花桃子时,你就忍不住动心;
贪婪二:喜欢贪小便宜,特别是“促销期间投入一万,得到一千”;
贪婪3:我只是不想花精力去研究清楚我在投资什么。我认为这太难了,如果我们不是金融行业的,我们不知道如何学习。但另一方面,我们只是不想诚实地投资,不得不尝试。那些我显然不理解的品种。
(另外,现在骗子都有韭菜心态,所以也把重点放在韭菜上,微信上的骚扰电话、社区上的骚扰电话,甚至隔壁邻居的传销,都是骗子的事……)
10
PART1:熟人说的话、我以前刚刚兑换过的东西、电视上宣传的东西……
先给大家看一幅漫画,简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