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来防骗】幸亏最后问爸爸一声
嘿!如何加入新的QQ群?
哦!你原来是栏目组的工作人员
哇!我被选去参加福利活动
这是不久前中学生小鲁(化名)在粉丝中遇到的一件“好事”。然而没想到,陷阱却接踵而至。
陷阱一:用小事成就大事
在小鲁经常浏览和互动的某知名综艺官方粉丝群中,一位自称“客服人员”的人告诉小鲁,自己加入这个特殊的群是因为自己获得了“39号慈善捐款”。栏目举办的《为爱缘》。豆‘加油,还可以赢500元现金返利”活动。
某综艺节目组被骗子冒充
突如其来的好运让小鲁非常兴奋。他认为花少量的钱不仅可以支持自己的“偶像”防骗,还可以得到零花钱。为何不,他没有多想就参加了。
骗子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
陷阱二:指向父母
当然,扫描二维码支付39元后,肯定得不到所谓的500元返利。不过,小鹿并不知道这一点,便询问对方。这时,骗子的第二个陷阱出现了,“项庄舞剑,瞄准沛公”。目标直接瞄准了小鹿父母的手机账号,“你现在可以拿父母的手机进行验证。”
手机作弊的三个“坏”招
为了让孩子听从指令,拿到家长的手机并进行操作,狡猾的骗子煞费苦心,连续使出了三招。
第一招:哄
“为了你好,我给你发个红包,让你有足够的零花钱。”
目的是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是在为自己着想,为自己着想,从而产生信任,放松警惕。
第二招:诱导
“你说是为了学习,可以在自己房间里做,因为你还小,怕你爸爸不给你。”
目的是诱导孩子躲避家长的注意,防止骗局败露。
第三招:施加压力
“时间到了,红包不能领取;已经参与了防骗,钱不能退;已经违规了,钱会继续扣。”
目的是给犹豫不决的学生造成强烈的心理压力,导致担心、恐惧、恐惧,使他们听从指令。
幸好最后我问了爸爸
作为一名初中生,面对如此狡猾的骗子和精心设计的骗局,她一时不知所措。庆幸的是,小露在校园里接受过反舞弊教育,所以她感觉不对劲,立即将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断定这是一个骗局。他报了警,并直接回应了骗子。
这是典型的“返利骗局”,不仅欺骗没有经验的孩子,还贪婪地针对孩子家长的手机账户。
还记得《公共安全第一课》中五年级男生为了“获得免费游戏皮肤”被骗11万元的案例吗?一模一样,太相似了,“拿你父母的手机来扫一扫”。
疫情防控期间,针对青少年的“免费中大奖”、“刷单赚快钱”、“充值红包”等三类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有发生,你需要保持警惕。
防止欺诈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记住三个“不”
1. 不要轻信。对于互联网上的陌生人、群组、链接、应用程序……无论他们有什么名字、身份或理由,都不要轻易相信他们。你必须学会提前验证它们。
2. 不予披露。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重要信息,例如三位数的“密码、二维码、验证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如果有人在网上说“你是未成年人,拿你父母的手机来扫一扫”。 ,属于诈骗行为。
3.不要害怕。如果你在网上遇到类似小鲁的情况,一定要立即停止,不要害怕,立即向家长、老师、警方寻求帮助。
同学们,三个“不”听起来简单,但是却非常实用有效。你学会了吗?你还记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