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社会化背后 大学生防盗防骗的生死较量
校园社交背后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益明显。大学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生活的第一站。大学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被誉为“知识的殿堂”。然而,就像人类社会一样,在“象牙塔”里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也难免会面临各种危险。什么是安全?安全是大学生完成学业的重要保障,是每一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
安全涉及每个人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下面,小安就给大家安利一些常见威胁我们安全的问题以及如何预防。
防盗
以下是大学校园内发生的一些盗窃类型:
(一)行为人趁无人或者同学没有准备的情况,将桌上、床上等放置的钱物、物品据为己有的;
(二)施暴者利用竹竿等工具,将室内他人财物钩到窗外;
(三)行凶者通过没有坚固防护设施的窗户、气窗等攀爬方式闯入房屋的;
(4)以出售物品的形式进入公寓,然后盗窃;
(五)盗取银行卡密码或者学生证,以认识同乡、求助困难等为由大学生防盗防骗,骗取银行存款、学生证的。
基本的防盗方法有哪些:
(1)贵重物品最好锁在抽屉、柜(箱)内或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2)学生证、银行卡必须妥善保管,丢失后立即挂失;
(3)请妥善保管钥匙,不要轻易转借给他人,防止丢失;
(4)最后离开公寓的学生必须关窗锁门,不要怕麻烦;
(5)夜间休息或节假日不在公寓时,务必关闭门窗,不要在窗前的桌子上放置贵重物品。
反欺诈
一些大学生虽然文化知识较高,但进入社会较晚,社会经验不足,缺乏安全防范意识,法律观念淡薄,导致一些案件的发生。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大量公私财物的行为。因为它一般不会使用暴力,而是在平静甚至“快乐”的气氛中进行。
统计显示,大学生诈骗案件占治安案件的75%以上。这些案件绝大多数是由于大学生缺乏自身安全意识、不信任他人、不重视交友造成的。有的给学生造成财产损失,有的甚至危及学生的生命安全。
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有哪些:
(一)通过网络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后编造谎言实施诈骗的;
(二)冒充发生意外,利用同学的同情实施诈骗的;
(三)以爱情为名进行诈骗的;
(四)捏造学生在校意外受伤,诈骗学生家长、亲属的;
(五)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学生的;
(6)利用手机发送中奖短信诈骗他人。
防止诈骗的措施有哪些:
(1)不要将您的个人有效身份证件出借给他人,防止被冒用;
(2)不向他人透露存折(银行卡)密码、地址、电话号码、手机号码等个人信息,防止他人利用;
(三)不轻易相信陌生人,不借钱、借物;
(四)防止以“求助”、提供利诱为名的诈骗行为。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及时向家长、老师或保卫处(派出所)报告;
(五)不要轻信广告、网络勤工助学、求职申请等信息,这些是学校实施诈骗的主要手段。
防火
天有变数,人有祸福。一旦火灾来临时,周围都是浓烟、毒气和猛烈的火焰,许多人被埋在火海中,也有人幸存,逃过一死。
防火措施:
(1)未经允许不得接线;
(2)请勿在公寓内吸烟;
(3)请勿在公寓内使用明火;
(4)不要使用“热快”等大功率电器或劣质电器;
(5)人员离开时,确保电源已切断。
小安说
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话题。无知和粗心就会导致危险,保护和警惕才能保证安全。
所以小安在这里提醒大家大学生防盗防骗,一定要时刻注意自身安全,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和平人文
-共筑人文梦与安全梦-
-素材来源I人民日报-
-策划一保卫部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
-编辑|侯琳亚(社会福利学院2023级)-
-编辑|王一迪(健康福利学院2021级)-
-审稿人|王惠妍(文学院2022级)-
邓若男(国际学院2022级)
王哲耀(商学院2022级)-
-教练|李敏-
-保卫部学生安全管理委员会工作场所丨
行政楼保卫处A011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