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已曝光!“区块链”竟成上亿大坑!入局皆被割韭菜!
近年来,随着比特币的急剧涨跌和“区块链”概念的爆发,许多打着“区块链”旗帜的传销也频频出现。“老套路”披上了区块链的“新背心”,立即成为“中国大妈们”追求“财务自由”和价值数亿美元的“大坑”的又一条“新捷径”。
(本文转自反骗大数据:FPData)。
标题图:数据图
“区块链+欺诈”呈现三大“套路”。
随着“比特币”等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虚拟货币价格飙升,普通投资者对投资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的兴趣越来越大。据数据显示,有超过 3,000 个传销平台使用区块链的概念。记者对近期的案例进行了盘点,发现“区块链+欺诈”主要有三大“套路”。
套路 1:“空手套白狼”炒高币值后“割韭菜”。
今年 5 月,深圳南山警方报案了一起以虚拟货币为名的集资诈骗案。涉案虚拟货币为普音币,由深圳市普音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通过其官网和被收购的“趣钱网络”P2P平台发行。调查发现,普音公司通过互联网、社交软件等平台声称,其发布的普音币是一种以 100 亿藏茶为抵押品的虚拟货币,投资者持有的每一枚普音币都有等值的实物藏茶作为抵押物。
欺诈者声称投资者可以在虚拟交易平台 Jubi Online 上买卖银币以赚取差价。不过,根据警方调查结果,价格变动是由于该公司动用投资者的投资资金进行运作,一度将普通银币的价格从0.5元上调至10元。当大量投资者进入市场时,公司不断套现,投资者的钱被公司挥霍一空。据警方通报,普银币受害人超过 3000 人,涉案金额约 3.07 亿元,最高单笔亏损约 300 万元。
今年4月,济南警方打掉了一个打着“区块链”幌子的传销团伙,缴获涉案资金3亿余元。据济南警方称,汇乐益电子商务公司在互联网上设计了假虚拟盘,并发行了所谓的“宝币”、“名贵币”等多种虚拟货币。他们先是打着送礼的幌子,给新来的传销人员送上一定量的虚拟货币,每瓶价格几十元,然后通过人工操纵,将虚拟货币一路升值到100多元甚至几百元,以吸引不明真相的人加入, 最后通过虚拟货币所谓“贬值”的周期性波动来“割韭菜”。
套路二:“羊头卖狗肉”是打着科技之名的传销
今年4月15日,习安警方破获了一起以“区块链”为概念的大型网络传销案。据警方在案件通报会上介绍,该案涉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涉案资金高达8600余元。(本文转自反骗大数据:FPData)。
据了解,传销团伙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利用习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于3月28日开始在“消费时代”(DBTC)网络平台上以每枚3元的价格出售虚拟“大唐币”, 2018 年,并自行操纵升值。同时,该团伙还在国内外多个城市组织了一次推广会,吸纳了会员,根据会员下线的发展情况,设立了28个级别的代理商,截至4月15日,该团伙已发展出累计注册会员13000余人。
去年 8 月,安徽省芜湖市警方还破获了一起虚构区块链数字货币实施的投资和金融诈骗案。据芜湖市公安局介绍,自2017年7月16日起,该团伙设立网站,以发行公司数字货币“Intcoin”的名义搭建交易平台进行融资诈骗,同时通过雇佣网络推广者散布“公司发展前景良好”、“项目投资回报率高”等夸张的宣传口号, 并以“每日返利”和线下佣金引诱受害者,并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等方式获得投资。2017 年 8 月 14 日,三名嫌疑人关闭了该网站并带着钱潜逃。
例程 3:“外供中国使用”和“出口转内销”。
2017 年 9 月 8 日,湖南省株洲县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涉及金额超过 16 亿元的大型“一币”网络传销案。株洲县法院经审理认定,该传销组织为「Onecoin」传销组织,该组织是将虚拟货币从国外推广至中国的组织防骗大数据,其传销网站及营销模式由保加利亚卢亚组织建立,服务器设于丹麦哥本哈根,自称是继「比特币」之后的第二代加密电子货币。
经查明,「Onecoin」组织运作的本质是投资于虚拟货币,要求参与者支付一定的费用才能获得加入资格,并按一定顺序形成等级制度,以直接或间接的开发人员数量作为报酬和返利的基础, 并分期分配上述报酬和回扣,并以高额回扣为诱饵,诱使参与者继续发展他人参与并骗取财物。本案中,35 名被告通过在线平台或介绍加入“Onecoin”组织,并开发下线以利息和回扣获得奖金或转售激活码以赚取非法利润。其中,部分被告积极开发下线成员,从中非法获利1万元以上至2000万元不等。
北京金融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永壮认为,互联网为跨国犯罪创造了更多条件。去年下半年中国禁止 ICO(首次代币发行),随后关闭了中国的所有虚拟货币交易所后,许多“交易所”转移到海外,然后“出口到内销”,跨境 ICO 的监管仍然困难。
记者梳理相关案例发现,所谓的代理投资行为,即“海外代理投资者”,往往声称拥有某个ICO项目的代理投资渠道,利用社交网络工具,在没有见面、没有核实、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就从具有投机心理的底层散户那里收集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然后以各种借口拒绝归还硬币, 最后失去联系,逃跑了。(本文转自反骗大数据:FPData)。
北京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秘书长郭大刚认为,无论与币相关的行业转移到哪里,其背后的投资者、发行人和买家其实都是中国人,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老套路”往往会让数以万计的人“打”。
业内人士认为,“区块链+造假”往往很容易得到,也确实打击了很多“中国大妈”的三种心态。(本文转自反骗大数据:FPData)。
首先是对财富的渴求,就是“急着上车”。
近年来,“区块链”的炒作持续升温,甚至经常被等同于“致富”,在缺乏实质性应用场景的情况下被夸大了。大多数受害者没有能力真正了解区块链。犯罪团伙经常把区块链炸得飞天霄云霄,再加上比特币的“致富神话”的影响,让普通人非常困惑。
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房价的大幅上涨,普通百姓对“财富缩水”的焦虑也越来越强烈。“每年都有个出口,每年都错过那个出口”带来的焦虑,确实强化了很多人“赶上末班车”和“一币一庄”的无理幻想。
第二个是“越高调越可信”的思维陷阱。
警方披露的案件显示,诈骗传销经常“高调作案”,甚至频频在国内外各大高档酒店举办“推介会”,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将团伙成员包装成区块链专家,高调迷惑受害者。很多投资者看到公司“实力雄厚”,很容易落入“越高调越可信”思维的陷阱。
三是“赚一把就走”的投机心态。
专家认为,许多“区块链传销计划”本质上仍然在拉头。在诈骗过程中,“受害者”在推荐头后有佣金,其实已经成为利益链中的一环,只要“庞氏骗局”不被打破,相关人员就不会有利益损失,也就没有动力举报。即使在很多非法集资和传销的案例中,有些人知道它们是骗局,但仍然想在骗局破灭之前“乘火而上”。
理顺调控机制降温炒作“假火”。
从去年的“人人都在谈论硬币”到现在的“人人都在谈论链”,“区块链”的概念被夸大了。区块链欺诈作为传统欺诈的新型高科技变种,需要相关部门建立联合监管联动打击机制。
专家认为,“区块链+造假”层出不穷,这与“过火”的“区块链”炒作密切相关。李永庄表示,一些发币方、大V、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利用自媒体平台,炒作区块链的前景,鼓吹数字货币“一夜暴富”,为“区块链造假”提供了舆论土壤,应该及时降温。(本文转自反骗大数据:FPData)。
去年以来,我国查处了“五行币”等一大批重大案件,涉及数百种货币。专家认为,“区块链欺诈”作为传统欺诈的“高科技新变种”,确实给监管机构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就要求公安、工商、金融等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打击机制,提高金融专业素养和大数据调查能力,及时发现新动向、新迹象防骗大数据,而不是“有事不管”,甚至“有事不知道”。
内容来源:反欺诈大数据(FPData)综合经济信息报、央视新闻,在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