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您收藏的这些银元估值400万!”
喜欢玩文物的老年人
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让我们来看看
深圳市检察院合作伙伴龙华区检察院
本案处理的
↓↓↓
第 1 部分
拥有“专业”宝藏鉴定资质
但虚报古董价值
骗取老年人的押金
60多岁的向先生收藏了一些古银币,想卖给“有缘人”,于是他在网上搜索古玩收藏品拍卖公司,并在一家公司的官网上留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要求。没过多久,向先生就接到了该公司销售人员周先生的电话。
“先生您好,我们公司有专业的古玩鉴定资质,以及多家拍卖平台资源,可以帮您出售您的藏品,而且根据鉴定师的初步估价,您收藏的银元价值不低于100万元!”
”老师,这是真的吗?”
“绝对真实!你可以来公司一趟银币拍卖骗局,我们可以当场详细谈。”
就这样,向先生带着自己的银元来到了位于别墅区的一家公司,与周先生和“评估师”见面。“评估师”现场查看了银元后,称估价在400万元左右。周先生立即建议向先生启动拍卖程序,第一阶段需要支付拍卖费。
刘先生作为公司财务人员,提供了银行卡和微信账号为公司讨债,在支付了3万元拍卖费后,向先生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公司,没想到自己却中了圈套。
几天后,周某再次打来电话,称这笔银元要去新加坡拍卖,需要再交拍卖费。向先生又转了1万元,等着消息。几个月后,他收到周某辞职的噩耗,新联系人也不断消失。向先生觉得事态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想象,于是决定报警。
第 2 部分
租一艘游艇或住别墅
制造炒作和欺骗人们的方法有很多
诈骗者的手段环环相扣
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刘某、周某不仅诈骗了向先生,还骗取了唐某、王某等10名老年受害人,诈骗金额近20万元。
上述受害人被骗的经历,无一例外,都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被销售人员给出的高额估价吸引到公司现场;
第二步,“评估师”虚报物品价格,甚至雇佣临时演员制造交易假象,诱骗老年人签署拍卖合同;
第三步,该公司骗取拍卖服务费、押金等;
第四步,公司利用合同履行期制造时间差,以员工辞职或办公地点变动等为由切断与受害人的联系。
值得注意的是,被告人周某提到,该公司选址十分“隆重”,从租用游艇办海上展览,到在气势磅礴的别墅区做古董鉴定,都选择“高档”场所引诱受害人上当受骗,而且办公地点也多次更换,此举也是为了防止受害人上门讨要赔偿,避免遭受攻击。
刘某、周某明知该公司以“帮助老年人高价拍卖收藏品”为幌子诈骗,但并未拒绝,不仅默许,甚至还参与其中。“我从来没有帮助客户成功拍卖过古董,我的行为就是诈骗,我已经知道错了……”两名被告人供认不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之规定,龙华区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刘某、周某依法提起公诉,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指控和量刑建议,以诈骗罪判处刘某、周某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 3 部分
检察官提醒
分析此类案件我们发现,很多老年人退休后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有充足的空闲时间银币拍卖骗局,但缺乏投资、法律等专业知识,无法辨别网络上的各类信息,很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
面对各种养老骗局,老年人切勿贪图小利,也不要盲目相信公司所谓的实力,谨防被一言蔽之。用钱时要谨慎,多与家人商量,听取他们的意见。老年人想拍卖古董,要通过正规拍卖机构,不要轻信电话宣传或推荐。
中青年朋友也要多与长辈沟通,经常提醒他们管好“钱袋”,共同维护家庭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