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汝康酒“非零和模式”的创富神话骗局
“消费者也能成为资本家”的商业模式其实就是传销。返利式传销的本质就是诈骗。还有不少传销组织者和参与者侥幸心理,转换观念、变招,逃避打击。在诱惑面前,大量参与者明知是骗局,相信在自己参与的期限内骗局不会崩塌,最终成为返利式传销骗局的教唆者,导致更多人上当受骗,血本无归。
一种颠覆传统的“创富模式”正在洗刷很多人的思想。江苏省丹阳市一家名为如康集团的公司,打着“消费创富”的理论旗号,以生产、销售葡萄酒为名发展会员,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其中,梦想着通过消费来赚钱。但事实是,这又是一个用谎言支撑起来的“创富神话”。
投资 15,000 = 15,000 买酒 + 16 个月内共计 24,000
近日,本报收到一则提示,位于江苏丹阳的如康集团,开启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即“非零和模式”。以销售酒类产品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人群推荐,每单投资1.5万元成为该公司会员,以33%的折扣带走该公司产品或酒类产品,共计4.5万元产品。第二种是,每单投资1.5万元带走,留下3万元产品让公司代销,每周返还380元,大约15-16个月,共计返还2.4万元,返还金额的20%作为公司的代销管理费。
另外,会员每推荐一个人加入,公司就会向会员预留的退款账户中返还2000元的介绍费。
该公司管理人员或会员在向消费者介绍这一销售模式时声称,投入1.5万元后,就能带走价值1.5万元的产品,同时10个月就能收回1.5万元的本金,剩下的5-6个月就能获得9000元的盈利。
如此高的返利引来了大批贪婪的投资者,他们为公司加油打气,铤而走险,还想尽一切办法粉饰公司,以保资金链完整。这场甩锅的游戏终将结束,届时,大批投资者将蒙受巨额损失。
要收获西瓜,你必须种下它们,然后努力工作才能最终收获它们。这是基本的常识。但现在,只要买西瓜,你就能成为百万富翁或亿万富翁。人们还需要努力工作才能致富吗?
2015年12月底,记者从一位以投资人身份加盟的直营店经理处了解到,如康公司成立一年多来,在其提出的“非零和”合作共赢模式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2014年上半年盈利6亿多元,今年一个月盈利数亿元,截至2015年上半年会员数量已达3万余人,目前会员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公司正处于发展壮大阶段。
如果你想投资,就进来做吧,先下单拿1.5万的酒,其余3万的产品由公司代销,大概15个月回本,每周回本380元,总共2.4万,你可以在朋友圈里推广,主要靠自己的人脉,分享我们公司的模式非零和是不是骗局,你也会从消费中得到收益。
你介绍一人成功下单,你将获得2000元介绍费,这笔钱会直接返还到你的账户上。相应的奖励制度没有书面材料,合同中也不能明确返还时间和每周返还金额,包括2000元介绍费,如果明确了,那就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了。
所以公司口头上就把这三个条件落实了,公司需要有新会员或者老会员重复消费订单,这样公司才会不断增长,管理模式就是公司管直营店,直营店管团队,团队对会员负责。
直营店每月的最低销售目标为500万元,部分直营店月入可达上千万元。我个人已提交了100多单,每周四、五、六定期返利,并将该公司返利的银行手机短信记录提供给记者审核。
如果发展了大批会员,可以组队,一个月内订单金额在50万以内,可获得3%的奖励,超过50万可获得5%的奖励,完成金额越多,奖励越高。
周一订单现场:几十万捆钱的投资冲动
2016年1月中旬,记者到如康公司中国运营中心:江苏省丹阳市凤凰国际广场西门1号楼进行暗访,一楼大厅里,有很多中老年人在参观公司参展产品,还有的在办理会员卡取货。
二楼是订单中心,进出消费者众多,人头攒动。三个工作人员分工不同,一个负责填写收据,一个负责记录投资者身份证号码、退款卡号、订单数量和团队,一个负责刷卡、收现金,场面十分忙碌。
消费者们排着长队办理订餐手续,订单金额从10元到30元、50元甚至几百元不等,有消费者带着几十万元现金直接下单,也有消费者用信用卡下单,这些消费者有的是新会员下单,有的是老会员追加下单。
在公司会员交流中,一位阿姨说:她在公司成立时就入了会员,把卖房子所得的80多万元,逐步投入到如康公司,想着80万能变成160多万。
还有一位老人想推荐朋友参与,带朋友来公司考察。老人告诉记者,自己之前已经投了几十单,现在经常有返利,还在不断追加投资,目前总共投了100多单。他还向记者展示了公司返利的银行短信记录。
记者在查看老人的手机短信记录时发现,金额偶尔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老人称,这是因为我介绍别人,公司就直接把2000元介绍费退到我的卡上。
随后,一位据说是该公司大客户的人士走了过来,向记者介绍了如康公司的各项优势以及其如何运作“非零和”的双赢合作理念模式。该大客户表示:我是老会员了,从2014年9月开始做这个已经有一年多了,公司退到我卡上的金额已经大得吓人了。
这样的消费订单,已经脱离了原本的订单消费模式,将演变成通过投资收益一夜暴富的幻想,这些所谓的消费者,都沉浸在如康的“非零和模式”下,消费能创造财富的神话中。
记者还报了单,工作人员问记者是哪个队的,并询问队经理姓名,记者回答说是直接来公司报单的。随后工作人员询问是要现金支付还是刷卡,记者将银行卡递给工作人员刷卡,单据上显示终端号码:0001201506000320,转账金额1.3万元,转款人姓名为尹胜男。
另外两名工作人员,一个记录了身份证号码和退款的银行账号,另一个开具了金额为1.5万元的收据。记者问工作人员,信用卡转账的金额怎么是1.3万元,那收据上为何填了1.5万元?工作人员含糊其辞地回答道:如果直接来公司下单,就是1.3万元,如果团队下单,就是1.5万元,但你去取货是1.5万元。
这一操作也验证了会员介绍一人可得2000元介绍费的传闻。随后,一份盖有公司印章的消费者反馈协议(注:单位名称:泸州市如康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合同章,吴红青印章)递到了记者手中。
协议载明,甲、乙双方同意并达成如下消费协议后,累计消费满15,000.00元人民币,公司给予该消费者会员优惠(37折,即价值30,000元的产品),且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选择:消费者可选择一次性取走两倍商品(30000件商品),本次交易结束。第二种选择:消费者可委托本公司销售本公司给出的30000件商品,每周享受甲方市场销售利润回馈,本公司承诺每周按期将每周市场营业利润的35%左右回馈给消费者,累计回馈达到24000元(税前收入24000.00)本次交易结束。(注:乙方委托甲方销售30000件商品,甲方扣取20%营业费用)其中,第3条本公司承诺每周消费额度全部公开,不弄虚作假,欢迎消费者及店铺经营者监督。
令人疑惑的是,该协议既然已经签订,按照相关法律的基本要求,应当一式两份,甲乙双方盖章签字,各留一份,但在订单提交现场,仅给消费者一份,并未要求消费者签字留存以备公司备案。
股权上市被包装成“企业上市”
酒类作为定价标准不明确、溢价空间巨大的商品,最容易成为返利式传销的对象,酒类在会员之间流通,并不产生利润。
如康集团采用各种包装,宣称销售保健酒、高档酒,并虚标价格。但消费者是否需要消费酒类并不重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回扣。因此,其根本目的就是不断发展新会员,销售酒类只是发展新会员的工具而已。
记者在公司会议室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播放公司宣传片,向前来考察了解情况的消费者介绍公司的规模和实力。其中,介绍了江苏如康食品贸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207250)和江苏丹凤申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206221),并宣布其为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上市的公司。
其实国内金融市场无知的人太多了,以为股权上市就是“上市公司”,立马觉得自己跟资本市场接轨了,一下子威风了起来。但如康集团给这两家公司贴上“上市公司”的标签,却让人不放心。
据悉,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目前有Q板、E板两大板块,其中Q板上市费用不足10万元,门槛较低,对上市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经济构成没有限制。
只要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没有企业正常经营所需的人员、企业营业执照被吊销、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或者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厉处罚、企业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存在《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所列举的情形,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均符合Q板上市条件。
记者如期收到了投资返利,如康董事长称,还有2000元的介绍费。
2016年1月16日,记者投资了一单,在如康集团预留账户中收到380元的利润。18日,记者来到该公司了解,380元的返利金额如何计算?委托该公司销售的产品如何销售?一周市场总销量是多少?
公司办公室主任宗宁称:吴红清董事长不在公司,具体工作由吴红清董事长负责。有些问题是公司商业机密,不能透露。等董事长回来会跟大家联系。他还称:公司的运作模式是通过江苏省公安厅、扬州市公安局、镇江市公安局。
记者随后电话联系上吴红清董事长,吴红清董事长在电话里表示:我出差在外。
记者:公司每周380元的返利是如何计算的?
吴红庆:我们以前是每周退325元,现在公司发展壮大了,退的数额慢慢增加,我们就调整到每周380元,也就是每月1520元。
记者:如果会员介绍一个新客户,能得到2000元的介绍费吗?
吴红庆:新会员的费用是1.5万元/单,老会员的费用是1.3万元/单。只要会员介绍一个新客户,不管新客户消费多少钱,我们公司都会奖励你2000元。这个介绍费是给店铺的,会根据你店铺发展的新客户数量来计算费用。
记者:尹胜男是谁?个人支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纳税情况是否如实申报?
吴红庆:尹胜男也是公司的股东,也是我的家人。现在个人很多银行开不了账户,她就帮我收了钱,转到我的个人账户上。目前我们正在跟银行部门沟通,以后会用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这样会解决一些问题。
记者:如康(北京)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现在经营情况怎么样?
吴红庆:公司是2015年成立的,现在金融人才比较难找,所以我们计划2016年开始运营。
当记者想进一步了解情况时,吴红清表示:“具体事宜等我回来再谈。”
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以返现模式运营的公司不在少数,靠酒水消费、会员制盈利的公司也不在少数,他们共同的理论都来自于“消费资本理论”,或者是从消费资本理论衍生出来的新理论,比如如康集团的“非零和消费模式”。
看来,不管“消费资本论”是否谬论,其创始人曾提出过2.5%的粗略投资回报率,而如康集团的投资回报率却高达100%以上,这绝不是如康酒水饮料的暴利所创造的非零和是不是骗局,而是疯狂发展会员的结果。
为了迷惑更多的人参与传销,如康集团先后成立了江苏如康食品贸易有限公司(上市代码:207250)、泸州市如康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江苏如康酒业有限公司、江苏丹凤申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206221)、丹阳市三联保健寝具有限公司、香榧酒厂等企业,用各种方式为公司造势,并先后获得中国民族品牌、中国经济新模式创新平台、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理事单位非零和经济研究基地等荣誉。
其实际控制人吴红庆还荣获2015中国十大创意策划专家、2015中国生态休闲健康产业最具影响力人物、2015年度推动中国产业经济创新发展的杰出企业家等荣誉。
一位曾经参与过传销的资深人士表示:返利型传销的首场活动一定要足够“震撼”,一定要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要场所作为会场,首场活动的参与人数一定要“震撼”。
为了让人相信他们所做的活动是“合法”的,他们必须请来权威部门的官员、专家、行业组织来为他们铺平道路。
例如,前几年被查封的广西永乾公司,被广西南宁市某管理部门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优秀企业”,被中国经济研究会评为“2007年度中国十大创新竞争力品牌”之一。
永乾公司靠着头上的光环,赚了11个亿,也正是靠着这些,普通百姓不惜借高息贷款,甚至卖掉房产,也要加入永乾公司。
当天下午,记者以涉嫌传销或非法集资为由向当地大泊派出所举报如康集团“非零和”销售模式,当值警员接受了举报。为此,本报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