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技巧 正文
  • 本文约1666字,阅读需8分钟
  • 221
  • 0

防骗 | 一条微博一亿转发,央视曝光流量明星数据“造假”!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8月9日 09:15,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常刷社交媒体的人会发现,有时候我们会看到一些名人或者明星发布一条内容普通的微博,转发却上百万、上千万甚至更多。在最近一期新闻调查节目中,央视就揭开了通过刷虚假数据来提升流量的做法背后的产业链,甚至直接以某流量明星的微博截图开篇。不久前,某艺人用户发布的一条宣传新歌视频的微博,获得了超过1亿次的转发。

防骗大数据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诈骗数据分析

防骗大数据_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

经常浏览社交媒体的人会发现,有时我们会看到一些名人或者明星发布一条内容普通的微博,却被转发了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更多,你可能会疑惑,这些惊人的转发数字是真的吗?

(本文转自反欺诈大数据:FPData)

总文本:1668字

阅读时间:5分钟

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骗大数据

标题图片:中央电视台报道

在近日的一档新闻调查节目中,央视揭露了刷虚假数据增加流量做法背后的产业链,甚至从某流量明星的微博截图入手。

在社交媒体和一些新媒体平台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用户发布的普通内容的阅读量或点赞量动辄就能超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我很好奇这些数字的真实性有多高。

人为操纵流量、转发和点赞都可能是假的

前不久,某艺人宣传新歌视频的一条微博,获得了超过1亿次转发,以目前中国微博用户总数3.37亿计算,这相当于每3个微博用户中,就有1人转发了这条内容。

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骗大数据_防诈骗数据分析

北京一家数据公司总裁曹永寿:不是真人生成的,而是机器用软件生成的。

根据曹先生的建议,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了新浪微博名称,系统优先显示了大量帮助用户增加粉丝或增加数据的业务选项。(本文转自反欺诈大数据:FPData)

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大数据

这些所谓的商家向记者推荐了不同需求的套餐,基本上是10元可以买400个粉丝,或者转发指定微博100次,还能根据需求实现粉丝活跃度、区域真实性等,都是特别定制的。

为了让记者相信数据修改是真实有效的,卖家声称有很多艺人、网红都找过他们购买,并且与他们有长期的合作关系。

记者以“流量”为关键词在搜索引擎上搜索发现,前100个结果中,有23个是与刷流量相关的第三方软件及平台,提供几乎覆盖所有热门平台的刷流量业务。

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骗大数据

记者尝试下载其中一款内置“创造粉丝”和“创造转发”功能的APP防骗大数据,填写一个近期未更新的微博账号,扫码支付11.92元换取足够的积分防骗大数据,并输入目标值,即增加粉丝500人、转发300次。

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大数据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

经过几分钟的操作,你会发现账号不断被同名粉丝淹没,同样,几天前发布的一条微博帖子也会立刻被未知用户转发,操作结果可以参考用户意愿数,实现数据篡改。(本文转自反欺诈大数据:FPData)

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骗大数据_防诈骗数据分析

在微信、微博等聊天群中,记者还发现大量公然招募所谓点赞者的信息。记者以求职者身份申请加入其中一个聊天群,名为“接待老师摇钱树”的管理员简单询问了记者的年龄,在有限的时间和可支配收入下,要求记者关注、点赞指定客户的抖音账号。完成算一单,记者可获得1到3元不等的奖励,设置上限,当天即可结清工资。但其实,这背后隐藏着一条诈骗链条。

粉丝对偶像的非理性追捧助长虚假数据泛滥

当数据造假变得轻而易举,滥用职权也就在所难免。热衷选秀节目、狂热追星的粉丝们,会雇佣网络喷子,来提升偶像的排名和点击量。艺人经纪公司和新媒体平台也利用这一商机,在幕后推波助澜。

为了集中应援偶像,由粉丝自办或经纪公司包办的明星微博数据站应运而生。据曾参与数据站排行的小雨介绍,转发艺人微博只是日常。签到任务,如果想快速涨量,花钱买数据早已是粉丝们的普遍做法。

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大数据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

为了节省人力和时间,粉丝团还会共用一个提供自动排名功能的手机应用。进入其主页,选择自己喜欢的明星,可以任意选择日期或文案,粉丝需要做的就是付费。因此,花光所有钱就成了粉丝们释放追星热情、展现忠诚度的集体狂欢。

打破流量迷思,用真作品吸引观众

对于虚增数据,专家表示,数据造假这种面子工程,不仅破坏了社会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的基本原则,也将使演艺市场陷入不注重质量、只注重流量的恶性循环。

防骗大数据_防诈骗数据分析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

互联网专家吴春勇:流量造假违背了诚信原则,无论是收视率还是自媒体,其实质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按照所谓的需求,用不同的手段来增加流量,逐渐形成了不健康的产业链、生态链。

当数据造假成为一种产业,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因为自身的利益,助长了造假的持续蔓延。(本文转自反欺诈大数据:FPData)

数据造假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触及行业伦理底线,阻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对此,专家呼吁市场和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粉丝群体、演艺市场和平台方也应自我反省。如果只追求眼前利益,放弃创作真正有价值、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所谓的流量数据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防骗大数据_防骗数据库是干嘛的_防诈骗数据分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