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云:从“纠结的哈佛校长”到“996”的骗局 | 教授游学录
有限差分存储模型
两年前《老孙游东岸》第一季的话题是“创新”,两年后,我带领一众EMBA同学来到美国东岸,继续未竟的思考。本次活动的主题将围绕“领导力”!
上学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锦云副教授带领一批复旦EMBA学生赴美国东部研修,将对“领导力”的观察与思考集中于此。以《教授游学日记》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今天是第一篇,讲述哈佛校长的故事和哈佛世界领先的领导力研究与培训——
有限差分存储模型
“陷入困境”的哈佛校长
哈佛一直以来都是宗教界、政界、商界精英聚集的地方,为什么它能培养出那么多精英呢?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领导力”的培养。
说到美国名校,中国人最熟悉的当属哈佛大学。哈佛的校徽是三本打开的书,书上的字母用拉丁文拼写出来是“VERITAS”,意为“真理”。至于“真理”到底是什么,其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当清教徒逃离英国,来到北美时,他们在波士顿创办了哈佛学院。他们确立了这句校训,但当时的解读却充满宗教色彩。事实上,仅仅七年之后,这句校训就被改为“荣耀归于父”。上一季我提到,哈佛校友中包括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政要和亿万富翁。Insight:哈佛一直以来都是宗教、政治和商业精英聚集的地方,为什么能培养出这么多精英?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领导力”的培养。
哈佛历史上曾发生过一场损失惨重的火灾。1764年10月的一个夜晚,哈佛大楼(图书馆)意外起火,哈佛捐赠的250本珍本书籍被烧成了灰烬。一位名叫约翰·亚当斯的学生疑惑不已。原来,火灾发生的前一天下午,约翰正在哈佛大楼里看《基督徒与魔鬼、世界和肉体的战争》这本书,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好了,他想一口气看完,于是偷偷把这本书带出了学校。结果,这本书成了哈佛所有捐赠书籍中唯一的一本。经过深思熟虑,约翰决定把这本书归还。
我想校长心里是悲喜交加的。他该如何看待这个学生的行为?如果按照校规开除他,以后谁还敢把偷来的书还给他?不是有句话叫“浪子回头金无价”吗?但如果不开除他,校长就违反了校规,是不是意味着在鼓励更多的人无视校规?这个决策局面,是典型的悖论决策,让校长很纠结。
最终的结果是,时任哈佛校长霍里·厄克哈特当面感谢并表扬了约翰·亚当斯,然后果断开除了他。校长把这件事分成两个独立的事件来处理,该表扬的就表扬,该开除的就开除,处罚一点也不宽容,维护了校规的严肃性。后来,约翰刻苦学习,重新攻读法学,还为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提供建议,传承了哈佛的精神内核。
哈佛大学在领导力研究与培训方面一直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两年前代表性学者迈克尔·图什曼发表了一篇题为《兼具两者的领导力》的文章,文中提到,那些特别善于处理这种矛盾局面的领导者,不会简单地将两种选择视为“非黑即白”;相反,他们并不认为需要立刻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而是通过一系列阶段性的方法,才能兼顾两者。看似对立的两种选择之间,其实存在着一定的联系,相互联系、逐渐变化(请积极想象道家太极八卦图)。
十几年前,我的好朋友、北京大学吴亚军教授跟踪任正非领导风格多年,总结为“悖论式融合”,华为自身也曾表示,任正非的核心领导逻辑叫“灰色思维”,就是避免简单追求极端,而是懂得适可而止,两全其美,与图什曼的观点惊人地相似。
从研究角度看,上述情况适用于一种比较新的理论,即“二元理论”。二元理论强调矛盾情境的调和与共存,而二元领导是其三种表现形式之一(另一种是二元领导)。二者分别称为情境二元性和结构二元性。具有二元领导能力的人总是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选择最佳的平衡点来处理矛盾和冲突。
中国道家讲究“阴阳相生”、“福祸相依”,认为世界瞬息万变,不应追求极端,而应关注其变化;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仁”,强调不同力量之间的平衡、中庸与和谐:这些思想根植于东方企业,使其行为具有浓厚的妥协、体谅的文化色彩。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尼尔斯·玻尔在谈到自己的科学成就时曾说:“我们遇到了多么奇妙的悖论。现在我们有了进步的希望。”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邓小平的“猫论”:“不管黑猫白猫,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如果我们放下分歧,逐步发展,矛盾自然就会化解。所以,双重领导不是“搞乱”,而是大智慧!
哈佛的一所学校的大门上,两边各有一个猪头,我猜这跟八戒没什么关系,但具体代表什么含义,众说纷纭,我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一种警示,作为一个杰出的领导者,你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你跟“猪头”有什么区别?
最后,我们来猜一个关于哈佛的三个谎言的谜语。很多人都知道哈佛校园里有一个拍照点,就是哈佛先生的铜像,上面刻着“创始人”和“1638”。然而,铜像背后隐藏着三个谎言:第一,约翰·哈佛本人并不是学校的创始人,只是当时最大的捐赠者;第二,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第三,更可笑的问题是,当时并没有这位伟人的照片,所以他们找了一个帅哥做了铜像,并在上面刻上了哈佛的名字。这个谎言怎么会流传到现在呢?
你知道答案吗?
有限差分存储模型
“996”骗局
儒家有言“仁者爱人”,事实上,西方学者也强调“仁”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领导特质。
哈佛历史上,出现过几位性格特别的校长,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查尔斯·W·艾略特,这位校长的祖上虽然三代都是哈佛毕业生,但他本人的学术研究却并不出色,在竞争哈佛化学教授职位时落败,遭到解雇。1863年,29岁的艾略特到欧洲留学,研究其他大学是如何管理的,他逐渐意识到自己在教育管理方面的天赋和兴趣。艾略特回国后,恰逢美国大学“去教化化”管理改革,1869年初,他发表了两篇关于“新教育”的文章,结果被哈佛改革派请回来担任校长,要知道,那一年他才35岁。
艾略特校长斗志昂扬,在哈佛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不仅影响了哈佛大学的一切,也让哈佛成为美国一流的大学,在他的领导下,哈佛成立了文理学院,创建了全美第一个研究生商学院,哈佛医学院也成为全美最大的商学院。他还首创了哈佛的“选修制”,大大扩充了课程设置,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条件更好地学习。“学校怎么可能知道每个学生想学什么?只要提供最好的课程,让他们自己决定就行了!”这位校长一生经历了各种挑战,树敌无数,75岁高龄卸任校长一职,担任哈佛校长长达40年,创下了任期最长的校长纪录。
左:查尔斯·威廉·艾略特
右:德鲁·吉尔平·福斯特
图片来源:Harvard.edu
不同于艾略特咄咄逼人、善于大刀阔斧改革,还有一位校长,同样个性十足。她就是哈佛历史上第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福斯特校长其实在2018年刚刚退休。福斯特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领袖人物,她是一个风流人物,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典范。她是一个风流人物,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典范。她是一个风流人物,是美国政治制度的典范。她得到了回信。后来在大学期间,我参加了呼吁平等的游行和谈判,成为追求平等的先锋。当上校长后,我大幅度增加了助学金东方智慧商学院 骗局,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哈佛。要知道,当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哈佛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了27%。正如她当选时对媒体说的,“我不是哈佛的女校长,我就是哈佛的校长。”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领导风格,这么说吧,领导力和领导方式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领导力研究中,有变革型领导力、交易型领导力、愿景型领导力、授权型领导力、战略型领导力、道德型领导力等等。
当我们讨论一位领导者时,由于人的复杂性,他/她可能具有一种或多种领导特质。例如,艾略特可能是20%愿景型领导+70%变革型领导。领导特质由10%交易型领导和10%交易型领导组成,而福斯特可能具有更多的道德型领导特质。正因为如此,每个领导者都是复杂的,学者们对某些类型的领导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领导特质被提炼和研究。
在中国企业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很鲜明的现象,就是一个“一把手”往往会塑造出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其实东方智慧商学院 骗局,领导力和企业文化之间,确实存在着非常强的相关性。比如董明珠的直言不讳,对应着格力的强执行力;任正非的军人背景,对应着华为的狼性精神;刘强东……算了!
以台湾学者郑伯勋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了一种集权威、仁爱、德行于一体、具有鲜明东方文化特征的“家长式领导”,虽然在学术界仍有争议,但对于熟悉中国企业实践的人来说,仍是一个颇受欢迎的概念。我和陆亚东教授共同研究的“骨干式领导”,试图提炼那些长期掌舵公司的人,尤其是创始人的领导特质。
“言行,君子之本,荣辱之始。”(《易经·系辞上》)这些掌舵人的言行举止,都是企业文化和精神的“钥匙”。他们无一不注重一点,就是“仁”。儒家讲“仁者爱人”。其实,西方学者也强调“仁”是塑造企业文化的重要领导特质。根据斯蒂德的文化五维度,中美两国文化存在显著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数据来源:从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模型看中美文化差异,赖红玲、王殿建,2012
2018年1月,《哈佛商业评论》刊登了哈佛商学院教授鲍里斯·格罗伊斯伯格等人的文章,详细阐述了领导力与企业文化的关系,作者在文中描述了八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风格:关怀(关注和相互信任)、目的(以理想主义和利他主义为特征)、学习(以探索、扩张和创造力为特征)、享受(乐趣和兴奋)、结果(以成就和胜利为特征)、权威(以力量、果断和勇气为特征)、安全(计划、谨慎和准备)和秩序(注重尊重、结构和共享规范)。这些风格又分为权威(以力量、果断和勇气为特征)、安全(计划、谨慎和准备)和秩序(注重互动)两大类,将灵活性或稳定性(对变化的响应性)的程度融入“整合的文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