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孩子的家长】你应该相信谁?
欢迎加入QQ交流群
①210641737组
②群862283253
③群953562369
投稿邮箱:1105891030@qq.com
抖音账号:ygstd2020
你可以永远欺骗一部分人,也可以暂时欺骗所有人。
但你不可能一直欺骗所有人
- 亚伯拉罕·林肯
01
央视有话说
7月4日,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第一时间》节目播出科普访谈,就民间流传的一句话采访了北大人民网:“近视别戴眼镜,越戴近视越严重。”访谈对象是该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凯。
王凯博士从科学和事实的角度否定了这种说法,用三句话概括:
❶如果眼睛是真性近视,那么这种情况的发生是不可逆的;
❷ 眼镜可以矫正近视,戴上后就能看得清楚;
❸ 如果戴眼镜后近视度数增加,那么不戴眼镜近视度数也一样。
由于正值暑假,该话题又是家长普遍关注的话题,因此该节目内容相关微信帖子一发布,阅读量立刻突破10万。
▽以下是演出视频
02
谣言从何而来?
其实,近视就应该戴眼镜;不管度数长短,不戴眼镜生活学习都很不方便。古今中外,包括李嘉诚、李显龙总理,都是如此。哪有“戴眼镜更有效”的说法?“度数越深,度数越强”的谣言出现得这么频繁,连央视都要出来辟谣?
因为有一群造谣者!这些造谣者是一些从事视力保健的公司。
做眼保健是正当且有道德的事,没必要做得太花哨。但在中国,单纯做眼保健生意很难维持生计;因为中国人普遍缺乏健康意识,中国人从来都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身体健康谁还去保健呢?
因此,视力保健公司如果想生存下去就必须提高价格。他们看到了机会。
这个契机就是:大多数近视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不戴眼镜。一位做视力保险的老板给我看了一位家长发的微信。微信里这位家长说:只要孩子不戴眼镜,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不知道这些家长为什么对眼镜有这么“深仇大恨”,难道是受了文革时期“知识分子都是臭九”的影响?总之,很多家长给孩子配眼镜,花几百块钱买一副眼镜舍不得,但如果可以不戴眼镜生活,花五千块甚至五万块钱也愿意。
因此,“近视别戴眼镜,戴得越多度数越差”成为一些视力保护公司的宣传口号。那么不戴眼镜怎么办?中医、按摩、针灸、理疗、眼贴、眼膏、气功……各种技术手段应运而生。能让家长花上几千甚至几万块钱看病看病的最大原因,就是不用戴眼镜。
我奶奶对视力保健没有偏见,我觉得学生学习压力大,眼睛负担重的情况下,视力保健非常有必要,戴眼镜只是矫正视力,让远处的物体出现在视网膜上,但不可能改善孩子的眼部状况,也不能消除导致孩子近视或加重近视的病因,如果视力保健或者视力训练能在这方面帮助到孩子,那当然是好事了!
然而,下述的故事却会发生:
我在学习辅导技术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同学,她家孩子今年9岁,近视400度,但一年半前,孩子刚发现近视的时候,也只有100度,当时她听朋友说,有一位中医按摩师宣称能治近视,于是就去求助。按摩了两个星期之后,孩子肉眼视力的确有所好转,于是就把这位中医当神仙来拜;考虑到这位“神医”的“诊所”地点比较偏僻,我同学特意联合其他几位妈妈在自家小区附近租了一个场地,免费提供给“神医”,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结果在这位神医的“治疗”下,不到一年时间,孩子的近视度数从100度一下子跳到了400度。无奈之下,她就带着孩子去配眼镜,因为孩子上课看不清楚。结果,这位神医被赶下了神坛。
03
不愿承认失败
所以,央视这个节目播出,可以唤醒像我同学一样被骗的家长。但是节目播出之后,保险公司却如临大敌!第二天就开始了全面反攻。
首先,这个名为“视力保护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反驳文章,用一些常识性材料和作者自己的解读,逐条驳斥了央视财经的原文,让人觉得有理有据。随后,该文章在各大视力保健群中疯传,并被视力保健公司的微信公众号转发。由此,一场史无前例的微信舆论战拉开了序幕。
“视力保护中心”这个微信ID,对于眼镜行业人士来说其实并不陌生,此前一篇名为《散瞳——中医骗局》的文章最先发表于这个公众号,这篇文章也被广泛转发,让这个公众号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但文章发表后不久,文中提到的眼科医生就出来澄清,文章部分内容抄袭自该医生2012年发表的博客。然而结尾内容却被这个公众号篡改,将一篇学术讨论文章变成了一篇批判眼科医院的宣言。
当然,这样的“机构”也因受骗消费者的举报而频频被曝光、取缔,有的甚至因经营不善而破产。“机构”是由一对非业内夫妇创办的,开业仅几个月便倒闭。但新进入者仍会蜂拥而入,抢占庞大的市场份额,对社会的影响巨大,不会在很长时间内消除。
04
最累的是父母
就在科学与伪科学陷入僵局之时,有一群人彻底糊涂了,他们是千万近视儿童的父母!
最近奶奶在几个妈妈群里分享了一些关于儿童视力保护的科普知识,有机会真正了解到近视儿童家长的心态。比如,几乎所有家长对“散光”的恐惧,远大于对近视的恐惧。在他们看来,近视可能是遗传、用眼过度疲劳导致的,这些似乎都可以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是孩子有散光。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散光,尤其是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更容易出现散光,散光有一部分是病理性的,更多的是生理性的,散光也会稳定在一个固定值上。眼镜行业的验光数据库显示,散光(包括单眼)顾客占全部顾客的三分之二以上;在海外,这个比例更高,因为在海外,即使是25度的散光也不算什么问题。所以,散光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没那么可怕。
那么家长为何如此惧怕散光呢?这要感谢一些视力保险公司,因为在他们的宣传中,散光就像是一个恶魔,而他们的主营业务之一就是“治愈散光”。
我曾经看到一家视力保险公司发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一个患有散光的孩子,经过7天的治疗,视力提高到0.8”,他们很聪明,并没有说散光治好了,但是从他发的两张图片中我们还是找到了检查评估记录中的线索。原来的检查记录显示,孩子的角膜水平和垂直屈光度差异较大,也就是说,这个孩子患有典型的角膜散光。但是,治疗后的检查报告并没有显示这一点。一旦显示这个数据,孩子的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角膜屈光度差异根本没有减小眼镜店加盟骗局,也就是说,孩子的散光度还在。
奶奶依然坚持原来的观点:视力保健本身是好事,但世界上最有效的视力保健是“正确的护眼常识”。孩子家长只有了解“视力”的真相,才能知道哪些方法有效,哪些方法没用,哪些是先天性的,哪些是可逆性的……如何预防、控制、矫正、治疗。对于斜视、弱视、视功能障碍、视力障碍的儿童,视力训练是非常有效的,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视力保险公司把业务重点放在这些方面,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能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显然,一些视力保险公司认为这种赚钱方式太慢,靠这个永远不可能在新三板上市,但今天我们却要上新三板(有些已经上市了)。家长最愿意掏钱的所谓“近视治疗”,或者散布的散播“散光会毁一生”的故事,将家长引诱入坑。
05
寻找行业内部因素
说到这里,奶奶还是要提醒每一位验光师要反思啊!
消费者之所以困惑,是因为缺乏获取正确信息的渠道,而眼镜从业人员忙于业务和营销,却忘了对消费者进行教育。
1998 年,当我开始从事眼镜行业的咨询和培训业务时,我为我服务的公司设计了视力保健手册。后来,这本手册在整个行业广为流传。但十五年后,一些眼镜公司为了控制成本而停止使用它。由于这些疏漏,很少有公司继续使用手册,甚至很少有公司认真对待它们。商店随意发放手册,消费者暂时接受它们,但没有人关注它们。
与此同时,眼镜行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日趋参差不齐,有的严谨的公司、好学的从业人员不断加强内部培训,购置先进的诊断设备,精进内功;有的公司要么忙于扩张,要么忙于应对价格战,很少在专业上下功夫。这也导致一些眼镜企业的专业水平出现下滑。前段时间,眼镜企业高管群里流传出一句笑话:眼镜老板的子女不知道去哪里检查视力、配眼镜,这让眼镜企业感到很欣慰。
因此,验光师要做好与不正当手段打持久战的准备,同时加大专业教育和专业设备的投入,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深入、可靠的诊断和解决方案。这才是面对瞬息万变形势的恒常法则!
在文章的最后,回答标题提出的问题:
对于近视儿童或其他视力问题儿童的家长,有两种方法可以信赖:
❶ 拥有一定规模的眼镜店,店内有持有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验光师资格证的专业人员。
一个标准的眼镜店需要投资50万到100万元,光是一些设备就价值数十万。这样的投资短期内无法收回,必须长期经营才能盈利。验光师的利益在于“断绝自己的财源”,一个持证的验光师,特别是技师或高级技师,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严格的考核,才能最终取得职称,他们的专业技能足以给消费者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
❷ 专业眼科医院及视光中心。
儿童视力诊断中相当一部分需要使用处方药眼镜店加盟骗局,而眼科医生是唯一有资格使用这些药物的人。同时,很多儿童的视力问题并不是单纯的屈光问题,还可能伴有其他病理性问题,需要有专业的医生来诊断和治疗。
至于各种名称的视力训练中心、视力康复中心、视力保健中心,很多也是由医院、眼科医生或眼镜店经营,资质相同,他们从事的一些视力训练、弱视训练、康复等业务,对眼镜店和眼科医院的业务是很好的补充,可信度高,也是特定孩子需要的。
只有极少数是由非专业人士经营的(大部分是加盟店),他们既没有行医资质,也没有验光资质,只是靠着所谓的民间偏方、合约担保、无效退款等招揽生意,千万远离!
(以下是我在本文截稿前刚看到的一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