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防骗案例 正文
  • 本文约3845字,阅读需19分钟
  • 150
  • 0

【迪拜法律】迪拜金融防骗第1天:贵金属、宝石等领域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

温馨提示:本文最后更新于2024年7月19日 09:08,若内容或图片失效,请在下方留言或联系博主。
摘要

贵金属、宝石等领域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贵金属、宝石等领域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第2天:贵金属、宝石等领域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第3天:黄金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

贵金属骗局套路_现货贵金属投资骗局_正规现货贵金属投资

现货贵金属投资骗局_正规现货贵金属投资_贵金属骗局套路

33 天预防金融欺诈 第 1 天

张奎

贵金属、宝石等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

2015年,中国金融市场不仅经历了过山车般的震荡,还迎来了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回顾这一年,中国金融业可谓跌宕起伏、变化多端。这一年发生的金融大事,最终让人悲哀地发现,朋友圈里流传的那句“富人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炒股,草根死于p2p,总有一场骗局等着你”其实并不是一句玩笑话。

我们经常会接到一些客户的咨询电话,前两天就接到一个电话,受害人王先生被投资平台承诺的高额收益诱惑,开始投资某交易所的贵金属产品,投入了十几万人民币现货贵金属投资骗局,没想到得到了如此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

贵金属投资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2015年多家贵金属交易所以高收益吸引投资者,但资金链断裂,套现困难。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贵金属市场华丽的外表背后,其实隐藏着难以言喻的风险,不了解情况的投资者抵挡不住电话的轰炸和包装精美的“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巨大诱惑,迷茫的投资者犹如飞蛾扑火,纷纷上当受骗。

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赚钱,每个投资者都希望自己不是最后一个被骗的人。然而,每个人都忘记了最简单的金融原则:“如果有人赚钱,就必须有人赔钱。”那些指望贵金属交易所分析师帮助他们赚钱的天真投资者,无异于在做一件虎背熊腰的事情。

“X金宝”——投资者的噩梦

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于2011年2月16日,是全球最大的稀有金属现货投资交易平台,也是我国最早经政府批准并监管的专业有色金属现货交易所。交易所规模迅速扩大,吸引了22万投资者入驻。

2015年9月,交易所代客业务出现兑付困难,在代客业务合同期限内,部分代客资金被集中兑付,此后交易所兑付危机持续发酵,并引发一系列维权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交易所兑付危机的起因,源于一款名为“X金宝”的活期理财产品。交易所有两种投资方式,一是交易,投资者需先交割现货交易;二是委托业务,投资者垫付货款协助委托会员买入商品,会员按日收取委托日费。这项业务名叫“X金宝”。交易所委托业务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入金及本金,当日可支取;一种是结构化产品,日入金当日到账,在180天的封闭期过后,可支取全部本金及日入金。

据“X金宝”的宣传材料,该产品风险极低,年化收益率达12%,资金由工行、招行等十余家银行第三方托管。交易所吸引了众多人加入,人们争相将资金投入交易所的融资平台。交易所将资金借给交易者,并向其收取0.03至0.0375%的日利率,交易者再用借来的钱支付货款,收到货后每天向交易所支付0.05%的利息,交易所赚取利息差额。

据投资者测算,2011年至2015年,交易所累计“吸金”约39.23亿元现货贵金属投资骗局,其中交易所自身吸金11.78亿元,数百家授权机构吸金23.05亿元。据交易所披露的相关信息,2013年,交易所总营收超4亿元,全年利润超1.5亿元。

交易所为了吸引更多投资,大举买入贵金属铟,营造赚钱的假象。厂家看中了利润,纷纷增产扩大产能,一方面交易所不断高价买入贵金属铟,另一方面厂家无序扩张。2001年至2015年,我国铟产量剧增,据媒体报道,我国每年铟需求量只有20余吨,而交易所铟库存却高达3600吨,即便国内以铟为原料的生产线全部开工,也需要150年才能消化。交易所的这种经营模式,直接导致我国铟产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2014年,证监会、省、市清算组、证监局等监管部门要求交易所执行“同种交易品种边买边卖或边卖边买”政策,交易间隔不得少于5个交易日”和“交易时可见交易者公司名称或身份证”。整改后,由于无法根据市场价格实时调整交易,交易所平台交易量开始大幅下滑,交易会员通过平台借入的委托业务贷款总额也成比例减少。

同期,交易所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取消了卖出申报交易模式,但由于近半数客户资产属于“180天封闭期”结构化资产,卖出申报交易模式的取消,使得所有结构化资产都变成了流动性资产。对于投资者来说,资金的流动性增加了,但对于交易所来说,流动性资产的增加也意味着自身风险的增加。

2015年4月份,国内A股市场迎来了火爆行情,不少投资者纷纷将资金从交易所撤出,转投A股,更惨的是,国内一些有色金属生产企业也开始入市,他们把资金从交易所平台撤出然后利用杠杆进入股市,因为从股市赚钱比专心生产赚钱要容易得多。

交易所终于感受到了资金流动性降低带来的压力。有投资者表示,投入交易平台的资金已经无法自由转入转出,他们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互相讨论自己的情况。恐慌情绪迅速在投资者中蔓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从平台撤资。

2015年6月底至7月初,A股市场大幅下跌,各种利好消息、利空消息的传言满天飞,股市一片混乱,投资者、实体企业、银行,包括本交易所在内的各类金融交易平台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资金流动性减少所带来的压力。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落下,经过几年疯狂的资本博弈,交易所的资金链终于断裂,28个省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资金难以收回。

430亿元资金去哪儿了?

贪婪引诱人们犯罪,很多人被“X金宝”12%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吸引,在没有了解交易所设计的赚钱模式和投资产品风险的情况下就把钱投入其中。“X金宝”最终投资的,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稀有金属铟。也就是说,22万投资者的430亿元成了交易所告诉投资者:“你们是搞稀有金属资金信托业务的,现在稀有金属行情不好,你们信托买的稀有金属价格从500万到700万元一吨跌到现在185万元一吨,你们可以提现,但拿的只能是贬值的存货。”

没人会傻到拿真金白银去换一堆价格暴跌的铟。一位投资者说:“铟、铋等稀有金属不仅占用大量仓库空间,而且有毒,以后可能卖不出去。”投资者被告知,这笔钱是用来给委托方垫付货款、协助采购货物、收取收益的。有投资者质疑,“委托方(卖方)和委托方(买方)之间每一笔交易的诚信度,没人能保证和监督。”其实并不存在,交易所本身是否与其他两方存在关联交易,也无法保证。

很快媒体还发现,交易所在多地设立公司开展业务、吸引客户。从工商登记系统记录的交易所合伙人登记信息来看,大部分都是2014年至2015年新注册的公司。这些公司的注册资本一般在几千万,有的高达上亿,但实际认缴资本基本为零。这些公司打着交易所的旗号,搞交易所模式,投资的钱从哪里来?交易所不大的交易量和佣金,根本支撑不了交易所平台的运转,一些人非常敏锐地意识到,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巨额资金被抽走或者挪用。

现实是,交易所宣称巨额资金被转入了贵金属铟,其单方面提供给投资者的审计材料被具有专业审计师资格的投资者认为是掩盖事实,因为这些材料未经尽职调查,无法证明上述贵金属库存数量充足,也无法确认这些贵金属的所有权是否属于交易所。

2015年7月12日,交易所单边宣布将投入430亿元的巨额资金,将22万余投资者从单纯的理财或理财投资者转变为交易所的高价股东。对于这一单边公告,交易所从未提供法律依据,也未向全体投资者正式说明,结果,上千名投资者齐聚证监会,上演维权一幕。

洞察

本案描述的贵金属投资骗局可以分析如下:

投资者名义上是把资金借给交易员,实际上是把资金借给交易所,每天赚取0.03%-0.0375%的收益。交易所作为实际出借方,把资金借给交易员,收取0.05%的费用。交易所每天赚取1.25-2万分之一的利润。交易员用借来的钱支付货款,获得货物,每天向交易所支付5万分之一的利息。从这个角度看,交易所充当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角色,赚取的是利差。

生产商与贸易商之间的交易规模决定了贸易商的融资需求,进而决定了交易所的总资金规模,当总资金规模疲软时,交易所就会用从投资者手中募集的资金,直接在交易所向生产商手中收购有色金属,也就是说交易所本身就成为了交易商,需要向投资者支付一定的利息,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交易所把新客户的钱付给老客户,试图把市场上的有色金属全部收归囊中,形成垄断。垄断并没有如愿到来,随着2015年股市好转,大量资金被赎回,交易所最终无法完成赎回,开始限制每日赎回额度,最终连最后一分钱都拿不到。

该交易平台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投资者,主要因为:

第一,高收益。华尔街有一句话:贪婪和恐惧,这两股力量驱动着市场。这对投资者来说也同样适用。

二是交易所宣称有政府背书,使消费者误认为“×金宝”理财产品有银行隐性担保。

三是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金融机构在暴利诱惑下,常常玩弄各种虚假诈骗手段,投资者若不仔细辨别,难免大意而上当受骗。

该交易所的骗局描述:

首先,在交易所“炒商品”和在股市“炒股票”没有太大区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任何私营企业只要办理相关审批手续,都可以建立交易所、交易中心、交易市场。但并不代表有国家背景的支持,只是相当于在工商局备案登记而已。所有进入交易系统运营的人都应该知道一个原则——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其次,特别复杂的交易模型大多是骗局,投资者如果不懂交易模型就不要跟风,任何机构设立复杂的交易模型都是有特殊目的的。

最后,在真实的交易机制中,如果只有多头机制,没有空头机制,交易基本不成立,这种循环模式是不存在的,但是可能性非常小。

预防诈骗要点提示

常规交易模型很容易理解,任何难以理解的交易模型大多是骗局,另外,如果投资者不贪图各种所谓的高收益,任何骗局都对你无能为力。

33 天金融欺诈预防指南

第1天:贵金属、宝石等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

第二天:贵金属、宝石等现货交易的投资陷阱

第三天:现货黄金交易的投资陷阱

第四天:虚构资产投资骗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