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号码962110背后的隔空较量本报记者带你踏访反电信诈骗网络中心
今天,上海警方宣布启用新号码:“962110”,将于5月1日正式启用。
这是一个外拨号码,不接受警方电话,仅用于呼叫电信诈骗的潜在受害者。由于号码的权威性,可以证明其身份,尽快取得公众的信任。
新号码的开通,其实是一场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的成果。“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这句话用来形容刑警与电信诈骗罪犯的交锋十分贴切——诈骗犯们绞尽脑汁,随着警方打击手段的不断改进,他们的剧本和说辞也不断更新;反过来,警方也绞尽脑汁,想出更多的办法来提高防范和打击的成效。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增长248.5%,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增长283.9%;劝阻潜在受害人2万余人,冻结涉案银行账户1756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尽管如此,仍有不少人上当受骗。这是一场没有枪声的战争,惊心动魄的事件只是日常生活。没有人可以提前宣布胜利。
昨日,记者来到市反电信诈骗网络打击中心,亲眼见证了警方与诈骗分子的“远程对峙”。
图片说明:黑底彩屏大屏幕由15块子屏幕组成,上面显示各种实时变化的数据和图表。 潘高峰 摄
请注意,此号码仅用于拨打电话,不用于接听来电
昨日上午9点半,记者走进位于刑警803总部的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一块几乎占据半面墙面的电子屏幕吸引了人们的注意。黑底彩屏的大屏幕由15块子屏幕组成,上面显示着各种实时数据和图表。大屏幕左上方显示着今日接到的电信诈骗举报数量:49起,右上方显示着当前诈骗案值:42万元。
整个中心平台被划分为多个独立区域,除了统一设置警力接待、疑似受害人劝阻区域外,还设置了案情调查、资金追踪、金融机构及运营商进场等区域。几乎所有主流商业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均在此设立“分支机构”,对涉案资金进行快速拦截、冻结,三大运营商则负责对涉案电话号码进行快速核实、定位、封杀。
“您好,请问是张小姐吗?这里是上海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刚才9点46分,您是不是接到一个以133开头的电话?小心,是诈骗电话,千万不要相信。”站在大厅里,电话声此起彼伏。除了核实案件的民警对话,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几乎一模一样的开场白。专门负责劝阻受害人的民警范启伟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接听500多个这样的电话。
“直接讲出自己的身份,迅速进入诈骗预警阶段。”在劝阻人的时候,民警也有自己的“说话技巧”。范启伟告诉记者,很多时候,他会跳过“我是警察”这个自我介绍阶段,因为很多人被骗子洗脑了。如果后面打电话的民警再纠结于自我介绍的话题,就会陷入疑点重重的泥潭。范启伟告诉记者,这也是警方推出统一权威的新求助号码“962110”的初衷。
据执勤民警范华介绍,今后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将统一使用“962110”拨打电话对受害人进行远程防范和劝阻,上海市居民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来电显示号码为“962110”,非上海市居民来电显示号码为“021962110”。
警方采取的每一项反诈骗措施,都是基于对诈骗分子最深入的研究。据范华介绍,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开始运用高科技模型等科技手段甄别潜在受害人,开展电话、上门防范劝阻工作后不久,中心内就有数部电话遭到诈骗分子恶意“打死你”电话攻击。因此,为了防范恶意来电攻击,此次上线的“962110”进行了被叫限制功能反诈信息骗中心,只允许收到“962110”电话警告劝阻的潜在受害人号码回拨,禁止其他号码呼入,回拨电话的接听座席自动指定为相应警告劝阻电话的呼出座席。
通过和运营商的合作,这个号码将是一个无法被改号软件伪装的号码。
图片说明:今后,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将通过“962110”拨打潜在受害者电话,进行远程防范和劝阻。 潘高峰 摄
与时间赛跑,找到受害者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屏幕上接到的电话数量和诈骗案件价值慢慢攀升。
上午11点40分,记者发现案值突然从206万飙升至466万。负责接警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1点33分,一位女士报警,她是一家公司的财务人员,因收到老板的微信,要求她立刻把钱转到指定账户,于是她没多想就分3次转了260万。没想到,中午见到老板,让老板签单时,她才震惊地得知,老板根本没给她发过微信,她之前加的那个微信,其实是骗子伪装的。
此次转账发生在上午9点35分,到警方接到报警时已过去3个多小时。虽然警方随即启动了紧急止付程序,但挽回损失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警报让所有人心情沉重。范华告诉记者,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大多分布在世界各地,有的甚至把窝点设在与我国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他们通过网络电话向我国拨打诈骗电话,电话号码都是虚拟的,账户属于他人,破案和追回被盗资金难度极大。因此,预防、劝阻潜在受害者和系统性打击犯罪必须同时进行。
中午12点24分,数据分析研判区工作人员韩超收到一条信息,称疑似受害人周先生多次拨打某电信诈骗嫌疑号码。韩超随即把这条信息发送给警员范启伟,并开始对受害人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确定其住址等联系方式。
范琪伟拨打了受害人的手机,但电话始终占线,再打过去也没人接听。“这个63岁的受害人,似乎被深深骗了。”范琪伟立即通知了张新刚警官,并让当地闵行分局根据刚刚查到的地址派警前往受害人家。闵行分局立即派警顺着地图来到颛兴路一小区。原来,登记地址上的房子并非周先生居住,已被卖给了别人。
这一途径被堵反诈信息骗中心,反诈骗中心便通过户籍信息找到了周先生在颛桥镇中兴村的旧居地址,并同时多次给已经找到的周先生女儿打电话,试图从其口中套出线索。下午2点21分,分局民警终于找到周先生旧居,发现这里的农民房早已出租出去。下午2点35分,反诈骗中心联系上了周先生女儿周女士。正在上班的周女士接到电话时将信将疑,挂断电话后,周女士拨打110进行核实,确认确实是民警打来的电话后,她将父亲的真实住址告诉了张新刚。
张新刚让周女士立即给父亲打电话劝阻,并指派分局的民警再次上门。下午3点50分,记者跟随派出所民警来到闵行区古中路某弄堂的周先生住处。他们敲门时,老人就在里面。此时他已经在微信上加了骗子,对方正问他会不会操作电脑。“他说我在武汉买的保险有问题,我说没买过,他让我给武汉市公安局打电话……”周先生吓坏了。民警及时安慰老人,并给他宣传防范电信诈骗。
经过三个多小时、三次民警上门,终于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图片说明:警方争分夺秒寻找受害者。摄影:潘高峰
警惕骗子的最新伎俩
“我们与诈骗分子斗争了很久。”范华告诉记者,诈骗分子的恶意电话和攻击,说明他们非常愤怒,因为反诈骗中心戳中了他们的“软肋”。“这样的骗子不可怕,可怕的是‘有思想’的骗子。这也是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特点: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调整升级诈骗说辞、手段、技巧。”
据范华介绍,根据警方近期掌握的情况,骗子的最新手段有“三招”:
第一招是呼叫转移。为了防止警方远程打电话劝阻,骗子先给受害人打电话,取得受害人的信任,然后立即谎称受害人的手机号码被监听,需要按*21#等一串数字,其实是要求受害人设置呼叫转移,将电话转到嫌疑人的手机上。这样,警方的来电就会直接打到骗子那里。骗子会冒充受害人,热情地感谢警方,并表示已经识破骗局,绝不会上当。除了要求受害人设置呼叫转移外,有些骗子甚至会要求受害人更换手机号码。
第二招是防止警察上门劝阻受害者。骗子要求受害者将自己反锁在屋内、躲在卧室、将手机调至静音模式、或离家上班或找个酒店、客栈后再拨打电话。如果条件允许,还会要求受害者先去银行转账,而不挂断电话。如果受害者有车,骗子还会诱导其开车或远离住所,在行驶中的车内拨打电话。
第三招是偷偷摸摸。为了防止警方根据通话时长判断潜在受害者,一些骗子在与受害人进行短暂通话后,立即要求受害人添加QQ、微信、钉钉甚至Facetime等即时通讯软件。然后通过聊天软件向受害人发送假的警察证件和逮捕令,要求其透露银行卡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再要求受害人删除聊天记录。有的骗子甚至制作印有公安、检察、司法图标的APP软件,要求受害人在软件中下载并输入银行卡信息,非常具有迷惑性。
“成功骗取他人钱财后,一些骗子甚至会利用受害人来骗取他人的钱财。”范华告诉记者,不久前在浦东就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案件。
今年4月14日,张女士接到自称“金山公安局民警”的电话,称其涉嫌犯罪,银行账户将被冻结。张女士不知所措。骗子告诉她,要想洗清罪名,必须将“U盾”交给办案人员调查。
三天后,张女士带着“U盾”来到科苑路一家酒店,把“U盾”和密码从门缝里塞了进去。一瞬间,随着“确认转账”键的按下,张女士银行卡里的钱全部没了。在收到银行的余额提醒短信后,张女士觉得不对劲,便向警方报案。
“一般电信诈骗都是无接触式的,骗子只是通过电话等方式联系受害人。但这起案件却有些蹊跷。”范华告诉记者,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前往科苑路大酒店调查,并当场抓获了犯罪嫌疑人陈某。但陈某的供述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4月14日,他还接到一名自称是“金山公安分局民警”的人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涉嫌犯罪,如果想洗清罪名,就必须成为“特工”,为警方工作。骗子在电话中指示他4月17日带着笔记本电脑到科苑路大酒店等房间,有人会从门外插入U盘,拿到U盘后按照指示操作,张女士的钱就通过两个“精准”的遥控器落入了骗子的口袋。 而陈某也从一名被骗的受害者变成了骗子的帮凶,因涉嫌诈骗罪被浦东警方刑事拘留。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潘高峰
图片说明:警方提醒。图片由上海市公安局提供
上海警方开通了专门的举报电话962110,以防范和制止电信和网络诈骗。如果您接到962110打来的电话,请务必留意,因为您可能是电信和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数字说话>>>
据统计,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全市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同比增长248.5%,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比增长283.9%;劝阻潜在受害人2万余人,冻结涉案银行账户1756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警方提示>>>
防范电信及网络诈骗,牢记“三不”:
■ 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
■ 不要轻易泄露您自己或您家人的信息
■ 不要向陌生人转账或汇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