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安全|诈骗方式多样,时刻警惕,提高防范能力
近日,辽沈晚报刊登的一则新闻引发舆论关注。自9月开学以来新加坡跟团游防骗,沈阳市已有31名教师遭遇网络电信诈骗,诈骗金额高达400万元。受骗教师涵盖幼儿园教师、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等。文中提到,教师受骗往往与智商、学历无关,而是受人内心脆弱所驱使。除了教师群体,学生也是网络电信诈骗最易受害的群体之一,而现在诈骗团队又将部分目标瞄准了留学生。
冒充公安、检察、司法机关诈骗案
11月12日,大连网警巡逻执法新闻报道,一名22岁的在英国读硕士的学生接到陌生人电话,称其有一封国际快件在上海海关被扣押,陌生人详细说明了快件内的其他物品和数张银行卡,其中一张是在汇丰银行以该学生名义开立的。
起初该名学生并不相信该消息,但在对方准确说出该名学生的身份信息,且该名学生近期确实有网购行为后,该名学生逐渐相信了对方。
随后,一名自称“张建军”的检察官打来电话,声称该学生涉嫌为他人洗钱,所有资产已被冻结,并发来伪造的刑事拘留证,要求该学生将卡内余额全部转入所谓的“监管”账户。毫无经验的学生立即照做了。直到几天后,“检察官”再次打来电话,要求该学生缴纳30余万元保释金,该学生才有所怀疑,委托国内母亲向警方报案。
询问路线时被骗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指出,多名在英中国留学生向使馆求助,称自己在伦敦牛津街等人流密集地区问路时,被明显带有南欧口音的男子骗走。骗子与受害人搭讪后,称自己在中国有朋友或家人,试图接近受害人,并谎称自己是某国际知名服装品牌的设计师,愿意以“低价”将随身携带的该品牌服装“卖”以表谢意,还以天气寒冷为由,邀请受害人上车“看货”。受害人一上车,便遭勒索钱财。
中国驻英国使馆提醒大家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不要趁机钻牛角尖,不要轻易进入陌生人的车辆或房间,如遇到可疑人员,应尽快逃离,并视情况报警。
虚拟绑架骗局
犯罪分子通过恐吓等手段,以“案件保密”“参与犯罪活动”“保护家人安全”等为借口,使受害人暂时外出躲藏,断绝与亲朋好友的一切联系,然后给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被绑架,索要赎金。
在犯罪分子的威胁恐吓下,受害者通过录音、拍摄视频、联系家人等方式,声称自己被绑架,家人很容易信以为真,盲目转账,最终上当受骗。
冒充使馆工作人员
近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和驻洛杉矶总领馆均发表声明称,多名留学生反映接到自称“使馆”人员打来的电话,以“收取境内出入境证件”、“提醒护照有问题”、“护照被冒用”等为由,骗取学生个人信息和银行账户。
使馆提醒留学生谨防冒充使馆的电信诈骗,仔细阅读总领馆网站发布的“诈骗陷阱”专题提醒,确认使馆联系方式,并建议家长对尚不涉足社会的子女特别留意,避免造成难以挽回的财产损失。
疫情相关欺诈
犯罪分子冒充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或国内公安、检察机关,通知受害人其涉及非法传播疫情信息、非法购买防疫物资等重大犯罪案件,然后诱导受害人转移钱财,实施诈骗。
冒充受害人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留学生个人信息后,通过电话、微信、微博私信等方式冒充留学生本人,以留学生无法购买出国机票、生病、遭遇车祸等为由对其亲友进行诈骗。
低价交易骗局
人民币、外币兑换、廉价机票、酒店、旅游等,一旦你被便宜的价格诱惑,把钱转到对方提供的账户上,不仅你的人身权益得不到保障,可能无法按时登机,还可能遭受经济损失。
打工陷阱
日本侨报就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案件报道如下:
一位刚到日本的中国留学生,由于日语不好,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兼职工作。一天,他在论坛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工作内容是帮忙收发货物,只需要会简单日语,时间灵活,工资也不错。
学生觉得这是一个轻松赚钱的好办法,于是就联系了招聘人员,最终成功录用,工作内容很简单,就是到指定地点签收包裹,然后按照雇主的要求交给别人。
虽然每次收件人名字都不一样,但并未引起该学生的警惕,有一天,该学生在签收包裹时,被埋伏已久的日本警察当场抓住。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教育处工作人员解释称:在日本,未经允许进入建筑物可能涉嫌非法侵入建筑物;未经允许以他人名义签收包裹也可能属于违法行为,并涉嫌欺诈。
犯罪团伙利用他人信用卡,或盗用的信用卡,购买大量物品,邮寄到无人居住的房屋,然后以高薪雇佣留学生代收。这些包裹里往往装着来源不明的物品新加坡跟团游防骗,甚至是走私货物或毒品。
因此,在日本打工的留学生一定要警惕这样的陷阱,刚到日本的留学生找兼职时要避开此类工作,尽量去实体店询问,切记不要闯入民宅。
警方提醒: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办案,也不会通过微信、QQ、FaceTime等跨境办案。凡是以涉嫌违法犯罪为由,以本人名义索要个人信息或账户信息的,都是骗子。不要相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要泄露自己及家人的个人信息,不要向陌生的银行账户转账,只要涉及到签名、身份证、银行卡等都要谨慎处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相信门槛低、回报高的打工。留学生家长要密切关注子女的异常金融需求和交易情况,发现可疑情况,如遇诈骗,请及时报警。
特别提醒:请您下载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学习反诈骗知识,提升反诈骗能力。